天天看点

将军打胜仗归来,全城百姓夹道欢迎,他挥着手笑着对属下说:屠城

从古至今,无论中外,一直都有着“投降者不杀”的不成文规定,大多数将领也会默认遵守这一点,然而明朝时期的一位将军,却是一个“偏爱杀降”的人,经他之手,发生了数起“屠城”惨案,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一次他大胜归来,老百姓们都在为他欢呼,结果他转身就让手下“屠城”,他是谁?为何这样干?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将军打胜仗归来,全城百姓夹道欢迎,他挥着手笑着对属下说:屠城

此人名叫常遇春,公元1330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之家,由于他出生的年代正值元末,阶级矛盾相当突出,百姓民不聊生,看着一家人整日忍饥挨饿,常遇春决定,日后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改变这样的生活。

于是他坚持锻炼身体,学习武艺,等到10几岁时,常遇春已经练了一身肌肉,且身材魁梧,精通各种武艺,最善骑射,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但是常遇春认为,光是有力气是不够的,他一定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但常遇春选了一条歪路——投靠绿林盗匪头子刘聚。

将军打胜仗归来,全城百姓夹道欢迎,他挥着手笑着对属下说:屠城

从此跟着刘聚打家劫舍,到处抢劫,并且抢劫对象都是和常遇春一样的穷苦百姓,常遇春一边看不起刘聚等人的行为,一边又享受这种大鱼大肉,欺负人的生活,直到朱元璋的出现。

那天常遇春跟着刘聚来到和州一带作案,正好遇到朱元璋率军攻和州,十分威风,于是常遇春混进老百姓里观察他。常遇春看到朱元璋对待下属公私分明,军纪严明,同时对老百姓十分温和,平易近人,常遇春当即决定——这个人我跟定了!

将军打胜仗归来,全城百姓夹道欢迎,他挥着手笑着对属下说:屠城

于是常遇春毛遂自荐,希望朱元璋收留他,朱元璋看他身姿挺拔,且态度诚恳,确实是个好苗子,于是收留了常遇春,从此以后,常遇春如同“开挂”一般,完成了从山贼到将军的逆袭。他先是智取衢州,大战九华山,后又大破陈友谅,攻取元大都,立下赫赫战功,朱元璋常常对其赞誉连连。

然而常遇春年轻时在匪窝里沾染了太多恶习,此时怎么也改不过来,经常把怒气和精力发泄在无辜的老百姓上,“屠城”对他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可怕记录:

将军打胜仗归来,全城百姓夹道欢迎,他挥着手笑着对属下说:屠城

公元1360年,常遇春大破陈友谅军,活埋降兵4000余人,斩首降兵10000余人;公元1368年,常遇春夺取泰州随手屠城;后来北上追击元朝残存势力,杀掉了1个县的元军,并且顺便杀掉了当地所有无辜百姓……这些,不过是常遇春屠戮行为的冰山一角。

如果要强行为常遇春的所作所为辩解,我们可以说他是因为看不惯元朝军队,才大开杀戒,那么为何后来他大胜归来,全城百姓都为他欢呼,他还要屠城呢?

将军打胜仗归来,全城百姓夹道欢迎,他挥着手笑着对属下说:屠城

话说当年常遇春准备攻下河南,他的队伍很快便来到了河南焦作怀庆城门口,城中老百姓当然听过常遇春的大名,一时之间人人自危,此时的他们不知道是元军获胜,还是起义军获胜,于是有人想了个活命的好办法,那就是准备一块牌子,在牌子正面写“恭喜元军”,反面写“恭喜起义军”云云,无论如何,他们都能保证万无一失。

然而这些老百姓们实在“低估”了这位血腥的将军,起初常遇春进城时看到百姓们举牌子欢迎他,确实很满意,但他的眼睛是何等毒辣?很快就发现了百姓手中牌子的猫腻,顿时冷笑,让部下们准备屠城,一夜之间,怀庆城被鲜血染红。

虽然众人皆知常遇春太过血腥残酷,但由于他确实有能力,且为明朝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所以朱元璋也只能默许他的行为,甚至后来还和常遇春结成了亲家,而这位昔日的农民,也当上了鄂国公。

将军打胜仗归来,全城百姓夹道欢迎,他挥着手笑着对属下说:屠城

不知是不是老天开眼,这位身强力壮、杀敌无数的大将军,竟然在40岁那年因为小小的风寒死在了军中。

参考资料:《明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