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国最不该禁的2本书,清朝因此走下坡路,欧洲却靠它发展成强国

宋真宗赵恒曾写《励学篇》,讲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这话带有过分追求荣华富贵的意思,但却成为了倡导读书的金玉良言,而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比如纺织机、胶泥式活字印刷术、大炮射弹等。

我国最不该禁的2本书,清朝因此走下坡路,欧洲却靠它发展成强国

明朝焦玉在《火龙经》中便讲到了宋朝初期的“飞云霹雳炮”,但封建王朝中,为加强皇权,历朝历代对臣民也进行了思想压制,“文字狱”便是迫害知识分子的狱事。这也使得一些优秀的书籍就犹如璀璨流星划过天际,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我国最不该禁的2本书,清朝因此走下坡路,欧洲却靠它发展成强国

中国史学家顾颉曾言:“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清朝年间,文字狱是最为严重的,乾隆年间更是达到了130多次,虽然编有《四库全书》,可乾隆帝却认为汉人的书籍留下三千卷就已足以,其余书籍则迎来了被焚毁、被禁的命运,达到了15万部以上。

而我国有2本最不该禁的书,清朝因此走下坡路,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却靠着它走向了强盛。

我国最不该禁的2本书,清朝因此走下坡路,欧洲却靠它发展成强国

其一便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崇祯十年(1637年)的《天工开物》,该书共三卷十八篇,并附有123幅插曲,收录了机械、砖瓦、兵器、火药、纺织等生产技术,是世界上第一步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著作,外国学者称其为“中国17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

有不少人会对比历史,讲到清朝的闭关锁国,就会有人说到明朝的海禁,但明朝发展至后期,我国与世界还是有联系的,明末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新式教育等都是有的。

我国最不该禁的2本书,清朝因此走下坡路,欧洲却靠它发展成强国

《天工开物》中也讲到过:“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焊用白铜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不可坚。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惟恃冶铸也。”

而第二版是在清初顺治帝年间发行,此时《天工开物》还在我国各地流通,并且向国外出口,对西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传入日本的时间则是在17世纪。

但在清代乾隆帝设四库馆修《四库全书》时,发现《天工开物》中有“北虏”、“东北夷”等反清字样,于是这书就被禁了。

我国最不该禁的2本书,清朝因此走下坡路,欧洲却靠它发展成强国

其二是《海国图志》,该书的作者是晚清思想家魏源,先交代一下时代背景,晚清年间,西方列强用洋枪大炮打开了国门,而鸦片战争一战则打醒了我国不少人,魏源是其中之一,他弃笔从戎,到了定海前线参谋战事,并且对西方国家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了解,这才恍然清楚:大清之外早变天了。

我国最不该禁的2本书,清朝因此走下坡路,欧洲却靠它发展成强国

1842年,魏源写成了《海国图志》,全书共50卷,序中也写明了写此书的目的:“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至1852年时,魏源已将《海国图志》扩充到了百卷,系统的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

然而魏源呕心沥血却没有获得清朝廷的重视,顽固派盲目排外,妄自尊大,就犹如乾隆帝在面见英国使者时的态度,并没有对西方科技发展上心,《海国图志》也就被列为了禁书。

我国最不该禁的2本书,清朝因此走下坡路,欧洲却靠它发展成强国

而该书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代日本学者井上靖研究近代历史后讲到:“幕府末期日本学者文化人等,……例如,横井小楠的思想起了革命,倾向开国主义,其契机是读了中国的《海国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