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7年,多次倒戈的国军将领郝鹏举栽了跟头,结局如何?

郝鹏举,冯玉祥部下,中原大战投靠蒋介石

郝鹏举,1903年出生于河南省灵宝,此人两面三刀,狡诈善变,可谓是赫赫有名的倒戈将军,他奉行的人生哲学就是“有奶就是娘”,一生中,5次倒戈。

郝鹏举早年就读于洛阳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民国时期,可以算是一个知识分子,但他没有知识分子的骨气。1920年,他投笔从戎,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从传令兵干起,因为他精明机智受到冯玉祥的赏识。1925年,冯玉祥派他到苏联学习炮兵指挥,后回国参加五原誓师,阻止奉军南下。他受到冯玉祥的提携,干过炮兵团长、军参谋长等职,成了冯玉祥将军的亲信。

1930年,爆发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冯军在战场上处于下风,正需要将领出力时刻,郝鹏举却背叛了待他恩重如山的冯玉祥,反戈一击,率部倒向蒋介石,给冯玉祥沉重一击。

1937年,蒋介石安排郝鹏举到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部队,当一个中校副官。后提拔为中央军校西安分校少将总队长。因为他不是黄埔系,得不到胡宗南的信任,又因为“桃色事件”被胡宗南逮捕,关进监狱,后来,郝鹏举贿赂看守逃脱。

1947年,多次倒戈的国军将领郝鹏举栽了跟头,结局如何?

西北军士兵

抗战爆发,投靠汪精卫,成了大汉奸

1940年3月,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郝鹏举为了取得高官厚禄,就给汪写信,表示拥护他提出的和平救国主张。汪精卫喜出望外,他急需一批为他卖命效劳的人,就接纳了郝鹏举。

1942年2月,汪精卫任命郝鹏举为伪武官公署中将参赞武官长,1944年1月13日,汪伪政府成立“淮海省”,任命郝鹏举为省长兼保安司令、徐州绥靖公署中将主任,这下,郝鹏举得意洋洋,觉得自己成了封疆大吏,功成名就。

郝鹏举网罗了4个军、7万多人的兵力,积极反共,与八路军、新四军对抗。他积极协助日军扫荡根据地,屠杀抗日军民,犯下滔天罪行。

1947年,多次倒戈的国军将领郝鹏举栽了跟头,结局如何?

大汉奸汪精卫

1944年,日军大势已去,郝鹏举第二次投向蒋介石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病死,汪伪政权陷入困境,日本国内经济崩溃,兵员枯竭,老奸巨猾的郝鹏举清楚日本这艘破船即将沉没,汪伪政权也将垮台。郝鹏举见风使舵,立即转向,给蒋介石写信表示“效忠”。

蒋介石在日本宣布投降后,想搞独裁,一党专政,准备发动内战,正是他用人之际,他对汪伪人员实行“安抚”政策,看到郝鹏举手中掌握军队,便任命他为第23集团军新编第6路军总司令。

大汉奸郝鹏举又摇身一变,从人人喊打的汪伪汉奸成了“国军”的高级将领,占领了徐州。

1947年,多次倒戈的国军将领郝鹏举栽了跟头,结局如何?

蒋介石在视察军队

郝鹏举起义,又背叛我军

郝鹏举部队被蒋介石缩编为4个师,戴上“总司令”头衔,就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台儿庄。蒋介石嫡系顾祝同派大军进犯我解放区。兵力部署却是牺牲杂牌、保存嫡系。

郝鹏举知道大事不妙,唯恐被我军消灭。他进退维谷,想保住实力,另谋出路。

他派出亲信张润三与陈毅联系(张和陈毅是同学关系),表达了想投诚的想法。

1946年1月4日,陈毅在山东峄县与郝鹏举见了面,陈毅阐明中共对起义部队的政策以及起义后部队的待遇,郝鹏举一副诚恳的模样,频频点头赞成,但他内心是犹豫不决。我军发起津浦路徐州、济南段战役,歼灭国民党军28000余人,给郝鹏举一个巨大的压力。

1946年1月9日,郝鹏举率所部4个师、一个特务团共两万余人,在台儿庄前线宣布起义。起义后改番号为中国民主联盟军。

他的部队开往解放区山东莒南县休整,司令部设在城南于家庄。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多处城镇,十分的嚣张和狂妄。郝鹏举见国民党势力大,装备精良,他赶紧写信给国民党总参谋长陈诚,表示愿意投降。

他拟定了一个恶毒的计划,1947年1月15日,他以纪念华中民主联军起义一周年为借口,向新四军领导发出请柬,企图等陈毅等首长到来时,逮捕他们,向蒋介石送去一份“厚礼”。幸亏陈毅及各机关首长都没来,阴谋破产。

1947年1月16日,郝鹏举在徐班庄公开叛变,他把自己的老同学朱克靖(新四军秘书长)绑送国民党处邀功,1947年秋,朱克靖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南京郊外,这是郝鹏举欠下人民一笔血债。

郝鹏举的部队被国民党改编为第二十四集团军,他也当上总司令,驻守在白塔埠、驼峰镇等地,继续充当国民党鲁南会战的马前卒。

1947年2月6日,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发动了白塔埠战役,一举将郝鹏举的司令部和他的主力的三十二师、三十三师全部包围。经过一番激战,消灭敌军,郝鹏举当了我军的俘虏,见到我军首长陈毅,郝鹏举厚颜无耻,极力狡辩,为自己叛变找借口,遭到陈毅的严厉斥责。

1947年,多次倒戈的国军将领郝鹏举栽了跟头,结局如何?

新四军军长陈毅

郝鹏举被关进俘虏营,在转移途中,竟然企图逃跑,被我军战士击毙,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