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活到200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脚下”。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全名: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出生于普鲁士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1744年,阴差阳错地被俄国沙皇伊丽莎白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成婚,并皈依东正教。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将俄罗斯帝国打造成了欧洲有影响力的大国,同时将俄罗斯的版图扩大到了170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0万,疆域东达北美大陆,南至黑海沿岸。在她死后,被俄国人称为“大帝”,这是继彼得大帝之后第二位也是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那么,她到底有怎么样的魅力能让俄国人对她充满尊敬之情,同时让欧洲颤颤发抖匍匐在她的脚下呢?
不幸的婚姻造就了女皇的风流与坚韧
在很多史料中,沙皇彼得三世被描述成为了一个白痴,意气用事的人,他乖张的性格与其外祖父彼得大帝的雄才大略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被其姨妈伊丽莎白女皇选为继承人后,在二十年的皇储生涯中,彼得对俄罗斯文化没有一点兴趣,自小生长在德国的他甚至连俄语都说不利索,成天只对军事人偶和阵列训练有兴趣,同时毫不避讳对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的崇拜之情。
彼得三世
1745年,彼得与叶卡捷琳娜成婚,但这桩由伊丽莎白女皇安排的婚姻并没有给二人带来幸福,彼得对妻子并没有任何感情,甚至连生育帝国的继承人都没有兴趣,两人在婚后5年居然没同过房。而就是从这时起,两人各自在外面找起了情人,有一次,当他逮到了妻子的情人时,居然还能欣然接受,四个人还能时常坐在一张桌子上共进晚餐,由此可以看出彼得的天真与弱智,后来在沙皇任上的种种行为无一不证实了这个沙皇的不靠谱。
而在度过最初几年的煎熬后,叶卡捷琳娜也看清了无法改变的现实,从此,她将精力放在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俄国人的道路上。除了努力学习俄文、俄国文化外,叶卡捷琳娜还学习了大量西欧启蒙思想大家的著作,甚至将伏尔泰邀请到宫廷进行讲学,正是由于在这一时期的大量学习,为她以后的执政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感情生活的不顺激发了叶卡捷琳娜内心的狂热,她的情人遍布宫廷内外,为枯燥的宫廷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事实证明,在叶卡捷琳娜的一生,她的情人们给予了她极大的帮助,无论是政变夺取政权还是以后的开疆拓土,他们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彼得三世与叶卡捷琳娜
在与彼得婚后9年,迫于伊丽莎白女皇的压力,两人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保罗,也就是以后的第十三任沙皇。不过这个男孩的生父一直是个谜,有人说他的父亲是叶卡捷琳娜的情人,因为彼得从未对这个孩子有过喜爱之情,但这孩子的性格却与彼得三世完全一致,至于真相到底如何,可能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了。
开创“情人帝国”
在女皇伊丽莎白死后,彼得一世登上了沙皇宝座,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拯救他的偶像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大帝,在柏林城外,俄国退出了俄法奥同盟,同时与普鲁士订立攻守同盟,将到手的大片领土还给了普鲁士,不得不说,彼得对腓特烈的爱真是毫无保留,为了自己的喜好,连国家的利益都能拿来拱手送人。
要知道,俄军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上万人,眼看即将赢得胜利却被自己的白痴皇帝给卖了,牺牲的将士简直成了一个笑话。不过此时,叶卡捷琳娜的机会来了,在他的情人,青年军官奥尔洛夫的策动下,政变发生了,彼得被赶下了台,并于半年后莫名其妙地死去,而叶卡捷琳娜在军官们的拥护下登上了皇位。
叶卡捷琳娜在位34年,实行开明的专制统治,对内改革发展国内经济与文化,对外扩张俄国的领土。她曾三次参与瓜分波兰、与奥斯曼土耳其进行了两次战争,将俄国版图向东扩展到了阿拉斯加,向南占领了奥斯曼帝国所属的黑海沿岸地区,打通了黑海的出海口,这一功绩在俄国历史上可与彼得大帝打通北方波罗的海出海口相提并论。在她统治时期,俄国国力空前增强,成为欧洲事务的积极参与者,还曾经调停过普奥战争。
而令人津津乐道的事还是她拥有23个情人的事实,除了帮助她上台的疤脸将军奥尔洛夫外,后期她最重要的情人则是独眼将军波将金,而波将金的独眼还拜奥尔洛夫所赐。波将金能征善战,处理政务也是一把好手,直到后来逝世,波将金几乎就是俄国的二号人物,很多重大政策、决定都是女皇与他共同制定的。可以说,叶卡捷琳娜时期的俄罗斯帝国就是她与情人共治的帝国。
波将金与女皇
评价
叶卡捷琳娜的一生无疑是坎坷、辉煌的一生,她虽来自德国,但从踏上俄罗斯的领土开始她就立志要做一个真正的俄国人。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她为俄国的发展与强大殚精竭虑,为争取俄国的利益不惜发动大规模战争,同时在她执政期间,积极重视人民的诉求,努力平衡贵族与平民的利益,由于女皇本人对西方文化的爱好,也使得俄罗斯在艺术与文化方面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正如伏尔泰所形容的那样:她是欧洲上空最耀眼的明星。
私人生活的混乱和过多的情人虽然一定程度上有损叶卡捷琳娜的声誉,但在她巨大的历史功绩面前,又有谁去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