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弟这问题问得不错?知道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表现。
那简直不能用糟糕二字来形容,被德国人一个闪电战下去,就撑了一个来月,稀里哗啦的可就败了。
好家伙打仗不咋的吧,投降的速度那是贼快。德国人兴冲冲地开着,打美国人哪里购买的卡车,这还没瞅见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呢?法国人这就举着大胳膊就投降了。
您要说打德国人吧,大多数时间还都是法国游击队在那里死扛。
来个诺曼底登陆吧,整个西线,尽听美国人咋样咋样,英国人如何如何,这法国人吧,消息有是有,但相比较起前两位,这就有点磕碜了,跟东线的苏联比都没法比。
那么进入现在,说真格的,咱老是听说欧洲三驾马车,三驾马车的,可听来听去,貌似除了德国人和英国人在哪里扯之外,就只能看到法国在哪里随声附和,跟个小透明也差不多。(当然现在英国人被踢出去了)
所以总体给大家伙感觉,法国人有点菜,他们咋就能成为五常之一呢?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伙解释一下,法国咋就入五常了,顺道解释一下,如今的法国真真是您看到的样子吗?
法国咋就进入了五常。

法国能够进入到五常里头,他这要感谢俩人,一个是丘吉尔,另一个是戴高乐。
咱把这俩人的关系弄清楚了,您就明白法国入五常的关系了。
首先咱得从二战之前开始说起,把法国和英国的关系捋上一捋。
英国对待欧洲大陆的态度,其实大家伙都明白,英国人他一直就想当欧洲的代言人。
但他整体上是在岛屿上头,不管怎么发展,他的地盘就那么大,没有扩张的空间。
而欧洲呢,那家伙在大陆吗?肯定够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什么外力的话,必然会形成一个地盘够大,实力够强的国家。
其实在整个历史上,在欧洲争夺这个位置的,也就是德国和英国。这俩人只要干掉对手,自己就能称霸整个欧洲了。
英国人不乐意,他总是在这里头搞平衡,让欧洲各个国家不大不小,威胁不到自己就成,
所以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关系,应该算是即是敌人,也是朋友的关系。
具体表现,您拿一战德国的战后赔偿就能看出来。德国作为一个战败国,他要赔钱啊!
一开头说是赔偿两千六百九十亿马克,这其中法国占了一半还多的额度,结果商量了一下,这赔款一家伙就被砍到一千三百二十亿马克。
瞅见没,这赔款被砍了一半还多,这里头最不支持的就是法国,力挺玩命支持的就是英国人和美国人。
结果法国人顶不住,就按照最后一个价码进行赔偿。
这里头,其实就是有意的扶持德国人,后来美国人看着德国赔不出来,还给德国贷款。
德国人就是用美国人的贷款一边发展,一边赔款的,您以为德国人二战时候的武器装备那来的,就是这笔贷款挤出来的。
那么进入二战之后,法国人瞅着德国人不靠谱,到处祸祸人,这就找抱团的。
“你看你还得来找我吧!”英国人很乐意接受法国人。
所以咱就看到了,马奇诺防线的旁边聚集起来法国士兵,英国士兵和比利时的士兵,摆出一副架势要和德国人决一死战。
这三人想得挺好的,他们感觉靠着马奇诺防线自己能顶得住,到时候把德国人赶跑了就成。
结果德国人没有按照一战那会设计的进攻路线进攻,新设计了一个,三人没顶住,这就有了敦刻尔克大撤退。
这一幕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拍到荧幕上,那都是当成一次伟大的胜利来看待的,但付出代价的是法国人在屁股后面硬顶的结果。
当时英国人,恨不得将小舢板也丢到大海里头,可劲的往回来拉人,三十万人撤回去之后,法国人也就顺顺利利的投降了。
那么在二战的整个过程中,国际上承认的法国政府,其实一直就是投降的那个维希政府。
至于戴高乐代表的流亡政府,美国人是不承认的,所以地位很尴尬。
那么之后就是戴高乐和丘吉尔的关系了。
当时戴高乐是两手空空地来到英国的,就他一个人,到了他们家大使馆,人家都不收留他。
最后是丘吉尔收留,给了资金,给了房子,这才一步步地建立起流亡政府的。
那么丘吉尔为什么要帮助戴高乐呢?很简单,整个欧洲都被德国人打乱了,丘吉尔需要一个在欧洲的盟友,显然除了戴高乐,他找不到别人。毕竟其他人,他们的国家要么实力不够,要么东倒西歪的不知道向哪边靠。
而且法国可不光只有欧洲这块地方,他还有庞大的殖民地,这将会是英国人的一大助力,毕竟放眼望去,能挑大梁的国家,一个是苏联,另一个是美国,再有就是英国,就剩下不大不小的法国了。
苏联,美国和英国,这三家挨个轮,就属英国个头最小,说话不好使,你别看丘吉尔和斯大林开会的时候,火气挺大的,但美国人咳嗽一声,英国人也得适可而止。
这可不成。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小编你这说的是二战后期的事吧,英国人帮助法国人那是二战之前的事。”
您这么说的,没有下一步棋看两步的能耐,他就不是丘吉尔了,也就不能称之为三巨头了。
好了,咱接着说。
所以翻开历史,您就会发现,二战的时候,但凡英国能带着法国一起飞的事,英国人都愿意干。
而戴高乐是一个不喜欢屈居人下的人,不然他就不会两手空空地来到英国搞流亡政府了。
好了,关系理顺了,咱接着说事。
那么当要成立联合国,要选出领头的,其实当时是没有法国的,就是正常。
当时美国为了制衡苏联,就把咱中国也拉到了常任理事国的位置上。
为什么呢?
在欧洲这块,有英国人顶着,在亚洲这块有中国顶着,把苏联正好夹中间了。
那么当时提出来之后,苏联人首先就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就是,那会咱的实力太弱了,这能力不够啊!
话说实力不够,资历来凑。
当时美国人给出的理由是,亚洲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最为主要的战力,毕竟就算是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上打生打死的,其实一大半日本兵力都被牵制在咱中国的土地上,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当时联合国能成为常任理事国,您首先得在二战中做出过巨大贡献,贡献低了都不成,再有就是你的拳头够硬。
说真的,当时苏联到也想找一个搭档一块组队进常任理事国,但无奈发现,周围小弟没有几个能撑起这个场面的,哪怕是一条他们也站不住啊!
所以咱进去是没有问题的,一开始形成的就是苏联,美国,英国和咱。
咋说呢?虽然咱有资格进入到常任理事国,但因为实力不行,拳头不够硬,在分配利益的是,咱别说啃一块肉了,连口汤喝的资格都没有,这也就算了,还丢不少的利益。
啥利益呢?喜欢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咱这里就不唠叨了。
那么法国人是咋进去的呢?
之前咱就说了,英国人感觉形单影孤的,就想抱团取暖,就他这个身子骨进到了常任理事国里头,也吃亏,啥也得看美国人的脸色,这不好。
而且,英国人也知道美国人可不是什么好搭档,他图谋的东西可不小。
英国作为一个老牌的世界老大,现在虽然啥也不是,但这屁股底下的位置还在。
毕竟利益圈里头,争的就是原材料产地和交易市场,英国有着庞大的殖民地,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人为了获取这些的东西,势必会对英国人动手。
事实上也是,这也是为什么二战结束之后,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族独立运动,一个个的国家脱离了殖民地的命运。
这其实就是美国人在抢地盘,释放老牌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然后通过其他殖民的方式来获取利益。
而法国恰恰也是一个有着庞大殖民地的国家,所以俩人势必还得抱一块。
最终英国人提议将法国人推了上去。
当然英国人自己提议还不成,于是戴高乐开始在各国之间游走,和苏联见了面,至于干了什么?
嗯!不管干了什么吧!他们最终形成了一个苏法同盟的条约。
好吧,英国人同意了,苏联人同意了,于是法国人上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法国作为世界唯二的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他们家唯一一艘核动力航母叫戴高乐的原因。
那么如今的法国如何。
首先法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总量和英国人也差不多,比俄罗斯还要好。
那么有钱就好办事。
在政治上,西非这块您可以看做是法国的地盘,法国对西非的控制那是绝对的。
别的不说,看看西非那那都是法国银行,不管局势怎么变,那些个银行始终在哪里杵着,法郎可是硬通货。
毕竟这种统治延续了很多年,您去翻翻法语使用区有多少,您这心里头就有底了。
所以您别看法国像个小弟,跟着德国的节拍走,但您要记住了,在欧盟这块,法国不点头,啥事也干不了的。
法国也是有海外基地驻军的,虽然不多吧,但是有,同样遍布四大洋的,每个基地也不多几百上千人吧!但这也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