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没先问价而是问了一个问题,值得深思

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说起李鸿章人们对他向来颇有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李鸿章是个实打实的卖国贼,另一方面人们认为李鸿章只是生不逢时。与慈禧见到西方物品问出的奇怪搞笑问题不同,李鸿章在见到国外大厦还有马克沁机枪时候提出的问题很专业。

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没先问价而是问了一个问题,值得深思

说起晚清,李鸿章绝对是不可不说的一个人物。他出生在1823年2月15日,年少时期的聪慧勤奋让他在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乡试的时候就被曾国藩赏识。曾国藩还亲自给他补习教导,在曾国藩这里,他学习到了将来一生都会用到的经世之学。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叛乱,李鸿章以一个书生的身份带兵,数年的团练,让他明白了怎么成为一个好将领。

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没先问价而是问了一个问题,值得深思

他组建的淮军让许多人都笑话不行,但是李鸿章用守住上海的事实证明淮军没有那么弱。李鸿章也在实战之中,领略到了西洋军械的威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把淮军的武器全部换成了洋枪洋炮,战斗力大大提高。1863年~1864年,李鸿章带着淮军跟湘军一起剿灭了天平天国,战后曾国藩跟李鸿章的做法完全不一样。曾国藩认为湘军可能会给他带来祸患,于是执意裁减。李鸿章想法不一样,认为淮军跟湘军都应该保留,日后好用来抵抗外敌。

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没先问价而是问了一个问题,值得深思

由于清廷的屡败,他们发起了洋务运动,李鸿章在1863年左右创办了中国第二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这是他精心计算过后创办的,当时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要卖三十两银子,一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十九两银子。接着李鸿章又在1865年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制造局、天津机器制造局,于是,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李鸿章一个人就创办了三个。

李鸿章对于军事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开工厂上面,他也会对新型的武器进行研究。最开始的时候人们使用的都是非自动枪,子弹需要装一颗发一颗,很麻烦。马克沁机枪在这种情况下诞生,是英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在1863年发明的。他经过多次的实验之后1883年就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改善之后在1884年成功制造出来。

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没先问价而是问了一个问题,值得深思

这个机枪发明之后很多国家都开始了研制,实际上当时只是试制阶段。有人给李鸿章也带来了,并且在他面前使用过,后李鸿章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为这个如果一经使用是可以大大提高杀伤力的,李鸿章先是询问带着这把枪的洋人它分钟能够打出多少发?在洋人告诉他一分钟能打出六百发之后李鸿章才问了一发子弹需要多少钱,洋人告诉他需要30英镑。

知道了作用和价格之后李鸿章也跟别的国家一样开始自己研制,1888年他让手下的金陵制造局开始仿制,因为这个枪当时仿制的时候使用的是黑药铅弹,没那么好用。于是在1893年的时候就停造。但马克沁重机枪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可以说是大出风头,德国使用时一天就打死60000名英国人,从这以后各国都开始装备马克沁重机枪。

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没先问价而是问了一个问题,值得深思

李鸿章一直强调的是“练兵以制器为先”,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的。他这样想确实没错,但是清廷已经腐败得只剩壳了,连水军的军费都能够动用,更何况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购买的武器呢?很多人都诟病李鸿章的错误决策,但实际上他也做出了很多维护国家的举动。他尽力维护着清廷的利益,却始终无法改变落后的事实。他当初再看到国外大厦的第一眼就明白了中国的落后,他尽自己的力量去挽救这个危在旦夕的国家,倘若生在和平年代,他或许会是个名臣吧。

参考资料:《李鸿章传》、《李鸿章与中国军事工业近代化》、《洋务之梦:李鸿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