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
,中国进入了史上最危急也最屈辱的时代,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我国的大门,我们对付曾经的蛮夷国家的恩惠政策已经不再奏效,西方国家凭借着他们先进的武器暴力蛮横地涌入中国,并且要求我们
割地赔款
。
五六十年代,
太平天国起义
爆发,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交织的局势当中。

也是在这个时候,一些汉族疆臣开始寄希望于一种
非官方的、非正式的制度
,希望通过这样的制度来
招纳人才、制定方略
,借此来平定内乱,解除外忧。这种制度,就是著名的
幕府制度
。而在晚清的幕府当中,最为出名的,就是
李鸿章幕府和曾国藩幕府。
曾国藩幕府
的创办源于
太平天国运动
,当时的清政府没有办法对太平军实施有效的镇压,于是命还在湖南老家丁母忧的曾国藩出山去
镇压太平军
,由此曾国藩开始了自己的幕府建设,
郭嵩焘
便是其第一个幕友。
曾国藩在招募人员时秉持着
“个人亲自招募”
的原则,要求下级必须由上级亲自招募,以此来保持自己军队的向心力,而曾国藩的
湘军的创办
也恢复了幕府的军事性质,幕府招募成员的标准之一也成为了其军事才能。
曾国藩幕府的主要人员有其
朋友、家人、朋友举荐的有才能之人和一些奏调来的在职官吏
,这些人都才气过人,并且在成为将领之前几乎都是
文人
。曾国藩对于他们的要求很严格,但是又不失亲切,而是以一种
严父的姿态来对待其幕友
。虽然曾国藩幕府创办的最初原因是为了扩充军队镇压太平军,但是他依然是一位爱才之人,不仅收纳军事人才,还实行养士之风,吸引了众多与他志同道合之人的加入。
曾国藩幕府事务繁多,不仅有
军事任务
,还有
学术性任务
,军事性任务包含作战、筹粮、补给、军饷等等各方面的工作,而学术性任务则是派发公函、军情急报的收发等工作,同时曾国藩还致力于儒家学术研究,编撰了许多相关书籍,并且时常举办交流会,对于其幕府人员的思想也有很大的重视。
曾国藩本人
儒雅随和
,因而他的幕府内虽繁忙但是依旧有序祥和。
李鸿章幕府
李鸿章
是曾国藩的弟子,是从
曾国藩幕府中走出来
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在曾国藩幕府的几年中,李鸿章在曾国藩的有意“打压”下学会了谦虚稳重和“诚”的重要性,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军事战略本领。
1861年李鸿章被曾国藩举荐江苏巡抚,次年2月22日李鸿章率领
自己的淮军
回到了安庆,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幕府建设。
李鸿章在招幕友时十分重视
个人才能和思想
,在招纳幕友时,不仅要传统的人才,同时也招收接受了
西方教育的人才
。李鸿章的幕府中,最多容纳过几百人,而这几百人虽教育背景不同,从事任务不同,但都是为了抚平内忧外患而奋力斗争。
李鸿章的幕府建设中,不仅仅是进行军队建设,而且还培养了很多掌握西方技术的人才,
“师夷长技以制夷”
,同时,在李鸿章的幕府中还有很多留学归来的人才,在外交过程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鸿章幕府中
没有一个无用之人
,他所招募的所有幕友都是因为自己的需求而来,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为拯救中国献计献策。
曾李幕府的比较
曾国藩幕府和李鸿章幕府都是我国晚清时期的
两大最出名的幕府
,而这两个幕府之间关系也十分密切,都为当时的中国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从规模上来说,
曾国藩幕府招纳了很多当时的
官吏和有识之士
,还有一些与曾国藩志同道合的文人以及食客,是
当时规模最大的幕府;
李鸿章幕府其实是从曾国藩幕府
衍生出来的
,并且在后期加入了许多的中西方人才,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仅吸纳留学归来的中国学子,而且还将很多国内的优秀人才送去西方学习,这些人后来也大都加入了李鸿章幕府。李鸿章幕府人数最多的时候容纳了数百人,
这是曾国藩幕府无法比拟的
,但是曾国藩幕府同样是具有很大规模和影响力的幕府。
从能量上来说,
无论是曾国藩幕府还是李鸿章幕府都具有很强的能量。曾国藩幕府是
在国家危难之际组建的,临危受命,困难重重
,但是曾国藩本人的个人魅力以及曾国藩的湘军立下的汗马功劳都为曾国藩幕府添加了巨大的能量,使之成为当时的有识之士梦想的报国之门,很多朝廷重臣都是从曾国藩门下走出来的,同时曾国藩也是第一个主张自强,主张将国内学生送去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人,这一点也影响了后来李鸿章幕府的建设。
李鸿章幕府其实算是
曾国藩幕府的一个分支
,但是李鸿章的淮军也一样十分的优秀,并且凝聚力和忠诚度都极高,无论是在曾国藩生前还是死后都为平复战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李鸿章幕府中网罗接受了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人才,他的幕府中是当时
拥有接受西方文化教育的幕友最多的幕府
,在后来的海军以及其他实业建设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从影响上来说,
曾国藩作为李鸿章的老师,
作为李鸿章幕府的源头,当之无愧的具有巨大的影响。曾国藩幕府建设初期就在镇压太平军的战斗当中立下了大功,随后的很多次战役朝廷都派遣曾国藩的湘军出马,以至于到后来
湘军过于强盛,不得不被解散
。而在曾国藩幕府中,培养出了许多的人才和朝廷的骨干精英,像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并且在李鸿章等人的幕府建设中也
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曾国藩的做法。
李鸿章幕府除在战争中有很大的作用之外,他最重大的影响就是
引进了西方的理念和一些先进的技术
,虽然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挽救中国,但是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让很多人出国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为后来的爱国运动打下了基础。
无论是曾国藩幕府还是李鸿章幕府,都对保卫国家、保护清政府作出了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的进步,它们都是我们的爱国人士为挽救祖国而做出的尝试,即使最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也一样值得我们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