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初,汪精卫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成为追随孙中山、从事反清革命的激进青年,后来更因谋刺清摄政王载沣而一朝扬名天下,在革命党中的声望和地位与日俱增。至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汪精卫担任了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等多个要职,成为广东国民政府党政军“一肩挑”的一把手。
不过,因暗杀他人而得以平步青云的汪精卫,也没有逃脱被暗杀的命运,其中最有名的就有两次:
代蒋介石挨了两枪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开幕之时,众中委集体合影,身为主角的蒋介石不知有何灵感,竟然未参加这场大合照。结果,暗杀大王王亚樵来的乔装为采访记者的杀手孙凤鸣,便将枪口转向了“备选目标”汪精卫。几声枪响,江精卫虽大难未死,但背部中弹,并永远留在身体里。
这次暗杀虽与蒋介石全无干系,但由于蒋介石神奇的躲过暗杀,汪妻陈壁君当着众人的面一口咬定是蒋介石主谋,让蒋好一阵尴尬。好在戴笠的特务和谷正纲的宪兵办案得力,很快查清了案件的真相。但其中1颗子弹因靠近脊髓无法取出,长期折磨着他,最终导致其感染铅毒,抗战胜利前夕在日本医院救治时病重身亡。
秘书代他挨了乱枪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一贯媚日求荣的汪精卫再也按耐不住当一把手的冲动,企图依靠日本主子另起炉灶。1938年12月29日,从重庆逃到越南河内的汪精卫发表了降日附逆的“艳电”,举国震怒。蒋派人多方苦劝无果后,令戴笠派人到河内组织暗杀。
1939年3月21日晚,刺杀行动组乘夜色翻进汪精卫夫妇卧室,一顿乱枪。可惜,最终打死的人却不是汪精卫,而是汪最亲近的心腹、曾任国民党中央候补执委、中央政治委员会副秘书长的曾仲鸣,同时此人也是汪氏的财产管理人,随着他的身死,汪精卫所有财产都便宜了外国银行。
河内暗杀之后,汪精卫彻底不管不顾,一头扎进了日寇的怀抱,成了可耻的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