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花17万修车,只用胶带粘?4S无原厂件证明,车主怀疑“偷梁换柱”……

一辆价值80万元的进口宝马X5 SUV,居然在高速路上能发生后备箱自己弹开的故障,想想就觉得吓人。而更吓人的是,这辆车在维修之后被发现有问题的地方都只是用胶带粘贴,离谱么?

花17万修车,只用胶带粘?4S无原厂件证明,车主怀疑“偷梁换柱”……

最近,来自许昌的杨先生向媒体反映,自己开了2年的全进口宝马X5,花了十七万元修理,但每次4S店都是用胶带缠一下就敷衍了事。这让他无法理解,明明店方承诺更换了全套原厂进口配件,但故障依然存在。

然而当记者深入调查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01

17万的修车费,换来全车粘胶带?

记者陪同杨先生来到这家位于许昌的宝马4S店,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表示,明明自己花了十七万元要求更换所有的原厂进口件,为何每次都是用胶带粘一下就草草了事。

花17万修车,只用胶带粘?4S无原厂件证明,车主怀疑“偷梁换柱”……

店方售后负责人解释。首先,由于杨先生这辆车前后出了3次事故,且已经超过了质保期限,所以在服务价格上有一些分歧;其次,车辆在经过人工修复之后,是无法100%恢复到出厂时的状态的,根据车主要求,已经更换了一大批原厂进口配件,但有些故障依然无法解决,只能用胶带勉强修补。

花17万修车,只用胶带粘?4S无原厂件证明,车主怀疑“偷梁换柱”……

对此解释,杨先生显然无法接受,当他要求店方给出配件的原始包装和清关证明的时候,店方表示,配件安装上车之后包装盒就处理了,其他证明也无法提供。

此话一出,杨先生更加觉得这其中有猫腻。既然是口口声声说是原厂进口配件,为何什么证明都拿不出来。

杨先生细思极恐,隐约觉得是维修部门私下把零配件换成国产三无配件,而正式因为质量不合格,所以才导致车一直没有完全修好。

花17万修车,只用胶带粘?4S无原厂件证明,车主怀疑“偷梁换柱”……

双方各执一词,陷入僵局。之后,该4S店总经理出面沟通,表示如果杨先生对此有任何疑问,可以请第三方检验机构来鉴定,如果确实店方存在问题,就会负责到底。

02

汽车的原厂件证明真有那么难?

其实,类似于这样4S店和车主之间的纠纷屡见不鲜,而往往矛盾的中心点就是在于是否使用了“原厂件”的问题。

所谓原厂配件,从字面上来理解是指汽车制造厂自己或授权委托专业零部件厂商生产的,没有小瑕疵、外观和性能和原部件保持一致,并且有专业的合格证明,同时还会打上原厂件的LOGO和零件编号。一般原厂配件在4S店居多,是汽车厂家专门提供售后的供应的配件。

花17万修车,只用胶带粘?4S无原厂件证明,车主怀疑“偷梁换柱”……

而现在有很多人会拿副厂配件冒充原厂件来卖,副厂件是指未经过原部件生产厂家授权的,这些配件主要以模仿原厂配件为主,外形上比较相似,但是工艺上却相差甚远,并且价格也是参差不齐的,但总比原厂件要便宜一些。

实际上,4S店一般会保留更换配件的原厂编码,当顾客质疑零件的真伪性时4S店可能会用这个编码对零件进行查询,若零件官网上显示零件信息存在的话就可以证明零件是原厂件。其次4S店也可能会提供零件入货渠道凭证和产品发票去证明零件的真伪性。

当然,在上文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店方说给杨先生安装配件的外包装盒都处理了,找不到了,这其实也阻碍了原厂件的追根溯源。

一般来说,原厂件是可以查看包装盒上的产品编码,随后到零件生产商官网进行查询,若查询后官网显示没有零件相关信息,那么就很有可能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了。

因为零件在出厂时都会有一个编码,这个编码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可以凭着这个编码去验证零件的真伪。而一旦外包装丢弃或者遗失,这个编码只能通过店方在采购系统内部来查询了。

03

汽车零配件命名不统一也是痛点

在整个国内汽车后市场,除了零配件的质量良莠不齐、渠道混乱之外,还有命名不统一的痛点存在,这也是引发车主和门店之间纠纷的一大“爆点”。

随着用户对汽车产品质量需求及维权意识的提高,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有效质量管理的诉求也变得更加迫切。

然而,广阔的国内汽车后市场纷繁复杂,许多维修企业都面临上游供应商、主机厂具有各自不同标准和命名的问题,这就导致维修企业要面对不同领域、对接不同标准,运营负担不能说不重。

实际上,针对零配件命名和标准不统一这方面,国家标准委早在2015年批准发布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等单位起草的GB/T32007-2015《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国家标准。

此项标准规定了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的编码原则、数据结构、符号表示方法及其位置的一般原则,适用于汽车零部件(配件)统一编码和标识编制,以及汽车零部件(配件)信息采集和数据交换。

应用统一编码标识,可实现对每个汽车零部件出货、配发、使用、维护过程的完整、清晰记录,就像快递物流信息一样向社会开放,消费者和车企能够便捷地上网查询。这样,既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

这实际上,也是大数据推动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但可惜的是,标准在向下游渠道做渗透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这主要还是由于国内的汽修、汽配行业一直是多、散、小的局面。

当然了,零配件在标准统一之后,也会有其他问题,比如标准化部件一旦出现设计缺陷或者是质量问题,那就会引起大规模的召回。

总的来说,国内汽配和汽修行业在标准化统一方面还任重道远。

点赞+在看

分享给更多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