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第六十五集“姑妈从大洋彼岸来(上)”中,傅明老人使坏,逼得胡学范老人唱了一首美国歌。但鲜为人知的是,胡学范老人唱的这首美国歌可大有来头,算是《我爱我家》对约翰·布朗的致敬。那么被《我爱我家》致敬的“约翰·布朗”是什么呢?

美国的南北矛盾从独立之时就是国内最大的社会问题,南北双方的最大矛盾就是奴隶之争:北方支持废除奴隶制,南方要求保留乃至扩大奴隶制。1800年(嘉庆五年),约翰·布朗出生于康涅狄格州。康涅狄格州是北方州,约翰·布朗的父亲更是一位坚定的废奴主义者。
在家庭和故乡的影响下,约翰·布朗从小深受废奴主义的影响。成年后的约翰·布朗又在南方亲眼目睹了奴隶主的暴行和奴隶的英勇抗争,这让布朗成长为坚定的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积极参加旨在帮助黑奴逃离南方的“地下铁道”运动,帮助很多黑奴逃往北方以获取自由。
不过约翰·布朗逐渐意识到“地下铁道”是治标不治本,只有依靠武装起义才能消灭美国的奴隶制。1849年,约翰·布朗到欧洲考察军事。1850年,回国的约翰·布朗在伊利诺伊州(林肯起家的地方)建立了黑人武装组织“基列人同盟”,正式走上了武装反抗北美奴隶主的道路。
1854年,美国通过对南方非常有利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导致北纬36.5°以北的广大地区都有沦为蓄奴州的可能。于是南方武装分子与废奴武装在堪萨斯州大打出手,被称为“南北战争前哨战”的堪萨斯内战爆发。约翰·布朗也率领自己的战友们参加了堪萨斯内战。
1856年,堪萨斯内战以联邦向南北双方妥协而暂时沉寂。堪萨斯内战的结果让约翰·布朗对妥协者控制的联邦政府非常失望,下定决心要靠自己的力量唤醒民众和政府。1859年,约翰·布朗决定在属于南方的弗吉尼亚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的目标是彻底消灭南方的奴隶制。
1859年10月16日,约翰·布朗率领十七名白人和五名黑人进攻弗吉尼亚州的哈帕尔斯渡口并占领当地的军火库,“约翰·布朗起义”爆发。得知起义爆发的美国联邦政府和南方奴隶主立刻调集数千军队前往镇压,而镇压军的总指挥就是后来南北战争时期的南军总司令罗伯特·李。
经过两昼夜的激战,“约翰·布朗起义”最终失败。包括约翰·布朗的两个儿子在内的起义者几乎全部牺牲,约翰·布朗也受伤被俘。仇恨他的南方奴隶主判处约翰·布朗死刑并立即执行,而软弱的联邦政府没有介入或营救。1859年12月2日,约翰·布朗英勇牺牲,享年五十九岁。
约翰·布朗牺牲后,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内的正义人士都给予他高度评价,美国北方民众更是将“约翰·布朗起义”称为“圣战”。为了纪念约翰·布朗,美国民众将一首英国歌曲重新填词,创作了《约翰·布朗之歌(John Brown's Body)》,也就是胡学范老人唱的那首英文歌。
南北战争后期,很多北方军人高唱着“John Brown's Body”走向战场,让《约翰·布朗之歌》成了美国的“第三国歌”。《我爱我家》剧组让胡学范老人唱《约翰·布朗之歌》既是致敬,也符合胡学范老人的留美经历和此时当下人的状态,可谓匠心独运的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