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起已经70多岁,而且身体很不好,秦昭襄王为何还不肯放过他

有本事的人,一般都有脾气。

这是若干老板含着泪总结下来的人生真谛。一个有能力的员工,从来都不是那种言听计从的人。他们有技术,有能力,有独立思考,你控制不了他们,但你可以利用好他们为自己创收。

很多人肯定不服气,什么情况?员工不应该对老板俯首帖耳吗?还真不是。有本事的员工,就是这么特立独行。人家业务能力精湛,你非要他们像那些没本事,就知道拍马屁的员工一样,那就是在赶人家走了!

很明显,白起就是这样的员工。而秦昭襄王,似乎就是那种不太“懂事”的老板。哪怕白起是他们公司的业务冠军,只要不给他面子,那么对不起,秦昭襄王也要开掉他。

白起已经70多岁,而且身体很不好,秦昭襄王为何还不肯放过他

一、白起的脾气太臭,这是他被杀的主因。

刚正不阿的臣子,在遇到明君的时候,能够成就一段千古佳话。可是如果遇到昏君,那就是一场血腥的杀戮了。

比如说商朝的比干,他对纣王抛肝沥胆,结果纣王非要把他的心给挖出来。所以说,见人下菜,是一种特殊的职场技能。根据不同的老板,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这才是一个会混的员工,该有的技能。

可有些人,技术过硬,业务能力强,他们不需要混,自然也就觉得不需要掌握这些技能了。岂不知,只要你在职场,这种技能就离不了身。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职场,是个大江湖。

白起已经70多岁,而且身体很不好,秦昭襄王为何还不肯放过他

秦昭襄王被相邦范雎忽悠了一顿,随即便将白起从长平之战后的前线给撤了回来。

按照老板的要求做事,这本来也没啥。可眼看着邯郸就要被打下来了,这个时候老板要撤军,那不是老板脑抽了嘛!

其实白起不知道,那是范雎嫉妒他的才能,害怕他灭了赵国以后,取得不世之功,顶替范雎的相邦之位。

白起骂骂咧咧地回来以后,这才知道了真相。他差点一巴掌把范雎给拍死,从此白起和相邦范雎杠上了。你作为业务经理,跟总经理杠上了,你觉得有好果子吃吗?总经理铁定会在董事长那儿给你穿上一双精致的小鞋呀!

白起已经70多岁,而且身体很不好,秦昭襄王为何还不肯放过他

结果秦昭襄王后悔了,又打算用白起攻打邯郸。可这个时候白起已经生病了,而且他的脾气还不小:当初不听我的,现在错过最好时机啦!

秦昭襄王气不打一处来:难道只有你一个人会做业务吗?

没想到还真是,秦昭襄王连续派遣王陵、王龁围攻邯郸,不仅没拿下邯郸,反而把自己打成了重伤。

这个时候白起却开始说风凉话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当初不听我的,现在你看结果怎么样?

秦昭襄王得知以后,差点没被气死。二话不说就要白起过来走两步。

白起的倔脾气也上来了:病重,不去!

恰逢秦军在前线不断战败,秦昭襄王把所有过错都推给了臭脾气的白起,最终派人去把白起给赐死了!

在秦昭襄王看来,一个不听话的员工,就算业务能力再强,那也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岂不知,员工只是想从老板那儿,找回点儿打工人的脸面罢了。

白起已经70多岁,而且身体很不好,秦昭襄王为何还不肯放过他

二、范雎的谗言,加速了白起被杀。

范雎这个人也很有才华,“远交近攻”的策略,就是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来的。当初秦昭襄王到了60岁,大权还掌握在宣太后和她的“四贵”手里,范雎来了以后,立刻建议秦昭襄王赶走四贵,逼迫太后下台,这才让60岁的秦昭襄王,有了做大王的感觉。

所以说秦昭襄王把范雎任命为相邦(秦国的相邦,地位高于丞相),也就情有可原了。如果范雎、白起,能够和蔺相如、廉颇一样和睦,那秦昭襄王可谓是天下无敌了。

可人都是有私心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能过多指责范雎。当时白起在长平之战中立下大功,坑杀40万赵国降卒,被封为武安君。天下诸侯闻之色变,这种人想要取代范雎,成为秦国的相邦,那太容易了。

可人家范雎从魏国来秦国打工,除了挣钱养家外,要的不就是高官厚禄嘛!所以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是范雎的本分。

白起已经70多岁,而且身体很不好,秦昭襄王为何还不肯放过他

为此范雎第一次向秦昭襄王进谗言,就是让秦昭襄王把白起从攻打邯郸的前线,给撤回来。毕竟赵国派人给范雎,送了不少的礼物。

此后白起和范雎就不对付了。等到秦昭襄王要请白起出山的时候,居然还是派范雎从中调和,你说范雎会怎么做?

他当然担心白起重新出山,取代自己的位置。因此范雎会把白起的话传厉害点儿,把秦昭襄王对白起的态度,传的冷漠点儿。

这下好了,秦昭襄王和白起,这两个暴脾气的人,全都被范雎给惹毛了。但是他们不知道是范雎从中作梗,因此都把对方当成了仇敌。

尤其是白起当时病重,实在是没精力前去。而范雎在传达这件事的时候,居然是这么说的:白起这家伙虽然身体不太好,但主要是心里不服气,而且讽刺的怪话不少。

你说秦昭襄王听了这话,还能放过白起吗?因此秦昭襄王赐死白起,范雎的助推力必不可少。

白起已经70多岁,而且身体很不好,秦昭襄王为何还不肯放过他

总结:将相失和,秦昭襄王错失天下。

秦昭襄王如果能灭了赵国,那称雄天下,甚至于一统六国,都是有可能的。只可惜,在临门一脚的时候,他手下的相邦和大将起冲突了!

内部矛盾,永远是拖垮集团的重要力量。很显然,相邦范雎,和军事统帅白起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严重影响了秦昭襄王对外扩张的步伐。

而整件事最主要的责任,自然是需要范雎来负,毕竟白起是被动发脾气,而范雎是主动找麻烦。反观蔺相如,在面对廉颇的挑衅时,那种表现是相当到位的。

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造成一种他害怕廉颇的假象,给足了廉颇面子。什么叫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显然就是。

参考资料:《史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