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小的钓鱼城,让蒙古大汗含恨而逝,“上帝之鞭”在这里折戟

小小的钓鱼城,让蒙古大汗含恨而逝,“上帝之鞭”在这里折戟

钓鱼城修建于1243年,虽然是修建于山上,但是城内有大片的天地和丰富的水源,不但易守难攻,而且可以凭借城内的资源进行长期的坚守。而钓鱼城也没有辜负南宋军民的期望,直到南宋灭亡钓鱼城也没有被蒙古军队攻破。

小小的钓鱼城,让蒙古大汗含恨而逝,“上帝之鞭”在这里折戟

1251年,蒙哥在继任为蒙古大汗,可以说是励精图治,不断扩大蒙古帝国的版图,灭亡大理,征服高丽,还派了旭烈兀开始了又一次西征。蒙哥在对外不断的征伐中,没有忘记此时还有一个南宋,蒙宋战争在蒙哥在位期间再次爆发,双方在多个战场进行激烈的厮杀。

小小的钓鱼城,让蒙古大汗含恨而逝,“上帝之鞭”在这里折戟

1258年,蒙哥派大军兵分三路对南宋又一次开始了进攻,这一次蒙哥亲自带领蒙古主力进攻四川地区,很快就攻陷了四川北部的大部分地区,然而蒙哥很快就会在四川碰出血来,因为他于1259年二月二日到达了钓鱼城下。

小小的钓鱼城,让蒙古大汗含恨而逝,“上帝之鞭”在这里折戟

蒙哥先是派人到钓鱼城内劝守将王坚投降,王坚为表死守之志,将来劝降的蒙古使者直接杀死。蒙哥看王坚这哥们不上道,于是也就不废话了,蒙哥亲自督军攻城,然而钓鱼城太坚固,并且因为是修在山上,蒙古无法展开兵力优势,结果连着攻了几天,连钓鱼城的外城都没攻下,反而自己死伤惨重。

蒙哥看钓鱼城城坚难下,但又因为大汗的脸面不愿意放弃,于是就调集更多的军队前来汇合,非要拿下钓鱼城不可。蒙古军依靠人多势众连着攻打了两个多月,无论是蒙古军队还是南宋守军死伤都非常惨重,然而南宋军民同仇敌忾,誓死不降。在四月二十四日,蒙古军趁夜攻上了钓鱼城的外城墙,南宋军队与蒙古军短兵相接,双方在外城墙上展开激烈的搏杀,最终打退了蒙古军的这次攻击。

小小的钓鱼城,让蒙古大汗含恨而逝,“上帝之鞭”在这里折戟

在之后长达数月的时间里,蒙古军日夜围攻钓鱼城,然而蒙古军已经是久屯于坚城之下,犯了兵家大忌。纳术速忽里建议蒙哥绕城而去,继续攻击其他地方,因为钓鱼城虽然难以攻下,但钓鱼城的守军并不多,无法在野外威胁到蒙古军。这本是非常正确的战略,但是此时蒙古军因为在钓鱼城连续的失败,已经激起了蒙古众将的怒火,即使是蒙哥也要拿下钓鱼城,不然在注重军功的蒙古中,他这个大汗的脸面会挂不住的。

小小的钓鱼城,让蒙古大汗含恨而逝,“上帝之鞭”在这里折戟

然而此时已经到了酷暑季节,特别是四川,天气炎热,蒙古人本就不适应这种天气,再加上水土不服、中暑等,蒙古军中病死、热死的不计其数,此时蒙哥就指望靠长期围困攻破钓鱼城了,然而就如同前面所说的一样,钓鱼城内因为有粮田和水源,所以蒙哥的指望就注定要落空了,甚至宋军还专门将两条各15公斤重的鱼和一百多张面饼用抛石机向蒙古军营抛了过去,并且还很挑衅的写了一封书信,意思是:你们再围十年,哥们也挺得住。

小小的钓鱼城,让蒙古大汗含恨而逝,“上帝之鞭”在这里折戟

这蒙古没办法了,打又打不下来,围困也围不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军自己反倒坚持不住了,并且最严重的是蒙古帝国的大汗蒙哥死于军中,具体的死因到现在还有争议,有人说是病死,也有人说是被宋军的抛石机的炮石给砸死的,但无论是哪一种死因,蒙哥的死都绕不开"钓鱼城"这三个字。大汗都死在了钓鱼城下,蒙古大军是彻底没办法了,只能撤军。

而蒙哥的死亡也造成了蒙古帝国的分裂,忽必烈带着部队就回去和阿里不哥展开了汗位争夺战,而正在西征的旭烈兀也因为蒙哥的死亡而撤军返回,可以说这一个小小的钓鱼城不但延续了南宋的生命,还间接拯救了小半个世界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