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77位开国中将,只有他当过副总理,儿子授少将,秘书后成正国级

繁荣富强的新时代给我们带来安稳富足的生活,在我们享受这美好一切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这繁华盛世的来之不易,这是数代人拼搏努力地结果,也是当年几十万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打下的坚固基础。

战火滔天的革命年代,英勇无比的革命者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与敌寇厮杀。惨烈的战场枪弹无眼,不知有多少人永远倒下,即使那些迎来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功臣们,也是满身伤痕,有些人甚至是肢体上的残缺。

177位开国中将,只有他当过副总理,儿子授少将,秘书后成正国级

开国将军中就有12位独臂将军,其中一人在抗战时期打出一个天下第一团,解放时期又创造了天下第一军,建国后又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多年后还成为了副总理。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已经知道他是谁了,这位开国功臣就是余秋里中将。

多次负伤,失去左臂

江西吉安,著名的革命老区,1914年余秋里就出生在这里。因为家里穷,吃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上学了,那时的他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

1929年,在我党领导下,吉安农民武装发动暴动,当时年仅15岁的余秋里也加入起义的行列。起义后这些起义武装编入红军,刚参军时,余秋里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一个红军战士,应该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就央求指导员给自己取个。

指导员听说他是秋季出生的,就说:“不如你就叫‘秋里’吧,意思就是说你是秋天出生的”。余秋里一听当然很高兴,“秋里”不但好听,还诗情画意的,从此他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

参军后的余秋里作战勇敢,为人聪慧,进步非常快,参军第二年就入了党,还当上了赤卫大队中队长。他从一名普通战士一步步提升,最后成为功勋赫赫的开国功臣,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在战场上曾多次负伤。

177位开国中将,只有他当过副总理,儿子授少将,秘书后成正国级

1931年,余秋里率领赤卫队配合红20军发起七里坪战斗,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交战中余秋里头部被流弹擦伤,顿时血流如注,但他只简单止血包扎,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因伤势比较严重,余秋里暂时不能回前线部队。但他又闲不住,就在地方苏区政府找了一个职务。后来伤愈归队,升任红军学校军事队政治指导员。

这次受伤对身经百战的余秋里来说,再普通不过了,最严重是在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

1936年3月,红军进入贵州的乌蒙山区后,政委余秋里与团长成本兴奉命率红18团,在得坝章设伏阻击敌军。两人来到前线观察敌情时,余秋里突然发现远处有敌人举枪向这里扫射。

余秋里手疾眼快,一把将成本兴推倒,但他晚了一步,数发机枪子弹击中他的左臂,击碎的骨头甚至都穿过了皮肉露在外面。

177位开国中将,只有他当过副总理,儿子授少将,秘书后成正国级

长征中的红军医疗条件简陋,不能进行手术,甚至药材都缺乏。也只能进行保护性治疗,余秋里就强忍着剧痛、拖着伤臂跟着队伍继续长征。一直到四个月后,红军抵达甘肃徽县,才有条件找军医检查一下。

当纱布揭开,军医发现伤臂生满蛆虫、已经发黑坏死。也幸亏有蛆虫不断吃掉腐肉,才没有感染,要不这么长时间,余秋里早就有生命危险了。手臂是保不住了,为了防止伤势感染恶化,只能进行截肢手术,从此我军多了一位独臂将领。

贺炳炎的最佳搭档

抗战爆发后,余秋里担任八路军120师游击第三支队政委,与支队司令贺炳炎成了搭档。两人可是老相识,当初贺炳炎是红18团团长,那时余秋里就是团总支部书记,后来贺炳炎升任红五师师长,余秋里才与新任团长成本兴成为搭档的。

这次让余秋里担任支队政委,也是贺炳炎提议的,两人相识多年,配合非常有默契。余秋里失去左臂,贺炳炎失去右臂,两人都是独臂将领,所以都自称“一把手”。

当初第三支队成立时只有304人,在他们带领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发展到5000多人,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抗日队伍。他俩能打能拼,当地人说起“一把手”都知道是谁,百姓们称他们为“共戴一副手套”的将军。

177位开国中将,只有他当过副总理,儿子授少将,秘书后成正国级

1940年第三支队整编为358旅第八团,贺炳炎升任副旅长,余秋里仍是团政委,还兼任团长,军政一手抓,担子够重的。

到了抗战胜利,余秋里也升任旅政委,第八团在新任团长带领下发扬光大、再创辉煌,多年后第八团整编为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所以贺老总说:“抗战八年,余秋里打出了个天下第一团”。

余秋里不但带出“天下第一团”,也创造了第一军,1949年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编为解放军一野第一军时,余秋里就是副政委。老搭档贺炳炎担任军长,军政委是廖汉生。

纵观余秋里的军旅生涯,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时期都与贺炳炎成为搭档,两人共同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也结下深厚的战友情。

一家人都非常优秀

大授衔结束后,余秋里升任总后勤部政委,1958年由主席亲自点将,担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他没有辜负所有人的信任,发起石油大会战,成功开发了大庆油田,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国”的帽子,也为祖国工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到了70年代,余秋里将军当选为副总理,成为副国级领导者,在177位开国中将中,他的成就也是非常高。

177位开国中将,只有他当过副总理,儿子授少将,秘书后成正国级

将军职高权重,但工作生活都有自己的准则,绝不会让亲人通过自己走捷径。80年代侄子余黑古考军校,成绩不太理想,想找伯伯余秋里给打个招呼,但余老没有答应。后来侄女余满秀参军后想考军校,文化分不够,也找余老通融一下。余老接到电话只是说“没有必要,能上就上,上不了就回家种地”。

将军对亲人们非常严格,儿女们在他教诲下后来的成就非常高,唯一的儿子余浩就是少将,他的妻子叶文珊是叶帅的女儿。

将军高尚的人品,辉煌的人生,影响着儿女的发展,还有很多人在他指引下也取得很高的成就。曾在他身边工作的庆红,也是一位革命家的子女,父亲就是曾山。在父亲培养下,以及余老的指引下,他多年后成就很高,曾任副主席,成为正国级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