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在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抗击日军的入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东北地区也是日军最先入侵的地区,在那里也活跃着一支抗日队伍,就是东北抗日联军,这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由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东北抗日联军。

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涌现出大量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其中杨靖宇和赵尚志,就是东北抗日联军中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他们带领的抗日队伍给日伪军以重大打击,令日军又恨又怕。

在两位抗日将领牺牲后,日军残忍地割下他们的头颅示众,其中,日军将杨靖宇将军的头颅悬挂在通化市闹市示众3天后,又将杨靖宇将军的头颅送到日军关东军司令部,用药水浸泡保存。后被地下党同志设计寻回,存放到东北烈士纪念馆。1957年9月25日,烈士遗首安葬于通化市靖宇陵园。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而赵尚志烈士的遗首,在经过多方寻找后,一直下落不明,一直到2004年,在将军牺牲六十多年后,才找到赵尚志烈士的遗首,2008年10月25日,赵尚志烈士遗首安葬于其家乡辽宁省朝阳市

“赵尚志烈士陵园”

杨靖宇遭叛徒出卖牺牲,日军残忍地将其剖腹,并将其头颅割下示众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1927年,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河南刘店秋收起义,并担任确山农民军总指挥、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等职。1929年7月,杨靖宇被组织派到东北工作,化名张贯一,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

在“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先后担任东北反日救国会总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东北革命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第一路军总指挥、中共南满省委书记等职务。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杨靖宇领导的抗日队伍纵横吉、辽两省,驰骋三十余县,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严重打击了日军在满洲活动,扰乱了日军的战略部署,牵制了日军几十万的兵力,日军对杨靖宇又恨又怕,多方设法想除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日军采取诱降政策,对抗联的战俘进行招降纳叛,动摇瓦解军心,并在经济上进行封锁,要求百姓的粮食储存不能超过三天的量,千方百计的断绝抗日联军的粮食补给来源。并组织了

“富森工作队”、“唐振东挺进队”、“地方工作班”

等组织与日军共同对付抗联队伍。

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下,东北抗联也出现了一些叛徒,其中,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于1938年7月率所部115人叛国投敌,日军任命程斌当队长,组成

“程斌挺进队”

,这个叛徒对抗联的情况非常了解,他带领日伪军摧毁了抗联在深山野林里的辛苦建起来的70多个秘密宿营地,使失去后勤补给的杨靖宇所部,一夜之间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杨靖宇和部队战士经常饿着肚子与敌人进行战斗,有时候就靠吃树皮、草根充饥,杨靖宇也和战士们一样,从不搞特殊。1940年1月,杨靖宇率领部队转战回到濛江县筹措给养,并在龙泉镇袭击了日伪军的一个据点,缴获了一些粮食和物资。但是这次战斗也暴露了部队的行踪。

为了围歼杨靖宇所部,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亲自调集日伪军和9个警察大队,约4万余人,对杨靖宇所部进行追击。为了摆脱日伪军的追击,抗日联军警卫旅主力北上桦甸,杨靖宇只率领了一支60多人的小分队,在蒙江与辉南一带的山区与敌人兜圈子,持续50余天,与敌人发生30多场战斗。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在一次战斗中,抗日联军警卫旅参谋丁守龙负伤被俘,在敌人的诱惑下叛变,向敌人供出了杨靖宇及抗日联军行动的机密。日军在获得丁守龙的口供后,再一次对杨靖宇进行拉网式搜捕,由于敌人布置了多道封锁线,杨靖宇所部一直无法摆脱敌人,也使部队遭到很大的伤亡。

2月1日,杨靖宇率部在蒙江县西边与敌人遭遇,在战斗中,杨靖宇身边的警卫排长张秀峰携带机密文件、大小枪支4支和东北抗日联军经费9000余元叛变投敌。这个张秀峰是一个孤儿,杨靖宇将其当作亲生的孩子一样抚养长大,杨靖宇曾经对他说:

“你是孤儿,没有爹妈,我也没有儿女,你就和我儿子一样。”

没想到这个“

白眼狼

”竟然叛变并出卖了杨靖宇。

张秀峰叛变后,日军掌握了杨靖宇的活动范围,组织日伪军进行搜索。这时,杨靖宇身边只有6名战士了,杨靖宇让4名受伤的战士迅速转移,他自己带着另外两名战士继续与敌人周旋。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当时,杨靖宇患了感冒,而且已经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了,杨靖宇身边仅剩的两名战士在外出寻找食物时,与日伪军的搜索队遭遇后牺牲,日军通过在牺牲的战士身上搜出的杨靖宇印签等物品,确定杨靖宇就在附近。

敌人一连搜索了几天,始终没有发现杨靖宇的踪迹。2月23日,杨靖宇在与敌人周旋5天后,这期间一直没有吃东西,当天下午,杨靖宇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看见4个打柴人,就上前说:

“我饿得慌,请你们拿些吃的东西和衣服给我,我给你们钱。”

这四个人是伪牌长(相当于甲长)

赵廷喜和村民孙长春、辛顺礼、迟德顺

。他们也认出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赵廷喜劝杨靖宇投降,杨靖宇平静地回答:

“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

赵廷喜他们答应回村给杨靖宇弄点吃的。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谁知在回去的路上,他们遇见了铁杆汉奸李正新。在连哄带吓之下,赵廷喜怕另外三人先报告,导致自己落个隐瞒不报的罪名,就跟他说了遇到杨靖宇的事。李正新听后大喜,立即向日伪报告。赵廷喜随后又给大批日伪军警充当向导,带着他们向杨靖宇藏身的地方去搜捕。

当日军指挥官西谷喜代人指挥日伪军警向杨靖宇靠近时,他开始喊话:

“君是杨司令否?”

他试图劝降杨靖宇。此时,杨靖宇知道自己已经被包围了,他回道:

“不必多说,开枪吧。”

战斗持续了有20多分钟,西谷见劝降无效,就向跟随程斌一起投降的叛徒张奚若下令

“打死他”

,张奚若随即用机枪向杨靖宇扫射,其中一发子弹击中了杨靖宇的胸部,抗日英雄杨靖宇牺牲,时年35岁。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杨靖宇牺牲后,日伪军召开庆功会,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想不明白,杨靖宇被追击了五天五夜,没有任何粮食给养,他究竟是怎么支撑下来,而且还能一直战斗?岸谷隆一郎要剖开杨靖宇的胸腹看一看。随后,残暴的日寇解剖了杨靖宇将军的尸体,可是他们发现在杨将军的胃里只有枯草、树皮、棉絮,竟然连一粒粮食也没有。

日军又让叛徒张奚若用铡刀将杨靖宇将军的头颅铡了下来,装进一个透明的玻璃箱里,用一辆汽车运到当时的通化省城,在闹市区示众,并将头颅拍照后,印刷了大量图片,撒向抗联战斗过的地方及一些居民区,想起到恐吓中国民众和抗日力量的作用。日军还大肆宣扬

“杨靖宇部已被肃清”

,以炫耀他们的“赫赫战功”。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在被日军示众3天后,又被送到伪满洲国的关东军司令部,用药水浸在瓶子里,秘密藏匿了起来。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为了纪念杨靖宇将军,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我们再说一下几个叛徒的下场,在1951年肃反运动中,叛徒程斌被人认出并举报,最终被枪毙。告密的伪牌长赵廷喜,在1946年2月23日,被枪决于杨靖宇将军的坟前。而最可恨的是叛徒张奚若、张秀峰等人却都躲过惩罚。

寻找杨靖宇将军遗首,以慰藉烈士英灵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东北党组织想找回杨靖宇的头颅,但因为国民党接收了长春的日伪政权,一时没有机会。1948年10月,解放东北的战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长春已经被我军围困达7个月之久,此时,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咋长春城内还不知道下落。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中共东北局将寻找将军头颅的任务,交给了中共长春地下小组组长李野光。通过打探,李野光得知,原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医务课的医疗器械、药品、标本等都被长春医学院接收了。但是,当时的长春医学院被国民党第一兵团骑兵第2旅占据,成了军事重地,外人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如果能够打入卫生队,就有可能进入医学院,然后查找杨靖宇将军的遗首是否在医学院。

在征得上级同意后,组织派刘亚光打入了敌人的卫生队,担任了中尉军医官。刘亚光利用去给国民党官兵巡诊的机会,偷偷潜入解剖室,在一个非常隐秘的侧室内,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储物柜,里面陈列着许多装着人体标本的玻璃罐。其中有两个玻璃罐中各装着一颗人头,罐子上贴着纸条,一个写着杨靖宇,一个写着三江好(

即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1940年12月8日,在与日军作战时牺牲

)。由于刘亚光一个人无法将头颅带出来,只好回去将情况汇报给地下小组。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而此时,国民党特务似乎也察觉到了共产党人在寻找杨靖宇头颅,特务头目项乃光多次过问、察看杨靖宇头颅保存状况,还暗地里派长春市警察局的特务在医疗器械室放了暗哨,昼夜监守。

为了确保杨靖宇和陈翰章将军的头颅回到共产党人的手中,地下党小组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刘亚光有意接近负责看守医疗器械室的国民党警察局警察曹如超,时常施以小恩小惠,跟他套近乎。由于长春被围城,城里许多居民家都断了粮,曹如超家也揭不开锅了。有一天晚上,曹如超找到刘亚光哭诉,称家里断粮两天了,父母都快饿死了,想求他帮帮忙。

刘亚光认为这是个机会,地下党小组将搞到的七斤高粱米,送给了曹如超,曹如超千恩万谢,背起高粱米就回家去了。而另一路地下党小组的成员,借口到医学院拉医疗器械为名,趁机用事先配好的钥匙打开器械室的门,将存放着杨靖宇和陈翰章头颅的玻璃罐用纱布覆盖着运到了卫生队的前厅。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当天夜里,刘亚光和其爱人将两位将军的遗首藏在了卫生队的五官科。在长春解放后的第二天,两位将军的遗首被迎进了亚光医院保存。两个月后,解放军派张羽和5名战士乘专列将烈士头颅护送到哈尔滨,安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

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牺牲殉国18周年之际,英雄头颅与躯干合体,隆重安葬于杨靖宇烈士陵园。2013年6月14日,在陈翰章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时,将军的遗首也迁回吉林敦化陈翰章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身首合葬暨公祭仪式。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日军重金悬赏捉拿赵尚志,将军牺牲后头颅被日军割下,后来下落不明

赵尚志1908年10月26日出生在热河省朝阳县(现辽宁省朝阳市)喇嘛店的一个农民家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始人和主要指挥者之一。赵尚志幼年受其父亲影响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17岁的赵尚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

1926年“中山舰事件”之后,赵尚志回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他也是在东北地区活动较早的共产党员之一。赵尚志历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务。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赵尚志与杨靖宇齐名,在日军的通缉名单上,杨靖宇排在第一位,赵尚志排在第二位,东北当时流传着

“南杨北赵”

,“

南杨

”就是指杨靖宇,“

北赵”

就是赵尚志。赵尚志被称作

“北国雄狮”

,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他率部转战东北,征战林海雪原,在缺衣少粮的条件下,经常以草根、树皮充饥,顽强抗战,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智取胜的战例,威震敌胆。

日本关东军曾重金悬赏捉拿赵尚志,许诺谁捉住赵尚志以

“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一两银”

,敌人还多次派出特务、奸细混入抗联队伍企图暗杀他,可见,赵尚志已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虽然赵尚志曾两次被错误地开除党籍,但都没有影响他对党的赤胆忠心,一直坚持抗日武装斗争。他曾说:

“我生是共产党的人,做党的工作是我一生的任务,我一天也不能离开党,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日军为了对付赵尚志,伪兴山警察署长田井久二郎安排特务刘德山伪装成收山货的老客,准备潜入赵尚志部队;又派出王秀锋等25名特务由梧桐河附近进山,专门做情报联络工作。1942年1月,刘德山在汤原北部老白山附近找到了赵尚志率领的小部队,花言巧语骗取了赵尚志的信任。

到了2月份,田井久二郎一直没有接到刘德山的情报,又派出特务张锡蔚进山探听消息。2月8日下午,张锡蔚找到了赵尚志的小部队,在已经混入赵尚志队伍的刘德山掩护下,张锡蔚也潜伏到赵尚志身边。当晚6时,求胜心切的赵尚志轻信了刘德山的谎言,决定12日拂晓,前去袭击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和警备队,并作了具体战斗部署。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1942年2月12日凌晨,赵尚志率领部队到达梧桐河(今鹤岗市鹤北林业局尚志林场)以北敌人的据点附近。凌晨1时半左右战斗刚刚打响,特务刘德山从背后向赵尚志打了“黑枪”,毫无防备的赵尚志被击中,子弹从左肋打入,右肋穿出,赵尚志因流血过多被日军抓住。

赵尚志因流血过多,在被敌人抓住八个小时后,壮烈牺牲,当时年仅34岁。 2月17日,日本特务田井久二郎和东城政雄等人,将赵尚志将军的头颅用钢锯锯下,于25日送到长春警务司请功领赏,并将赵尚志的身躯投进松花江,从此,赵尚志的头颅下落不明。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多方查找赵尚志将军的遗首,多年后终于被找到

日本投降后,时任东北局第一书记的彭真同志和副书记陈云同志多次作出指示,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先烈们的遗体。随着杨靖宇将军、陈翰章将军和抗联第十军军长汪亚臣的头颅都先后找到了,唯独赵尚志将军的头颅下落不明。 后来,据参与追杀赵尚志将军的伪满洲兴山警察署特务科长东城政雄回忆,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当年被长春市护国般若寺的住持倓虚法师要走了。

原来,日本关东军准备将赵尚志的头颅公开示众,然后与杨靖宇、陈翰章等烈士的头颅一样密封保存,伺机送往日本,以炫耀武力占据中国东北的赫赫战果。由于赵尚志的头颅在没有进行药物防腐处理之前已经发生变化,已不可能保存,所以,日军决定将赵尚志的头颅焚烧灭迹。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当倓虚法师听说为抗日捐躯的赵尚志烈士的头颅将要被日本人焚烧时,便亲自出面请求将赵尚志的这颗头颅掩埋在般若寺内。当时的日本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信奉佛教,曾多次去般若寺拜见过倓虚法师,所以,他对倓虚法师的要求破例允许了,在倓虚法师主持下,将赵尚志将军的遗首埋葬在了般若寺内。

在了解到情况后,黑龙江和辽宁等地多次派人到护国般若寺寻找赵尚志将军遗首,但由于倓虚法师早已圆寂,也没有其他人了解情况,所以寻找一直没结果。2004年6月1日,沈阳军区政治部到护国般若寺拍摄东北抗联专题片,意外得知5月31日,也就是前一天,在寺院墙边挖出了一颗无名头骨,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很快,这颗无名头骨被送到了哈尔滨,经省公安厅法医初步鉴定后,送到公安部进行鉴定。根据送检颅骨的骨性特征推断,送检颅骨为男性,年龄范围在31~36岁之间,身高范围在1.60~1.63米之间,这些数据与赵尚志将军的情况非常吻合。

而且,在送检颅骨左眼眶下部,发现骨质缺损,经鉴定是陈旧性骨伤,这也与赵尚志1932年11月1日,在攻打东兴的战斗中,左眼眶被弹片击伤的记录一致。为了慎重起见,又做了一个颅骨容貌复原,经过鉴定,证实无名头颅就是赵尚志将军的遗首。赵尚志将军的遗首,在将军牺牲62年后,终于被找到了。2008年10月25日,赵尚志将军遗首被安葬在烈士家乡辽宁省朝阳市

日军割下抗日将领头颅示众后泡在药水中,烈士遗首多年后终于找到

杨靖宇、赵尚志等人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的艰苦环境中与日寇血战,为全民抗战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功绩,他们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毛主席对杨靖宇和赵尚志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谨以此文纪念为抗日战争牺牲的英雄们!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