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江文艺》2021年总目录

小说坊·中篇

小碗 | 吕 新(1期)

影子驯养员 | 李 唐(1期)

白云三里河 | 祁又一(2期)

小吉快跑 | 罗尔豪(2期)

秋日繁忙 | 李 浩(3期)

冰雪传奇 | 弋 铧(3期)

花钱 | 凡一平(4期)

失约 | 阿微木依萝(4期)

玛特廖什卡 | 女 真(5期)

灌汤包子与绿菊 | 张锐强(5期)

你知道一片草原的样子吗 | 翟 妍(6期)

寒鸦归林 | 陈 刚(6期)

南下 | 西 元(7期)

弟兄 | 禹 风(7期)

尼罗河女儿 | 孙 频(8期)

吉祥渡 | 云 舒(8期)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 文清丽(9期)

三色球 | 宋离人(9期)

回乡记 | 薛 舒(10期)

种玉苞的少年 | 胡雪梅(10期)

马陵道 | 胡性能(11期)

英雄李育民 | 杨 遥(11期)

大雪令 | 王 族(12期)

云朵,绿云朵 | 杨军民(12期)

小说坊·短篇

续异人小传 | 东 君(1期)

酒会 | 黑 孩(1期)

碧色泪 | 李知展(1期)

如意 | 邝立新(1期)

会唱歌的浮云 | 叶兆言(2期)

前面就是春天 | 毕 亮(2期)

边境小城 | 何大草(2期)

二手玫瑰 | 张 哲(2期)

悬停之雨 | 子 禾(2期)

诗人 | 林 森(3期)

鸟语者 | 余同友(3期)

木头人 | 大 解(3期)

一点之差 | 唐启意(3期)

如果月上中天 | 叶世桦(3期)

冬天的耳朵 | 王 凯(4期)

独钓寒江雪 | 俞 妍(4期)

希尔的面包 | 王天丽(4期)

去虎溪公社烫个头 | 忽 兰(4期)

隐身记 | 解 良(4期)

爸爸的妻子 | 姚鄂梅(4期)

苦槠豆腐 | 南 翔(5期)

宇宙的琴弦 | 冉正万(5期)

夜风 | 陈小手(5期)

宁静的夏天,悠长的午后 | 顾拜妮(5期)

城里的月光 | 畀 愚(6期)

迫近 | 左马右各(6期)

野渡 | 牛利利(6期)

白日短行 | 崔晓琳(6期)

过堂风 | 杨知寒(6期)

褐纸鸢 | 牛维佳(7期)

遥远的童话 | 何存中(7期)

寻找党证 | 李 骏 (7期)

落花胡同 | 马金莲(8期)

长吉 | 章雨恬(8期)

春光如海 | 李 黎(8期)

流行慢跑的季节 | 庞 羽(8期)

父亲的长河 | 钟求是(9期)

礼物 | 安 勇(9期)

纸棉袄 | 东 紫(9期)

指尖通红 | 谈衍良(9期)

索马里骆驼 | 朱山坡(10期)

十八梯 | 王 雨(10期)

在章介生最后岁月里戒香烟 | 徐汉平(10期)

梅总,你好! | 姚鄂梅(11期)

养殖塘 | 李焕才(11期)

鹅娘轶事 | 童剑锋(11期)

秋鹿家的灯 | 东 君(12期)

晴朗 | 鬼 金(12期)

谁家玉笛 | 吾 空(12期)

告别 | 喻长亮(12期)

拳击手套 | 丰一畛(12期)

新鄂军

何不顺流而下 | 喻之之(1期)

心有白马,坐看流年轻度(创作谈) | 喻之之(1期)

月亮出来亮汪汪 | 周 芳(3期)

我们在月亮底下说话(创作谈) | 周 芳(3期)

四季流年 | 张春莹(5期)

知于世事未能忘情(创作谈) | 张春莹(5期)

万物之始 | 彭思萌(9期)

自深深处(创作谈) | 彭思萌(9期)

同行 | 林东林(11期)

远方有什么(创作谈) | 林东林(11期)

诗空间

雨中,燕子飞(7首) | 沈 苇(1期)

我的血(10首) | 潞 潞(1期)

齐物论(9首) | 阿 毛(1期)

秋之书(7首) | 西 渡(2期)

出门即景(7首) | 刘巨文(2期)

我有一公斤的安静(8首) | 六月雪(2期)

有些声音省略掉了(5首) | 海 男(3期)

宅境(8首) | 晓 雪(3期)

另一种寂静(10首) | 赵亚东(3期)

落花乱(7首) | 谷 禾(4期)

你在那么美的地方(8首) | 黍不语(4期)

山巅的仪式(8首) | 叶 丹(4期)

冰凉的夏夜(5首) | 桑 克(5期)

无可选择的人(7首) | 森 子(5期)

月亮湾(10首) | 华 姿(5期)

蝴蝶与少年(11首) | 剑 男(6期)

在春天(10首) | 如 风(6期)

羊卓雍措南岸(9首) | 年微漾(6期)

旗帜(长诗) | 谢克强(7期)

还没有落雪的傍晚(10首) | 江 非(8期)

无用者(9首) | 甫跃辉(8期)

夜雨记(7首) | 高鹏程(8期)

蜜蜂的舌头(8首) | 魏天无(9期)

白鹭从江湾飞出(11首) | 张远伦(9期)

什么都有用的年代(9首) | 唐 允(9期)

大地的哈达(8首) | 陈应松(10期)

诺布生活场景图(9首) | 文 西(10期)

请让我像云朵一般(11首) | 燕 七(10期)

鳗(9首) | 余 怒(11期)

从雾中现身(8首) | 杨章池(11期)

现代乡愁(9首) | 阿 蘅(11期)

世界的肖像(5首) | 臧 棣(12期)

空山不空(12首) | 野 老(12期)

月亮阴晴有数(8首) | 王卉子(12期)

家乡书

驻村记 | 周凌云(4期)

涛声金鼓日月长 | 卢 静(6期)

血染的土地 | 季 宇(7期)

乡愁里的党史 | 郭文斌(7期)

红色韩家埠 | 李鲁平(7期)

瞬间 | 王剑冰(9期)

光阴的黑匣子 | 吴佳骏(10期)

重返愚人谷 | 舒飞廉(11期)

云朵上的村庄 | 谢 伦(12期)

笔记本

最后一首诗 | 李修文(1期)

在中土 | 杜学文(2期)

上元夜看人间世 | 赵柏田(3期)

画面与空间 | 胡 弦(4期)

众说纷纭之下 | 张曼菱(5期)

似斯兰馨 | 傅 菲(7期)

江口沉银 | 徐则臣(8期)

面对面

与自己为友,与自己为敌 | 何子英 李修文(1期)

好的文学都应该有一种疼痛感 | 何子英 叶兆言(2期)

无限春风来海上 | 吴佳燕 林 森(3期)

故事在生长,灵魂在歌唱 | 喻向午 凡一平(4期)

生活不在别处 | 楚 风 女 真(5期)

从江南小镇走向历史深处 | 鄢 莉 畀 愚(6期)

在成长中蜕变,在漫游中抵达 | 鄢 莉 孙 频(8期)

在残酷和温暖之间行走 | 喻向午 钟求是(9期)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回归”情结 | 丁东亚 薛 舒(10期)

所有的“现实”都隐藏在历史深处 | 喻向午 胡性能(11期)

在离小说较远的地方写小说 | 吴佳燕 东 君(12期)

自由谈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新农民” | 叶 李(1期)

消失、无缘、新生 | 谭杉杉(1期)

“农村新人”的变迁及其精神处境问题 | 余 凡(1期)

经验变革与文学变革 | 刘大先(2期)

“求新求变”:文学永恒的内在趋动 | 李 浩(2期)

经验、文学与“无穷的远方” | 王晴飞(2期)

漫说莫言《晚熟的人》 | 郭洪雷(3期)

《晚熟的人》阅读笔记 | 丛新强(3期)

从《晚熟的人》回溯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 | 宁 明(3期)

寻找黑镜之外的光与路 | 李蔚超(4期)

自媒体时代文学创新的路径思考 | 王 宁(4期)

媒体时代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新变 | 胡 哲(4期)

西北、敦煌及其他 | 徐兆寿(5期)

《敦煌本纪》之“本” | 蒋应红(5期)

传统叙事模式下的多重意义指向 | 赵 勇(5期)

写在“生态文学”周边 | 季亚娅(6期)

生态文学与现代化想象 | 王春林(6期)

含混地带的生态文学和并不含混的“人学命题” | 徐 勇(6期)

当代意识、日常叙事与英雄塑造 | 蔡家园(7期)

当代红色题材创作亟需经典意识 | 张丽军(7期)

“红色经典”的文学传统与精神力量 | 傅逸尘(7期)

回到中国小说的“传奇”种子 | 李遇春(8期)

重回乡村文化的精神原乡 | 吴道毅(8期)

打捞事实 | 周新民(8期)

班宇的短篇小说,兼及“东北文学” | 张学昕(9期)

东北文学冲击波 | 周芳汀(9期)

班宇短篇小说的异质性 | 张少娇(9期)

生命之诗与大地之魂 | 杨庆祥(10期)

把自己作为方法 | 行 超(10期)

仁者心动·抒情传统·普世关怀 | 朴 婕(10期)

从青年文学的“破圈”谈起 | 梁振华(11期)

文学如何“破圈” | 饶 翔(11期)

异曲同工与南辕北辙 | 樊迎春(11期)

每个“废柴”身上都住着一个英雄 | 李 璐(12期)

“人”的聚散离合与“文”的烟火江湖 | 裴 亮(12期)

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城市 | 周卫彬(12期)

新现场

听山生长、听竹拔节(开栏语) | 张 莉(5期)

小说的光韵 | 行 超(5期)

在黄昏与黑夜的缝隙中藏匿 | 樊迎春(5期)

想象自我的“可能性”:读陈春成的小说 | 杨 毅(5期)

声音感、地方性与小说的可能(主持语) | 张 莉(6期)

历史小说的内面:时间、命运与总体性 | 丛子钰(6期)

新世纪小说家文学备忘录 | 化 城(6期)

查验与旁证:从亲历者到时空体 | 赵 依(6期)

科幻写作与基于女性视角的想象(主持语) | 张 莉(8期)

性别视野里的未来罗曼司 | 李 静(8期)

贴地的飞行 | 李 馨(8期)

科幻如何写情 | 赵天成(8期)

平中见奇,风生水起(主持语) | 张 莉(9期)

不断“撕掉标签”的写作者 | 刘小波(9期)

温情的写实 | 程 旸(9期)

从摄影师到魔法师 | 李婧婧(9期)

因为切实,别开生面(主持语) | 张 莉(10期)

知识、时代与个人才能 | 唐诗人(10期)

“用自己的方式命名万物” | 林培源(10期)

时间意识与“今天”立场 | 马思钰(10期)

先锋气质与“想象力”的限度(主持语) | 张 莉(11期)

来自草原的温柔叹息 | 谢尚发(11期)

想象力究竟能走多远 | 钱墨痕(11期)

渡澜:草原的寓言或隐退的故事 | 王 晴(11期)

在颐和园里写科幻的青年人(主持语) | 张 莉(12期)

想象一盏人性的探照灯 | 张天宇(12期)

后人类时代的情感寓言与人机伦理 | 韩旭东(12期)

浪漫的天性与反乌托邦的成规 | 陈润庭(12期)

刊中刊

泡桐花开 | 王建福(2期)

锦绣黄桃 | 戚泽民(4期)

发财树 | 毛达安(6期)

白色羊皮袄 | 秧 霞(8期)

蒸蒸日上 | 胡不言(10期)

花露圆 | 秦 风(12期)

三官殿

湖北9+1:后疫情时代的艺术展览 | 马文婷(1期)

图像叙事的湖北路径 | 叶 晟(2期)

以科技艺术激活传统文化的共同记忆 | 娄 宇 赵美川(3期)

臆象·脉象 | 皮道坚(4期)

我以我法写新颜 | 方志凌(5期)

马赛克:璀璨的艺术密码 | 董华维(6期)

百年丹青,以画咏史 | 陈 俊(7期)

写意性:视域的融合与表现 | 张明远(8期)

格物致知 | 马文婷(9期)

见微知著,以细节铭刻记忆 | 张 晗(10期)

新艺术的震撼 | 鲁 虹(11期)

墨分五色 | 马 杰(12期)

翠柳街

先锋续航的三种面向 | 吴佳燕(1期)

打工人与造梦者 | 张 双(2期)

2020的自我修炼 | 楚 风(3期)

这人间有茫茫无用的深情 | 丁东亚(4期)

青年写作:轻盈、奇情与破茧 | 吴佳燕(5期)

平芜尽处是春山 | 张 双(6期)

忆峥嵘岁月,续红色正典 | 何子英(7期)

丰盈之光照着人间山河 | 丁东亚(8期)

过去何以为现实解困 | 吴佳燕(9期)

作为装置的电影院 | 吴佳燕(10期)

遇见与抵达 | 张 双(11期)

见证人睡在一朵无名的花里 | 丁东亚(12期)

—END—

长江文艺杂志社

订阅与投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