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江文藝》2021年總目錄

小說坊·中篇

小碗 | 呂 新(1期)

影子馴養員 | 李 唐(1期)

白雲三裡河 | 祁又一(2期)

小吉快跑 | 羅爾豪(2期)

秋日繁忙 | 李 浩(3期)

冰雪傳奇 | 弋 铧(3期)

花錢 | 凡一平(4期)

失約 | 阿微木依蘿(4期)

瑪特廖什卡 | 女 真(5期)

灌湯包子與綠菊 | 張銳強(5期)

你知道一片草原的樣子嗎 | 翟 妍(6期)

寒鴉歸林 | 陳 剛(6期)

南下 | 西 元(7期)

弟兄 | 禹 風(7期)

尼羅河女兒 | 孫 頻(8期)

吉祥渡 | 雲 舒(8期)

恰三春好處無人見 | 文清麗(9期)

三色球 | 宋離人(9期)

回鄉記 | 薛 舒(10期)

種玉苞的少年 | 胡雪梅(10期)

馬陵道 | 胡性能(11期)

英雄李育民 | 楊 遙(11期)

大雪令 | 王 族(12期)

雲朵,綠雲朵 | 楊軍民(12期)

小說坊·短篇

續異人小傳 | 東 君(1期)

酒會 | 黑 孩(1期)

碧色淚 | 李知展(1期)

如意 | 邝立新(1期)

會唱歌的浮雲 | 葉兆言(2期)

前面就是春天 | 畢 亮(2期)

邊境小城 | 何大草(2期)

二手玫瑰 | 張 哲(2期)

懸停之雨 | 子 禾(2期)

詩人 | 林 森(3期)

鳥語者 | 餘同友(3期)

木頭人 | 大 解(3期)

一點之差 | 唐啟意(3期)

如果月上中天 | 葉世桦(3期)

冬天的耳朵 | 王 凱(4期)

獨釣寒江雪 | 俞 妍(4期)

希爾的面包 | 王天麗(4期)

去虎溪公社燙個頭 | 忽 蘭(4期)

隐身記 | 解 良(4期)

爸爸的妻子 | 姚鄂梅(4期)

苦槠豆腐 | 南 翔(5期)

宇宙的琴弦 | 冉正萬(5期)

夜風 | 陳小手(5期)

甯靜的夏天,悠長的午後 | 顧拜妮(5期)

城裡的月光 | 畀 愚(6期)

迫近 | 左馬右各(6期)

野渡 | 牛利利(6期)

白日短行 | 崔曉琳(6期)

過堂風 | 楊知寒(6期)

褐紙鸢 | 牛維佳(7期)

遙遠的童話 | 何存中(7期)

尋找黨證 | 李 駿 (7期)

落花胡同 | 馬金蓮(8期)

長吉 | 章雨恬(8期)

春光如海 | 李 黎(8期)

流行慢跑的季節 | 龐 羽(8期)

父親的長河 | 鐘求是(9期)

禮物 | 安 勇(9期)

紙棉襖 | 東 紫(9期)

指尖通紅 | 談衍良(9期)

索馬裡駱駝 | 朱山坡(10期)

十八梯 | 王 雨(10期)

在章介生最後歲月裡戒香煙 | 徐漢平(10期)

梅總,你好! | 姚鄂梅(11期)

養殖塘 | 李煥才(11期)

鵝娘轶事 | 童劍鋒(11期)

秋鹿家的燈 | 東 君(12期)

晴朗 | 鬼 金(12期)

誰家玉笛 | 吾 空(12期)

告别 | 喻長亮(12期)

拳擊手套 | 豐一畛(12期)

新鄂軍

何不順流而下 | 喻之之(1期)

心有白馬,坐看流年輕度(創作談) | 喻之之(1期)

月亮出來亮汪汪 | 周 芳(3期)

我們在月亮底下說話(創作談) | 周 芳(3期)

四季流年 | 張春瑩(5期)

知于世事未能忘情(創作談) | 張春瑩(5期)

萬物之始 | 彭思萌(9期)

自深深處(創作談) | 彭思萌(9期)

同行 | 林東林(11期)

遠方有什麼(創作談) | 林東林(11期)

詩空間

雨中,燕子飛(7首) | 沈 葦(1期)

我的血(10首) | 潞 潞(1期)

齊物論(9首) | 阿 毛(1期)

秋之書(7首) | 西 渡(2期)

出門即景(7首) | 劉巨文(2期)

我有一公斤的安靜(8首) | 六月雪(2期)

有些聲音省略掉了(5首) | 海 男(3期)

宅境(8首) | 曉 雪(3期)

另一種寂靜(10首) | 趙亞東(3期)

落花亂(7首) | 谷 禾(4期)

你在那麼美的地方(8首) | 黍不語(4期)

山巅的儀式(8首) | 葉 丹(4期)

冰涼的夏夜(5首) | 桑 克(5期)

無可選擇的人(7首) | 森 子(5期)

月亮灣(10首) | 華 姿(5期)

蝴蝶與少年(11首) | 劍 男(6期)

在春天(10首) | 如 風(6期)

羊卓雍措南岸(9首) | 年微漾(6期)

旗幟(長詩) | 謝克強(7期)

還沒有落雪的傍晚(10首) | 江 非(8期)

無用者(9首) | 甫躍輝(8期)

夜雨記(7首) | 高鵬程(8期)

蜜蜂的舌頭(8首) | 魏天無(9期)

白鹭從江灣飛出(11首) | 張遠倫(9期)

什麼都有用的年代(9首) | 唐 允(9期)

大地的哈達(8首) | 陳應松(10期)

諾布生活場景圖(9首) | 文 西(10期)

請讓我像雲朵一般(11首) | 燕 七(10期)

鳗(9首) | 餘 怒(11期)

從霧中現身(8首) | 楊章池(11期)

現代鄉愁(9首) | 阿 蘅(11期)

世界的肖像(5首) | 臧 棣(12期)

空山不空(12首) | 野 老(12期)

月亮陰晴有數(8首) | 王卉子(12期)

家鄉書

駐村記 | 周淩雲(4期)

濤聲金鼓日月長 | 盧 靜(6期)

血染的土地 | 季 宇(7期)

鄉愁裡的黨史 | 郭文斌(7期)

紅色韓家埠 | 李魯平(7期)

瞬間 | 王劍冰(9期)

光陰的黑匣子 | 吳佳駿(10期)

重返愚人谷 | 舒飛廉(11期)

雲朵上的村莊 | 謝 倫(12期)

筆記本

最後一首詩 | 李修文(1期)

在中土 | 杜學文(2期)

上元夜看人間世 | 趙柏田(3期)

畫面與空間 | 胡 弦(4期)

衆說紛纭之下 | 張曼菱(5期)

似斯蘭馨 | 傅 菲(7期)

江口沉銀 | 徐則臣(8期)

面對面

與自己為友,與自己為敵 | 何子英 李修文(1期)

好的文學都應該有一種疼痛感 | 何子英 葉兆言(2期)

無限春風來海上 | 吳佳燕 林 森(3期)

故事在生長,靈魂在歌唱 | 喻向午 凡一平(4期)

生活不在别處 | 楚 風 女 真(5期)

從江南小鎮走向曆史深處 | 鄢 莉 畀 愚(6期)

在成長中蛻變,在漫遊中抵達 | 鄢 莉 孫 頻(8期)

在殘酷和溫暖之間行走 | 喻向午 鐘求是(9期)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回歸”情結 | 丁東亞 薛 舒(10期)

所有的“現實”都隐藏在曆史深處 | 喻向午 胡性能(11期)

在離小說較遠的地方寫小說 | 吳佳燕 東 君(12期)

自由談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學“新農民” | 葉 李(1期)

消失、無緣、新生 | 譚杉杉(1期)

“農村新人”的變遷及其精神處境問題 | 餘 凡(1期)

經驗變革與文學變革 | 劉大先(2期)

“求新求變”:文學永恒的内在趨動 | 李 浩(2期)

經驗、文學與“無窮的遠方” | 王晴飛(2期)

漫說莫言《晚熟的人》 | 郭洪雷(3期)

《晚熟的人》閱讀筆記 | 叢新強(3期)

從《晚熟的人》回溯莫言作品的海外傳播 | 甯 明(3期)

尋找黑鏡之外的光與路 | 李蔚超(4期)

自媒體時代文學創新的路徑思考 | 王 甯(4期)

媒體時代閱讀與寫作模式的新變 | 胡 哲(4期)

西北、敦煌及其他 | 徐兆壽(5期)

《敦煌本紀》之“本” | 蔣應紅(5期)

傳統叙事模式下的多重意義指向 | 趙 勇(5期)

寫在“生态文學”周邊 | 季亞娅(6期)

生态文學與現代化想象 | 王春林(6期)

含混地帶的生态文學和并不含混的“人學命題” | 徐 勇(6期)

當代意識、日常叙事與英雄塑造 | 蔡家園(7期)

當代紅色題材創作亟需經典意識 | 張麗軍(7期)

“紅色經典”的文學傳統與精神力量 | 傅逸塵(7期)

回到中國小說的“傳奇”種子 | 李遇春(8期)

重回鄉村文化的精神原鄉 | 吳道毅(8期)

打撈事實 | 周新民(8期)

班宇的短篇小說,兼及“東北文學” | 張學昕(9期)

東北文學沖擊波 | 周芳汀(9期)

班宇短篇小說的異質性 | 張少嬌(9期)

生命之詩與大地之魂 | 楊慶祥(10期)

把自己作為方法 | 行 超(10期)

仁者心動·抒情傳統·普世關懷 | 樸 婕(10期)

從青年文學的“破圈”談起 | 梁振華(11期)

文學如何“破圈” | 饒 翔(11期)

異曲同工與南轅北轍 | 樊迎春(11期)

每個“廢柴”身上都住着一個英雄 | 李 璐(12期)

“人”的聚散離合與“文”的煙火江湖 | 裴 亮(12期)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城市 | 周衛彬(12期)

新現場

聽山生長、聽竹拔節(開欄語) | 張 莉(5期)

小說的光韻 | 行 超(5期)

在黃昏與黑夜的縫隙中藏匿 | 樊迎春(5期)

想象自我的“可能性”:讀陳春成的小說 | 楊 毅(5期)

聲音感、地方性與小說的可能(主持語) | 張 莉(6期)

曆史小說的内面:時間、命運與總體性 | 叢子钰(6期)

新世紀小說家文學備忘錄 | 化 城(6期)

查驗與旁證:從親曆者到時空體 | 趙 依(6期)

科幻寫作與基于女性視角的想象(主持語) | 張 莉(8期)

性别視野裡的未來羅曼司 | 李 靜(8期)

貼地的飛行 | 李 馨(8期)

科幻如何寫情 | 趙天成(8期)

平中見奇,風生水起(主持語) | 張 莉(9期)

不斷“撕掉标簽”的寫作者 | 劉小波(9期)

溫情的寫實 | 程 旸(9期)

從攝影師到魔法師 | 李婧婧(9期)

因為切實,别開生面(主持語) | 張 莉(10期)

知識、時代與個人才能 | 唐詩人(10期)

“用自己的方式命名萬物” | 林培源(10期)

時間意識與“今天”立場 | 馬思钰(10期)

先鋒氣質與“想象力”的限度(主持語) | 張 莉(11期)

來自草原的溫柔歎息 | 謝尚發(11期)

想象力究竟能走多遠 | 錢墨痕(11期)

渡瀾:草原的寓言或隐退的故事 | 王 晴(11期)

在頤和園裡寫科幻的青年人(主持語) | 張 莉(12期)

想象一盞人性的探照燈 | 張天宇(12期)

後人類時代的情感寓言與人機倫理 | 韓旭東(12期)

浪漫的天性與反烏托邦的成規 | 陳潤庭(12期)

刊中刊

泡桐花開 | 王建福(2期)

錦繡黃桃 | 戚澤民(4期)

發财樹 | 毛達安(6期)

白色羊皮襖 | 秧 霞(8期)

蒸蒸日上 | 胡不言(10期)

花露圓 | 秦 風(12期)

三官殿

湖北9+1:後疫情時代的藝術展覽 | 馬文婷(1期)

圖像叙事的湖北路徑 | 葉 晟(2期)

以科技藝術激活傳統文化的共同記憶 | 婁 宇 趙美川(3期)

臆象·脈象 | 皮道堅(4期)

我以我法寫新顔 | 方志淩(5期)

馬賽克:璀璨的藝術密碼 | 董華維(6期)

百年丹青,以畫詠史 | 陳 俊(7期)

寫意性:視域的融合與表現 | 張明遠(8期)

格物緻知 | 馬文婷(9期)

見微知著,以細節銘刻記憶 | 張 晗(10期)

新藝術的震撼 | 魯 虹(11期)

墨分五色 | 馬 傑(12期)

翠柳街

先鋒續航的三種面向 | 吳佳燕(1期)

打勞工與造夢者 | 張 雙(2期)

2020的自我修煉 | 楚 風(3期)

這人間有茫茫無用的深情 | 丁東亞(4期)

青年寫作:輕盈、奇情與破繭 | 吳佳燕(5期)

平蕪盡處是春山 | 張 雙(6期)

憶峥嵘歲月,續紅色正典 | 何子英(7期)

豐盈之光照着人間山河 | 丁東亞(8期)

過去何以為現實解困 | 吳佳燕(9期)

作為裝置的電影院 | 吳佳燕(10期)

遇見與抵達 | 張 雙(11期)

見證人睡在一朵無名的花裡 | 丁東亞(12期)

—END—

長江文藝雜志社

訂閱與投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