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康熙欲将此人诛九族,看到姓氏后,却又连说杀不得,只得放了他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

孔子创立尊崇礼教的儒家学说之后,因为儒家学说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所以一直被各代君主所推崇,在汉武帝时期更是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让儒家学说成为正统。天下文人才子自小便学习和接受儒家思想,最后演化成统治者也必须按照儒家思想管理国家才能获得民众认可。

康熙欲将此人诛九族,看到姓氏后,却又连说杀不得,只得放了他

在清朝入关之后,由于清朝是关外的满族,想要统治广大的中原地区,除了依靠武力之外,还必须让中原人士在思想上服从清朝的统治,所以,清朝的统治者也开始接受和推广儒家学说。在顺治时期就曾经封孔子为“至圣先师”,而到了康熙时期,更是重视儒家文化与满清的结合,以显示自己的统治符合天道正统。

康熙欲将此人诛九族,看到姓氏后,却又连说杀不得,只得放了他

康熙去孔庙进行拜祭,还把孔家的后人孔尚任任命为国子监。孔尚任是孔子的后人,他原本的仕途非常不顺,折腾了大半辈子还是个小官,在听说康熙要弘扬儒家思想后,孔尚任凭着自己的儒学功底,得到了康熙的重用,康熙为了体现自己重视儒家,将孔尚任任命为国子监。国子监在当时是负责宣扬文化,教化天下才子的重要职责,可以孔尚任人直接从小官变成了一个身居高位的重臣。

康熙欲将此人诛九族,看到姓氏后,却又连说杀不得,只得放了他

但孔尚任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得到重用是因为统治者需要尊崇儒家拉拢人心的政策原因,而是觉得自己身负大才,必须在文章上有所作为。孔尚任花了十余年的时间,创作了感慨兴亡,影射前朝的《桃花扇》。《桃花扇》出版之后,人们争相观看,很多人都在讨论反清复明的问题,在地方上也出现了反清复明的起义军。

康熙欲将此人诛九族,看到姓氏后,却又连说杀不得,只得放了他

康熙得知《桃花扇》后大怒,自己花了这么大力气维护统治,却有人在私下里煽动民众,于是康熙便下令追查《桃花扇》的作者,定要诛他九族。当调查人员把桃花扇的作者名字呈上去的时候,康熙看到孔尚任三个字,却又连说杀不得。因为孔尚任是孔子后人,此时若是杀掉孔子后人,容易激起天下士子的反对,到时候局面更难收拾,所以康熙罢了孔尚任的官,让他回家养老。

康熙欲将此人诛九族,看到姓氏后,却又连说杀不得,只得放了他

孔尚任的《桃花扇》怎样不去评论,但是孔尚任对于自己的认知和定位都不清楚,不知道康熙是为何用他,却觉得自己天负大才,实际上办事糊涂稀松,看不清局势,才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