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秦国占领蜀地后一点都不缺粮,而诸葛亮北伐时却总是缺粮?

诸葛亮并不缺粮,缺粮退军不过是稳定士气的一个借口,后李严为争权夺利,谎报缺粮,其实在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从来没有缺过粮。

为何秦国占领蜀地后一点都不缺粮,而诸葛亮北伐时却总是缺粮?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以后,北伐的难度系数倍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病逝了,曹魏也开始在西北地区严加防范,而且驻防的都是曹魏高质量的大才。

公元228年12月,诸葛亮率军抵达陈仓,第二次北伐正式开始了。

诸葛亮此次的战略目标:通过占领陈仓达到关中断陇的目的。

陈仓城地势险要,是关中和陇西之间的必经要道,只要占领此处,必然可以实现战略目标。

可是诸葛亮到达陈仓之后发现,陈仓城完全变了样。

短短几个月时间,陈仓城又被进一步加固了,而且守将是名将郝昭,在陈仓城被加固的同时,硬生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建了一座城池出来。

有二城相连,上城秦文公筑,下城魏将郝昭筑。

这就意味着本来只需要打一遍的城池,现在需要打两遍了,陈仓城本就险要难攻,如今更是“坚不可摧”了。

为何秦国占领蜀地后一点都不缺粮,而诸葛亮北伐时却总是缺粮?

诸葛亮见到现在的陈仓城后,知道不能硬攻,派人在阵前说降郝昭,郝昭根本不听劝,直接射箭驱逐说降的说客。

就这样,诸葛亮几万大军进攻最多不超过三千守军的陈仓足足20多天,愣是没打下来。

在诸葛亮进攻陈仓的时候,曹真派费要带着援军前来支援陈仓了。

而且曹睿也派张郃前来救援陈仓,已经在路上了。

诸葛亮最终退军。

后人把此次退军的原因归结于缺粮。

原因如下:

1.在张郃救援陈仓前,曹睿问张郃,等你到了,诸葛亮不会已经攻下陈仓了吧?

张郃回答:我知道诸葛亮最多也就只有十天的粮草,等我到了,诸葛亮都撤军了,放心吧。

郃知亮县军无谷,不能久攻,对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2.《诸葛亮传》中记载: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

先说第一条,张郃称诸葛亮只有十日的军粮。

粮草是军事机密,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没多久,张郃都不在前线,他怎么会知道诸葛亮没粮呢?

这句话不过是宽慰曹睿罢了。

为何秦国占领蜀地后一点都不缺粮,而诸葛亮北伐时却总是缺粮?

第二条,记载诸葛亮粮尽而还。

诸葛亮从陈仓城退军之后,并没有回蜀汉,而是走到半路去祁山道和陈氏一起打郭淮去了。

历史上将陈式攻下武都阴平成为第三次北伐。

但时间上,第二次北伐和攻武都、阴平是一起结束的。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12月抵达陈仓,然后打了20多天,没打下来。

昼夜相攻据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这时候已经是229年1月份了,而陈式攻取武都、阴平是229年的春天。

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古代划分春季,是以立春(2月4日或2月5日)为春季开始。从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从陈仓撤军,到陈式攻下武都、阴平,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如果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之后,直接回汉中,然后知道陈式来北伐了,又赶过来,完全说不通,折腾着玩吗?

而且诸葛亮根本不可能让陈式单独带兵来北伐的,因此诸葛亮肯定不会是回到汉中后,又马上出发来支援陈式。

肯定是半路上就和陈式会军了,陈式攻打武都、阴平也是诸葛亮提前授意的。

因此诸葛亮不可能是因为没粮从陈仓撤军的,不让去祁山道攻打武都、阴平的粮草哪来的?那时候可没缺粮食。

为何秦国占领蜀地后一点都不缺粮,而诸葛亮北伐时却总是缺粮?

粮草能运到祁山道,自然也能运到陈仓城。

所以,诸葛亮并不是缺粮,这只不过是退兵的一个借口,用来稳住士气。

第一次北伐失败了,如今又攻不下陈仓城,曹魏援军陆续来到,陈仓城更不可能攻下了,而且万一被曹魏军打败,那么以后就不要想着北伐了。

只能宣称,没有备好粮草,现在粮草不够了,不然曹魏肯定完蛋了,这不过是稳定士气的手段罢了。

时间来到公元231年,诸葛亮大军再次来到了祁山堡。

诸葛亮一生之中最大的对手司马懿,也在这次北伐中和诸葛亮相遇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次北伐胜利的天平开始向诸葛亮大军倾斜。

司马懿已经是强弩之末,最要紧的是上珪的麦子被诸葛亮割走,陇西的储备粮草也用完了。

时宣王等粮草已尽。

司马懿缺粮,要从关中运粮,成本也大大增加,如今司马懿又新败,士气低落,正是好时机。

当胜利的天平倾斜之后,诸葛亮担心自己这边粮草运送不及时,开始派人问李严粮草问题。

现在我有三条计策,你看目前粮草可以支持我哪一种打法:

上计断其后道;

中计与之持久;

下计还住黄土。

上中下三计,用粮需求不同,但诸葛亮这辈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谨慎,谋定而后动。

诸葛亮必然是算准蜀汉还有粮,但还是要确定一下,蜀汉军粮支持哪一种打法最稳妥。

为何秦国占领蜀地后一点都不缺粮,而诸葛亮北伐时却总是缺粮?

李严回消息了:粮草不够了,别打了,回来吧。

诸葛亮无奈班师回朝。

诸葛亮回来之后,李严震惊地说到:粮草多着呢,你咋回来了呢?

亮承以退军,平闻退军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

诸葛亮拿出了书信作为证据,最后李严认罪伏法。

刘备托孤大臣一共两位,除诸葛亮外,另一个就是李严。

李严大概率是为了阻止诸葛亮进一步提高威望,到时,李严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如今诸葛亮无功而返,削弱了诸葛亮的威望,李严这个二号人物也更容易上位。

至于李严为何出此昏招,明明有书信往来,这个根本无法狡辩,我想应该是李严安排了人,准备了销毁书信的证据,但没成功。

因此,这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并不缺粮,只是李严利欲熏心,争权夺利,让诸葛亮缺粮罢了。

总结

秦国的蜀地不缺粮,诸葛亮同样也不缺粮。

诸葛亮北伐只有第二次和第四次记载因“缺粮”退兵,其余几次并未提及缺粮。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缺粮是诸葛亮久攻不下陈仓城,战略目的已经不能达到,没有留下的必要。

继续僵持只会造成变故,万一蜀军被曹魏军打败,蜀军必定士气低落。

即使蜀军一直不败,攻不下陈仓城,也等于失败,蜀汉连续北伐皆因战事失利,那么从此以后诸葛亮不可能再率军北伐了。

时期都没了,还如何北伐?

缺粮不过是诸葛亮无奈退军的借口,目的是稳定士气而已。

第四次北伐所谓的缺粮,是李严为了争权夺利,目的是削弱诸葛亮的威望,让自己这个蜀汉二号人物成功上位,以至错失良机。

为何秦国占领蜀地后一点都不缺粮,而诸葛亮北伐时却总是缺粮?

六出祁山,诸葛亮缺粮,不过是《三国演义》为了增加戏剧性的描写,实际上既无六出祁山,也无诸葛亮缺粮。

综合来说,诸葛亮北伐战争从来没有缺过粮,所谓缺粮不过是无奈退军,保留士气的借口,再有就是小人作祟而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