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刘备不自称是刘邦后代,而称中山靖王之后?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见人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以皇叔自居,四处混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刘备不自称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而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呢?汉高祖刘邦难道不比中山靖王刘胜有名气吗?

其实,刘备不是不愿意,而是不敢。

为什么刘备不自称是刘邦后代,而称中山靖王之后?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宗法上,《礼记》》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庶子自为少长,不敢祖诸侯”的规矩,这是周礼的主要内容之一,后世多继承。

“庶子自为少长,不敢祖诸侯”意思是指,按照宗法制,庶子自立门户,成为一宗,不可以奉戴始祖,只能任开创这一支脉的庶子为宗。

《礼记》原文“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在继高祖者也;是放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称也。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

宗法制度是周朝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继承法,也是继统法。实行这种继承法,必须首先严格区别嫡庶关系。例如,天子世世相传,每世天子都是嫡长子继承父位而为第二代天子,奉戴始祖,是为“大宗”。其同母弟与庶兄弟封为诸侯,是为“小宗”。

每世的诸侯也是由嫡长子继父位为第二代诸侯的,奉始祖为“大宗”。他的诸弟封为卿大夫,是为“小宗”。

每世的卿大夫也是嫡长子继父位为第二代卿大夫,奉始祖为“大宗”,他的诸弟为“士”,是“小宗”。

士的嫡长子仍为士,其余诸子为庶人。

诸侯对天子为小宗。但在其本国为大宗。卿大夫对诸侯为小宗,但在其本族为大宗。

以此相传。

他们从此便不再追奉那个当皇帝的祖辈为祖宗了。

诸侯之庶子,别为后世为始祖也,谓之别子者,公子不得祢先君也。

为什么刘备不自称是刘邦后代,而称中山靖王之后?

而刘备的祖宗是刘胜。为第一代中山王。

刘胜是汉景帝第九子,汉武帝的异母兄,封中山王,谥号靖,即中山靖王。

刘胜好酒色,日日宠幸后宫,儿孙共计一百二十余人。

1968年在河北省保定满城县,发掘了埋葬刘胜和王妃窦氏的中山靖王墓。墓中出土刘胜金缕玉衣以及王妃窦绾的银缕玉衣。

为什么刘备不自称是刘邦后代,而称中山靖王之后?

《三国志》记载刘备是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的后代,而裴松之《三国志注》所引《典略》记载,刘备为“临邑侯枝属”,故刘备亦有可能是临邑候刘让或临邑候刘复的后人,但仍可肯定刘备是景帝之后。

大概从刘备祖父刘雄开始,世居郦亭楼桑里。

为什么刘备不自称是刘邦后代,而称中山靖王之后?

父亲刘弘在刘备少时已逝,刘备便与母亲贩卖草鞋、织草席为业。

村中有一株大桑树,高五丈余,从远处观看像是一台皇帝的车顶,路过的人皆讶异此树的非凡,或说此家必当出贵人。

刘备小时候与家族中的小孩在树下玩耍时,曾指着大桑树说:“长大之后,我必乘坐车盖像这桑树一样大的马车。”他的叔父刘子敬正好路过,听见以后,训斥他说:“你别乱说话,害我们家被灭族!”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什么叫羽葆盖车?就是用鸟的羽毛装饰的只有天子才能乘坐的华盖车。

刘备说这话,如果被外人听见就会认为是要谋反篡位,所以他叔叔才训斥他。

即使是王公贵族,也不能随便说出这样的话。尤其是皇族帝胄,更不能这么说。

在东汉时期,只有汉献帝能称自己的祖宗是汉高祖刘邦,其他的皇族都不可以,尤其是刘备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野生皇族。

为什么刘备不自称是刘邦后代,而称中山靖王之后?
为什么刘备不自称是刘邦后代,而称中山靖王之后?

无独有偶。

东汉的建立者刘秀,在称帝之前一直是更始帝手下的将领,他自称是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人,而不敢自称是汉高祖刘邦或者汉景帝的子孙。直到他登基称帝,才尊汉高祖刘邦为祖宗。

为什么刘备不自称是刘邦后代,而称中山靖王之后?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因遵行“推恩令”从列侯递降。到了刘秀这一代,沦落到种地为生。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性勤于稼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

曹丕篡汉之后,汉献帝退位,东汉灭亡,刘备在成都即位称帝之后,才能尊汉高祖刘邦位族。

置百官,立宗庙,祫祭高皇帝以下。

这在古代叫小宗入主大宗,也就顺理成章的继承汉的遗产。

为什么刘备不自称是刘邦后代,而称中山靖王之后?

还是三国时期的一件事,也可以说明宗法制度的严苛。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史称东吴或孙吴。

孙权称帝后,追谥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追谥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

为什么刘备不自称是刘邦后代,而称中山靖王之后?

曾有历史爱好者不解,为什么不尊孙策为皇帝呢?要知道孙坚为东吴的开拓者,而孙策为东吴的奠基人,功劳也很大的,按道理也应该被追封为皇帝。

但是不能。

因为如果追封孙策为皇帝,那么他的后代的嫡系和孙权的后代嫡系都会以孙坚为祖宗,也就是说孙策的后代也有继承东吴皇帝皇位的资格,这是不允许的。

所以孙权不能追封孙策为皇帝,只能追封他为王,这样一来,孙策的后代就失去了继承东吴皇位的资格了。

这在古代礼法上是有严格规定的。

三国时期还有另外一个“刘皇叔”刘虞。

他是东汉宗室,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东海恭王刘彊的后裔,丹阳太守刘舒之子。

他也不敢自称是东汉光武帝之后,而只敢称刘秀长子、东海恭王刘彊之后,甚至袁绍等河北诸侯想要拥立他当皇帝,也被他拒绝。

这是古代的一套宗法系统,规矩十分多,十分严格,十分复杂,现代人已经不熟悉了,所以对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而不称汉高祖刘邦之后十分不理解,也就不奇怪了。

由于不了解古代的这一套宗法制度,所以现代人闹出了很多笑话。

至此,刘备为什么在闯荡江湖的时候不称自己是汉高祖刘邦之后,而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我们都已经了解了。

刘备不是不能,是不敢啊!

这是删节版,完整版请另外搜一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