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省长赴任遭遇土匪,1976年,杨勇见到老部下:那次要不是你真危险

1976年的春节,杨勇上将和罗瑞卿大将一起到海南岛,见到了海军榆林基地副司令员魏鸣森。魏鸣森可不简单,1974年的时候,他是西沙海战前敌总指挥,取得了西沙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杨勇非常感激地对魏鸣森说,那回在贵州真悬,要不是你,真是危险,后果不堪设想,杨勇的夫人林彬也连连向魏鸣森表示感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时间回到20多年前。那是1950年初,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已经被任命为贵州军区司令员兼省政府主席。请注意,杨勇是首任贵州军区司令员,也相当于是首任贵州省省长。

魏鸣森是河北隆尧人,是我军优秀的情报特工人员,十几岁就进入八路军129师特务团,从事情报和测绘工作,成为著名的模范干部。解放战争时期,杨勇担任刘邓大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魏鸣森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在第一纵队当作战科长。

第五兵团成立,杨勇担任司令员,魏鸣森改任侦察科长。打个形象的比喻,魏鸣森那就是兵团司令员杨勇的耳目。杨勇对魏鸣森也是非常信任。第二野战军解放大西南,杨勇打到了重庆。

(第五兵团政委苏振华和司令员杨勇)

重庆解放,杨勇要回贵州上任,他可是贵州省人民的第一任父母官。作为侦查科长,魏鸣森自然也要跟随第五兵团向贵州开拔。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多山,地形非常复杂。第五兵团在山路上跑坏了不少汽车,甚至还发生了几起翻车事故。

魏鸣森不仅会开车,也学会了修车,兵团领导知道他的本事,就让他殿后,负责在后面带着工具修车。进入贵州,首站是遵义,这座神圣的红色故里,当年就是在这里,召开了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遵义会议。

等到魏鸣森赶到遵义,已经是晚上了。魏鸣森注意到,满大街贴的都是宣传标语,欢迎杨主席回贵州主持工作。魏鸣森感到非常奇怪,他还不知道杨勇已经被任命为贵州省主席了。

多年的职业素养引起了魏鸣森的警觉,他赶紧找到当地遵义军管会的同志,他们说,明早要夹道欢迎杨主席到贵阳,现在已经组织好了,贵阳那边也要夹道欢迎。

一句话听得魏鸣森惊出一身冷汗。

历史上贵州这个地方土匪多如牛毛啊。还是在红军长征的时候,惨烈的湘江之战打完,担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的李天佑打起了摆子,忽冷忽热,不得不躺在担架上。

正在这时,敌人突然袭击红五师师部,李天佑猝不及防,向后山撤退。事后查明,袭击师部的只是一股匪徒,他们只想抢钱财,不知道红军的底细,所以抢完东西就走了。

幸好只是土匪,要是国民党正规军,李天佑恐怕就难逃此劫了。彭德怀知道后,狠狠地训斥了李天佑,一定要吸取教训。一代名将李天佑马失前蹄,被降职到军团司令部当作战科长。

(杨勇和李天佑)

这个事件说明什么?战乱年代,贵州土匪多啊。杨勇是李天佑的战友,他当然知道这档子事,魏鸣森也知道。新中国刚刚建立,贵州刚刚获得解放,进入贵州,一定要多加小心。

当时贵州的很多地方还处于真空状态,国民党的部队刚刚撤走,解放军还没有来接收。这种真空状态就给了广大土匪们可趁之机。更加可怕的是,之前有800多个在押的惯犯全部从监狱中放了出来。

再加上埋伏起来的国民党残兵败将,散兵游勇,这是一股潜在的非常可怕的力量。蒋介石妄图借助这股力量在贵州和解放军打游击战,有些土匪甚至公然打出了“反共救国”的旗号。

当时贵州的治安非常差,有时候一夜之间就能发生40多起案件。在这种背景下,大张旗鼓地宣传杨勇要到贵州上任,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把消息告诉土匪们,让他们做好准备吗?此为其一。

还有其二,杨勇去贵州上任,一行有20多辆汽车,带的大部分都是干部和工作人员,仅有一个连的警卫兵力,而且分散在各辆卡车上,万一遭遇土匪袭击,可以说是毫无招架之力,杨勇的安全根本无法保证。

还有其三,从遵义到贵阳,一路上地形非常复杂,尤其是要路经三合镇,那里有一段“三道拐”的地方,最容易让土匪们打伏击战。魏鸣森越想越害怕。

有人可能要问了,杞人忧天吧?新中国都已经成立了,哪来的那么多土匪?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魏鸣森再也坐不住了,他连晚饭都没有吃,立刻去找杨勇司令员。前面说了,魏鸣森那就是杨勇的耳目,他们非常熟,魏鸣森能随时见到杨勇。可当时已经是深夜了。

杨勇已经睡着了。战争年代养成的习惯,杨勇睡觉很轻,一听见说话声,他就醒了,听出来是魏鸣森的声音,杨勇说,你找我干什么?有事明天再说。

(年轻时候的魏鸣森)

魏鸣森却说道,十万火急,火烧眉毛了。

杨勇已经完全没有睡意了,他让魏鸣森坐下慢慢说。魏鸣森汇报了他发现的情况,分析道,这一路上土匪多。我们机关兵少枪少,就警卫连百八十条枪,车队路上跑起来,容易分散,前后距离拉开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都有可能,万一有个突发情况,根本无法互相支援。出于安全考虑,司令员明天一定要跟着大部队走,不能单独跑前面去了。

有这样谨慎的侦察科长,杨勇感到非常欣慰,的确他是大意了。他本来也不想惊动地方,想等到了贵阳再宣布任命,没有想到地方上已经提前宣布了,声势已经造出来,他倒反而显得被动了,只能按时上任。

命令已经下达,无法改变。魏鸣森说,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从时间上规避风险了,首长提前一个小时出发。杨勇同意。

第二天一大早,杨勇就起来了,地方欢迎的人有的来了,大部分还都没有来,杨勇命令提前出发。很快车队进入最危险的三合镇。作战机要车坏了,魏鸣森只好下去修车。

这样,魏鸣森和杨勇的汽车拉开了距离。当行至“三道拐”,果然非常险要,左面是陡峭的山岩,右边是无底的深沟,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深渊,万劫不复。车队必须放慢速度了。

突然,一阵枪响,土匪果然来袭击了。事后得知,土匪头子叫宋泽,当地的惯匪,有一个副师长的头衔,他纠集了遵义县境内的大小25股土匪,要在半路上伏击杨勇。

幸好,杨勇的车队提前一个小时出发了,宋泽的土匪队伍还没有集结完毕,目前只是一小股土匪在袭击。如果等到土匪的大部队到位,一旦他们设置路障,截断道路,在这样的地段,杨勇就是插翅也难飞了。

想想都后怕。魏鸣森担心杨勇的安全,不敢恋战,不敢停车,以大卡车为掩护,强行通过土匪的封锁区。因为连续急转弯,魏鸣森乘坐的汽车左轮被打坏了,幸好是左轮,如果是右轮坏掉,魏鸣森估计就翻车掉进深渊里了。

(魏鸣森将军)

这一段路上都是土匪,魏鸣森身边的战士已经伤亡过半,他正在担心杨勇的安全,杨勇竟然把警卫部队派回来增援他们了。魏鸣森问司令员怎么样。回答说,司令员说这只是小股土匪,不可恋战,怕耽误了贵阳军民的盛大集会,他要赶回去赴任,先往前走了。

司令员没事,魏鸣森把心放到肚子里,然后继续和土匪们作战。魏鸣森发现,土匪们至少埋伏了六公里的路程,双方激战了三个小时他们居然还不撤退,估计是有不少后续部队。

正在这时,我们的增援部队已经赶到了,还拉来了一门迫击炮,一挺机关枪,土匪们一看这架势,纷纷撤离了。魏鸣森打扫战场,发现后面还有20多辆运输车,车上我们的战士全部牺牲了,车也都被毁了。

端的是好险啊。

土匪们虽然没有打死杨勇,却也是战果颇丰,随即,国民党的电台得意洋洋大肆宣扬,他们打死了贵州省主席杨勇。远在北京的中央领导人听到广播,急忙来电询问,杨勇没事吧?

杨勇没事,却也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如果不是魏鸣森提议,提前一个小时出发,杨勇估计真的被打死了。毕竟,土匪们是有备而来,而杨勇随身的兵力太单薄了,根本不是土匪们的对手。

省长赴任遭遇土匪,1976年,杨勇见到老部下:那次要不是你真危险

据统计,到1950年4月,贵州全省较大的土匪有400多股,持枪土匪有13万之多。这简直相当于杨勇第五兵团的总兵力了。全省70多个县城,有30多个掌握在土匪们手里。

一句话,贵州匪患相当严重!这将是杨勇第五兵团面临的最后一场艰苦战役,不亚于当年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毕竟,身为兵团司令员的杨勇就差一点死在了土匪手里。

杨勇迅速调集兵力,亲自部署,采取得当措施,接连发出剿匪作战指示,向土匪们宣战。在杨勇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解放贵州的第二次战役——剿匪工作终于取得了胜利。

杨勇在贵州的任职时间很短,很快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然后就开赴朝鲜了。1955年,杨勇被授开国上将军衔。他的那位侦察科长魏鸣森后来的成就也很大,指挥过西沙海战,捍卫了南海海疆的安全,后来担任海军南海舰队广州基地副司令。真的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喜欢的读者朋友欢迎点击关注或留下宝贵评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