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津考古肇始,发现张贵庄战国古墓,直接将城市史推进一千年

张贵庄战国古墓

天津是退海之地,历史上又多次遭海浸侵扰。所以学术界一直认为,天津,尤其是天津东部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很短,短到起码要到黄河改道之后才有人类大规模居住和繁衍生息。所谓“海滨弃壤”,“无古可考”。

天津考古肇始,发现张贵庄战国古墓,直接将城市史推进一千年

这一论断的打破,要到1956年10月。当时在张贵庄附近修筑马路时发现了很多陶器。同年12月展开考古发掘,由于天寒地冻,仅清理出了两座墓葬。转年3月,又组织第二次考古发掘,证实发现的是战国时代墓葬群,共清理出战国墓33座。

天津考古肇始,发现张贵庄战国古墓,直接将城市史推进一千年
天津考古肇始,发现张贵庄战国古墓,直接将城市史推进一千年

张贵庄战国古墓的发现地点在张贵庄南五里、津塘公路南侧、崔家码头以北,这里有一条南北向长条形的贝岗,地面散布着大量蛤蜊壳和螺壳,当地居民称作“蛤蜊坨子”。显然,这些古墓葬就位于小王庄-张贵庄-崔家码头一线的第三道贝壳堤上,这里在三千年前还是一片汪洋。

天津考古肇始,发现张贵庄战国古墓,直接将城市史推进一千年
天津考古肇始,发现张贵庄战国古墓,直接将城市史推进一千年

据分析,这些墓葬属于战国前中期,具有典型燕国风格。由此,天津“无古可考”的论断被打破,使得天津的科学考古工作从一开始就触及了渤海湾西岸线和天津成陆过程这一问题。以此为起点,蓟县张家园、围坊、青池、东营坊、朝阳洞等商周、新石器、旧石器遗址考古工作陆续开展,距今3500年、5000年、6000年、8000年、1万年、10万年,天津地域的人文史被不断刷新,不断延长天津历史的轴线。

天津考古肇始,发现张贵庄战国古墓,直接将城市史推进一千年

这处在天津考古史和城市人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国墓葬群早已经回填了。60年后的今天张贵庄一带也成了繁华的市区。但在东丽区博物馆仍然复原保存了一座竖穴墓坑及骸骨,和十余件出土文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