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听育儿:你不优秀,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平庸?┃董奕盈

作者┃董奕盈 朗读┃董奕盈

编辑┃丄学号 主持┃梁山伯

这两天,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孩子非常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短短一天的时间冲到了知乎热榜第四,有681万的热度。

知乎喊出了大多数父母想说的话:谁能接受自己孩子平庸?

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光要接受自己的平庸还要接受孩子的平庸?可世界那么大,普通的人占绝大多数。

我能接受自己平庸,但我的孩子不优秀甚至特别平庸,可能是大多数父母都接受不了的。于是“鸡娃”、“内卷”逐渐成为网络热词。

随着“双减”轰轰烈烈地推行,家长们的想法更现实:“双减”给我了“躺平”的理由,但我却没有“躺平”的勇气。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放学早早回家做卷子、上兴趣班,哪个父母能躺得住,能眼睁睁看着孩子随心所欲地玩儿?

听育儿:你不优秀,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平庸?┃董奕盈

01

父母都为了孩子好

昨天,我和当小学老师的闺蜜约饭。聊天中,她给我说起一件事。

她们班里一个7岁的小女孩儿,下午放学后缠着她不走:“老师,求你了,给我布置些作业吧,越多越好。”这是班里学习最认真也很听话的孩子,老师们都很喜欢她。

闺蜜疼爱地摸摸她的小脸:“老师知道你爱学习,可现在双减啦,咱们一年级没有作业,回家和妈妈一起读读书,做做游戏,早早睡觉好吗?”

孩子突然嚎啕大哭:“老师,我快累死了。我妈给我报了5个兴趣班,一放学就要去上钢琴课,我不想去我宁愿写作业......”

闺蜜听了很吃惊,赶紧跟家长了解情况,孩子妈妈说:“我和他爸这辈子就没啥本事。现在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培养成拔尖人才。我们不能让孩子再走我们的路,老师你放心,孩子小不懂事,长大就该感谢我们了。”

听育儿:你不优秀,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平庸?┃董奕盈

事后,闺蜜在班里做了调查,发现一个班42名学生,有38个孩子家长给报了3-5个兴趣班,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器乐、跆拳道、书法、英语、舞蹈等等。

孩子们都说,放学后要去上课,每天回家要练习,周末更是要跑好几个地方上课,比在学校忙多了。

双减原本是减轻孩子的负担,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提升综合素质。可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让他们开始焦虑,认为学校不管了,我们就要开始管。

这样的管法,让孩子的兴趣变成了负担,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适得其反。

家长们打着“我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旗号,真正内心的独白却是:我可以平庸,但不能接受我的孩子平庸,我要尽全力把孩子培养的优秀,我不能让孩子将来和我们一样。

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执念,让他们不自觉地加入“内卷”的大军中,导致孩子的压力更大,与父母的矛盾更突出。

听育儿:你不优秀,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平庸?┃董奕盈

02

孩子平庸也幸福

被大家誉为“育儿专家”的著名心理学家李玫谨教授。在常人眼里,这样优秀的一个职业女性,有着较高的育儿理论水平,从事的专业又是研究心理学的。

按常理思维:她的孩子一定很优秀。

实际上,她的女儿成绩平平,也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叛逆过,长大后就是一个平凡的小学教师。可李教授说:我不认为我不是成功的母亲。

孩子健康长大,有个积极阳光的性格,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也是幸福的吗?

这样一个优秀的母亲,她是怎么做到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如此平庸的呢?我们尚不如李玫谨教授,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呢?平庸的孩子就真的不幸福吗?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一个全国知名的教授孩子却是个普通老师,是不能接受至少不是件光彩的事。但平凡不代表没出息,普通却幸福的人生,也不失为一种追求。

在我们每天给自己和孩子猛灌心灵鸡汤的同时,有个残酷的事实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的:99%的孩子,最终都会走向平庸。对于99%的父母来说,我们拼尽全力最后都会收获一个平庸的孩子。

想想我们的父母,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就知道这个现实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期盼孩子优秀没有错,但接受孩子的平庸更重要。

虽然孩子的平庸会让我们感到失望,但再平庸的孩子,也是家长的宝贝。为了孩子能更健康阳光的成长,不妨试着接受子女的平庸,这比逼着孩子变优秀要来得更重要。

我们应该明白,平庸不等于没出息,世界上能够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人寥寥无几,与其给孩子定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不如专注孩子自身,不跟别人比较,只跟孩子自身做比较,来挖掘他身上的长处。

听育儿:你不优秀,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平庸?┃董奕盈

03

让孩子成为你的骄傲

每个父母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完美的小孩,我们试图照着这个标准,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长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

可现实不会完全按照你的设想来安排,孩子成长的一生中不知道会遇到什么。父母只有接纳孩子的平庸,并且坚信孩子一定有让自己为他骄傲的一天。

前两天,大型综艺节目《妈妈咪呀》来了一对特殊的母子,儿子患有轻微脑瘫。

在他8岁的时候,就被学校暗示转到特教学校去,因为老师觉得他是“智障”。

而他母亲并不这样觉得,对儿子说道:“老师说你是智障孩子,我觉得你和其他孩子一样,但如果老师这么认为会影响你的心情和学习。妈妈打算不让你去学校了,我会在家里陪你一起学习。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10年之后,这个孩子以上海交大研究生的身份站在舞台中央,提到母亲,他说:“我特别感谢妈妈选择相信我而不是老师,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不能辜负她的期望!努力学习成为一名有用的人。”

听育儿:你不优秀,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平庸?┃董奕盈

然而,父母想要做到内心平和并不容易,尤其是忙碌的职场妈妈,她们通常在面对孩子时更容易被磨掉耐心。

如果父母能够真正地理解孩子,能够“看到”孩子内心的情绪和感受,就更容易进行有效的亲子互动。

每一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心,就看父母是如何引导了,他们都是带着我们的爱来到世界上的,不一定非要出人头地。

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优点,只要你耐心寻找不断把它放大、再放大,终有一天,她会成为你的骄傲。

孩子不是天生完美的孩子,父母也不是百分百完美的父母。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庸,就是纳悦自己的过程。总有一天,你会看到孩子身上的光芒。

听育儿:你不优秀,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平庸?┃董奕盈

04

善于发现孩子的亮点

做父母的要善于观察,把对孩子的期望值降低,不要总是拿自己孩子的弱项和别人孩子的强项去比较,就一定可以找到孩子身上很多的优点。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没有哪个人天生会教育孩子,世上没有一个相同的孩子,也就没有一种成功培育的模式。接受孩子的平庸,与自己和解。专注于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把它放大,就能照亮孩子的人生。

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有可能被激发出来的,一旦被激发出来就是一股很强的力量,必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不管他聪明也好,愚笨也罢,都无条件接受,孩子就会按照天赋的能力顺利发展,甚至会比别的孩子更有创造力和成就感。

用你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陪伴他成为一个阳光自信的大人吧。

以后的路,我们只需要默默看着他的背影,在他需要的时候,抚摸他的背,说一句:孩子,在我眼里你最优秀。

作者:董奕盈,一个陪着孩子在成长路上缓慢攀爬的职场女性。从事教育事业20年,地方电台特邀主持人。

赞赏归作者所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