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让小编来带你走进历史,了解历史。
在解放战争中,东北野战军二纵是东北野战军中歼敌数量最多、表现最出色的纵队,在黑土地上以善于打大仗、硬仗、恶仗著称,尤其是该纵的五师在东野36个主力师中堪称最佳,因为二纵具有出色的作战能力,因此深受林彪的青睐和依赖,逢战必用二纵。
1948年11月,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在天津战役中,率先攻破天津城防进入市区。之后南下作战一直打到镇南关,因为战功显赫,39军以后成为全军有名的王牌军,五师也改为39军116师。

二纵司令员钟伟
从1947年的娘娘庙战斗中,就可以看出五师的作战作风。
娘娘庙战斗是二纵队五师十五团在东北冬季攻势中打的第一仗,也是对参加过印缅战役的国民党“王牌军”新6军22师一部打的一场硬仗。
新6军22师号称“虎师”,进入东北初期所向无敌。如1946年2月初入东北,其66团和师属教导营约3千人推进至辽河南的沙岭村,成为突出孤立部分。2月16日辽南军区集中8个团,以人海战术猛打猛冲,66团利用重机枪、火焰喷射器、火炮的绝对优势固守待援。至2月18日夜仍未啃下这块硬骨头。19日晨敌援兵至,不得不下令撤退。民主联军伤亡2100余人,新22师624人,伤亡比 3:1。
1947年12月,东北民主联军在秋季攻势结束后不到一个月,即冒严寒果断发起冬季攻势。以第二纵队主力协同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包围新6军暂62师防守的法库,以歼灭暂62师,或围点打援。在12月14日我军包围法库的当天,国民党王牌新6军新22师即沿铁岭—法库公路迅速西进,企图与暂62师会合。
二纵15团12月15日进至调兵山东北方向,负责阻击援军。 12月16日天亮后,15团1营发现约1个连的敌军向他们发动攻击,在打退敌人后,1营在营长王震、教导员宋海波的指挥下,采取“一点两面”的战术,踏着过膝的大雪,向敌人退守的尚三家子展开进攻。敌人略作抵抗后,即退往娘娘庙。
原来,娘娘庙还驻守着两个连的敌军,合计为1个营。由于低估了敌人的力量,1营继续追击敌人,曾在印缅战场与日军作战过的新6军22师很有作战经验,在我军战士冲到距工事只有二三十米的时候,才以各种火器突然开火,部队伤亡严重。1营营长王震和两位连长牺牲、两位指导员和一位机炮连连长都负重伤。排、班长和战士伤亡近半,但部队仍都勇往直前,一直冲到敌人的战壕边。在这种情况下,2营即令副营长张保率六连转向较矮的山坡进攻,继续绕道攻击敌人,张副营长在前,六连长在后,冲至小山左下角路沟时,敌机枪猛烈射击,张保副营长和六连长都牺牲了,而六连步兵仍在拼命冲击。
日本投降仪式上的新六军
面对僵持难下的局面,15团臧公盛参谋长、2营教导员朱潜、2营长聚在一起讨论敌情,这时,敌人一颗子弹夺去了朱潜的生命,不久,臧参谋长也身负重伤。2营阵地上干部战士伤亡虽然大,但部队的士气仍然高昂,像磁石一样把娘娘庙敌人的兵力、火力吸引过来,造成主攻部队1营进攻的有利态势。
最终,15团里把预备队三营全部调上来,配合团警卫连和一营3连,经过爆破穿墙打洞作最后的冲击。在我强大的攻势下,最终全歼国民党军新22师64团一营400余人。15团在这次战斗中伤亡420余人,1营营长王震、2营教导员朱潜、副营长张保,二连指导员陈硕,三连连长焦志刚、四连连长、五连连长光荣牺牲;团参谋长臧公盛、四连指导员朱勤昌、五连指导员何桥民、六连连长王新仁、二营机枪连连长徐洪桐等负重伤。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