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藩镇割据为何越来越严重?

在西周灭商后,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周公便提出要实行分封制来维护统治。

于是便大规模地对王室子弟和功臣进行分封,分给这些诸侯们土地和人民,让他们担负守卫疆土,定期朝贡的责任.

当然他们必须听命于天子。

相对应的诸侯在其封国内也享有世袭统治权。只不过分封制,后期导致了周朝的覆灭,也逐渐被后世所废弃。但是分封制这种形势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藩镇割据为何越来越严重?

它其实一直存在于后世的地方政策之中,例如唐朝的藩镇割据也是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安史之乱后,唐武宗原本有机会消灭藩镇为什么放弃了?

一、藩镇的起因

唐朝的疆域辽阔,曾经在最盛时期东至朝鲜,西达中亚的咸海。南到越南,北至贝加尔湖湖畔,面对如此广大的疆域.

又处于刚刚建国百废待兴的阶段,国内外局势动荡。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藩镇割据为何越来越严重?

想要获得对这样疆域的完全统治权是非常困难的,毕竟国库资金一部分要用于建设,军费开支就捉襟见肘。而且在唐玄宗在位时期,由于朝廷疏于监管,地方豪强不断兼并土地,

毫无节制地一边挤压平民百姓的生存空间一边扩大自己的领土导致了均田制的瓦解。

此时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依赖均田制而存在的府兵制也随之烟消云散。府兵制顾名思义,就是唐朝初期采用的招募士兵的制度为国家募集兵源的制度,但是因为均田制的灭亡和严重的边患问题府兵制不得不被废除。

此时的唐玄宗不得不对府兵制制进行改革。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藩镇割据为何越来越严重?

于是募兵制应运而生,来解决兵源匮乏的问题。初期募兵制的实施确实解决了唐朝兵员缺少的燃眉之急,

但是后期募兵制的发展并没有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反而变成了恶性的蔓延,导致了藩镇割据出现,其中给予节度使太高的权力,使得中央和地方实力悬殊,也是让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但是在最初期的情况来看,藩镇的出现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藩镇割据为何越来越严重?

既可以保卫国家的安全,又可以缩减政府开支,保障国家的运转。

其实不仅仅在当时,就是在唐武宗时期也是这样的,中央实力衰落时,对藩镇的管理有很强的依赖性。

二、安稳的局势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中央更是元气大伤。而藩镇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的数量许多方面都超越了中央,甚至一跃在中央之上。

此时的中央和藩镇对抗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这个时期的统治者并没有操之过急将藩镇的隐患除之而后快。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藩镇割据为何越来越严重?

而到了唐武宗时期,国力有所恢复,可是唐武宗也并没有将藩镇消灭,

因为此时藩镇的存在还是利大于弊的

,在唐武宗统治期间,整个国内的形势是比较安稳的。据史书记载,在所有藩镇中40到50个并没有与朝廷分庭抗礼,完全脱离中央的统治。

只有非常少量的藩镇是割据的状态,但是也会执行唐朝的政策法令。

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昭义刘稹叛乱,面对此时的情况,唐武宗当机立断要平定此次叛乱。

会昌三年,昭义的节度使刘从谏突然病故,由于刘从谏一直老实本分,按时上供,任劳任怨。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藩镇割据为何越来越严重?

于是唐武宗也没有对他过于防备,可是面对刘从谏的突然病故,他的侄子刘稹却意图割据。此时的唐朝国力有所恢复,加之他的侄子刘稹势单力薄,实力欠缺,

于是唐武宗当机立断要派兵征讨,收复藩镇,最终成功平反。

可是,平定这次叛乱并不是唐武宗要整体消灭藩镇的信号,由于此时整体大环境的安稳,兴兵讨伐消灭整个藩镇并不是明智之举。反而,这样的情况更有利于维护唐朝的统治。

藩镇不仅在军事上有助力中央的作用,在经济上更是这样。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藩镇割据为何越来越严重?

虽然安史之乱后,少数藩镇拒绝上供,但是朝廷此时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来自于下设藩镇的供给。

如果突然消灭数量如此之大的藩镇,不仅不能保护中央的安全会危及中央的统治。

三、少数民族威胁

此时的国内形势虽然一片大好,但是来自边疆的威胁却从来没有消除。少数民族不断侵犯着唐朝的边界,

来自疆域四面八方的繁重压力,和国内来自藩镇较小的压力。唐武宗毫不犹豫选择了保留后者,而优先解决严重的边患问题。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藩镇割据为何越来越严重?

而且唐武宗此时没有比藩镇更好的管理地方的政策。所以,留下藩镇是当时危机情况的必然要求 。

不可否认的是,藩镇存在确实对中央构成一定的威胁,但是比起少数民族的不断进攻,藩镇问题是可以缓和的。

而且藩镇的管理者们不会团结一致,他们之间有着严重的利益冲突充斥着不信任是尔虞我诈。此时的中央虽然力量比起盛唐有所衰弱,

但是藩镇如果不团结一致,而仅凭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和朝廷单打独斗是以卵击石必然失败的。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藩镇割据为何越来越严重?

唐武宗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不

是去乘胜追击消灭藩镇割据,而是充分利用藩镇最初设立时的功能,来对付少数民族的进攻。

四、总结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一个人可以青春永驻,也没有一个国度永在盛世。即使强大如唐王朝也不例外,没有事物可以逃脱自然的规律。要学会面对低谷,更要会处理问题。藩镇是为了解决府兵制问题的产物,其本意是为了唐王朝的稳固。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藩镇割据为何越来越严重?

但是藩镇却造成了割据而使唐朝灭亡也是没有预料到的。世事难料,在遇到难以抉择的问题时,要以解决问题来为主要导向。而且要控制难以预料的风险,才能更加行稳致远。

因此,安史之乱后,唐武宗有机会消灭藩镇却放弃了,原因就是唐武宗综合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现实情况下所做出了正确的抉择。这样是他和藩镇都愿意看到的局面。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为什么不削藩?藩镇割据为何越来越严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