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葱岁月(五)我所干过的农活:种红薯

作者:鹤野仙尊

在田少土多的丘陵地区,红薯作为地位仅次于水稻的农作物十分重要,只是地位次于水稻,但亩产量却是稻子的几倍。我们那儿的红薯以淡黄皮白心为主,少有红皮白心、红皮黄心的,那些个都产量小,仅作补充而已。

一、剪插。红薯属于扦插类植物,只要把带有叶芽的根插入地土里就能生枝发叶结薯。在初夏时分,下雨的时候,我们把种红薯(用作种苗)的藤割回来,沿藤把发了枝尖的茎剪下来,大概十公分左右,按手握量再绑成捆。下雨了,待之前已整好的土地湿透了,我们披上簑衣、戴上斗笠、背上满篮的红薯苗出发了,用秧锄(专用于栽秧苗的小铁锄)挖开一个孔,把红薯苗埋好,第一道工序完成了。

二、土间管理。红薯苗一入土生根,长得很快,其生长期有三件事要做,一是松土锄草,松土是为了使其迅速汲取水份与营养,锄草是减少其生长期的营养竞争者,杂草的生存掠夺能力太强了;二是施肥,以前没有化肥,也很少用化肥,我们都用土肥,须在晴日,把土肥分埋在红薯蔸的边上,待下雨慢慢浸入;三是翻藤,翻藤就是把杂乱的藤理顺了、整直了。红薯藤越长越长,而且是爬行生长,每个枝芽处均可以落地生根生长出小红薯,如果任其横行,则主蔸的产量受很大的影响。翻藤至少要两次,除了增加主产量外,还有就是收红薯时割藤很顺手。

三、收获。挖红薯是初冬时节,基本扮完晚稻就开始收获红薯了。红薯藤此时又长又重,得先把藤割了,成把成捆挑回来,晒在收了晚稻的田埂上、晾在家门口的门梁边,这可是富含淀粉的植物,晾干后主要作猪、牛、羊的过冬主要食物。红薯藤割后,用挖锄(比较扁的铁锄)在根蔸5cm处挖下,把一整蔸红薯扯出,有时一蔸有三四个红薯,有时是一个大的捎带几个小的。乡下土一般是有梯度的,挖红薯时切记从高处挖起,一是可以尽可能把土质均匀化,二是为下一步种植作物提供均地资源。红薯挖出后要入窖贮藏,窖是我们在小土山坡

青葱岁月(五)我所干过的农活:种红薯

土窖雏形

下临路开的小洞,冬暖夏凉湿气重。红薯收获后把蔸根清理后放入窖中,一直可收藏至第二年春夏之交。

四、深加工。红薯富含淀粉,第一加工产品是做红薯粉,红薯粉是一道南北通吃、老少皆喜的美食。把生红薯洗净打成浆,用水洗过滤后沉淀即成最初的红薯粉,之后可以晒干成粉,也继续把红薯粉通过加明矾、烧沸、粉丝加工具,做成红薯粉丝或红薯粉片,奉为桌上美味。红薯第二是加工成各种干粮,窖存红薯有腐败的风险,我们那时候利用冬日暖阳,把红薯切成丝、剁成米晒干,则可以收存时间长,在做饭时拌进稻米里,大大增加饭量;第三是各种小吃。红薯因淀粉糖化,经加工后口味很甜,乡下勤劳人间把红薯煮好蒸熟,或做成红薯干,或拌上橘子皮、芝麻经晒制成红薯片,用油炸后,香脆可口;第四是延伸存续。红薯可以红发酵酿煮成红薯酒、熔炼出红薯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