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诗评丨朱建业:“小说体”诗歌的魅力一一读《别找小说家和诗人借钱》有感

诗评丨朱建业:“小说体”诗歌的魅力一一读《别找小说家和诗人借钱》有感
诗评丨朱建业:“小说体”诗歌的魅力一一读《别找小说家和诗人借钱》有感

“小说体”诗歌的魅力

一一读《别找小说家和诗人借钱》有感

文/朱建业

正如茂盛兄兼具诗人和小说家两个身份一样,这首诗也兼具小说流畅的叙事和诗歌的机锋。充满了叙事的寓意以及透过叙事对现实的诗意反讽和对心灵的启示,自然而然从现实生活中表达出一种别样的醒世之思。

两个故事,两次借钱,白描式的语言,两次真实场景的描绘,构筑了人生百态,简洁却又深刻地揭露了人性,同时又展现了诗人和诗歌的尊严。诗人自一种别致的角度切入其中,第一次借钱的是久违的著名诗人,第二次是一位所谓的大款,两位都是先铺垫,前者谈诗,后者吃大餐,一雅一俗,目的只有一个:借钱。

作者的应对也不一样,前者以小说家的身份出场,他巧妙地反借钱,让借者自然消失;后者又以诗人的身份出场,他先答应对方,但“沉思了半个世纪”,用诗代替,并告诉他:“一字千金”,智性的回应同时有荒诞的超现实主义的意味,令人忍俊不禁。

诗歌到此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是的,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诗真的是一文不值,真正的诗人也无疑是清贫的。但是,诗歌在真正的生命和灵魂里,绝对是“一字千金”,真正的诗人也许清贫,但灵魂的价值无可比拟。

这种兼具小说流畅叙事和诗歌智性的诗歌我想把它命名为“小说体诗歌”,作者在叙述中隐匿地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态度,尽管诗歌中同样传递了脆弱、敏感,但在结尾处用“一字千金”将现实拉回到了诗歌理想主义的境界,并通过调侃和反讽最终消解残酷的现实。这就是“小说体”诗歌的艺术魅力。

附:

别找小说家和诗人借钱

作者丨吴茂盛

一个失散多年的文友

一天 突然重出江湖

这个消失于九十年代的天才少年

三十年后又迷一样从天而降

他生动地描述着我们的传奇过往

才让我想起他如雷贯耳的大名

和当年风流倜傥的模样

说了半天

原来前面一箩筐的话语都是小说的铺垫

最后才落到主题:

“茂哥,最近手头紧,借我一万块应急可否?”

我如实相告,这部小说还没写完,只有八千

他说:“那就八千吧”

我说,这样不好,显不出足够的真情

你先借我两千,我揍齐一万再借给你吧

他非常气愤:“你怎么这样不讲感情?”

我笑道,你两千都不借,还想借我一万,可能吗?

后来 他又迷一样消失了

又一天

一个开着奔驰的朋友

穿越了大半个城市

找我喝酒

茅台 鲍鱼 龙虾 出手阔绰

酒醉饭饱之后

他说:“盛哥啊 ,我近期又开了家公司,资金紧张,你借我几十万周转可好?”

我一愣

这个把生意做到全世界的老板

怎么和我一样缺钱?

好在我是诗人

反应闪电般飞快

我说,不多,个把亿还是有的

回去你把帐号给我吧

望着他兴高采烈疾去的汽车

我沉思了半个世纪

第二天

我用绝世的才华写了一首诗

通过微信送给他

并附下留言:

一字千金

诗评丨朱建业:“小说体”诗歌的魅力一一读《别找小说家和诗人借钱》有感

吴茂盛,小说家、诗人、美术评论家。1971年出生,湖南祁阳人,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东方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十四岁发表作品,十八岁出版诗集。作品曾获潇湘文学奖、丁玲诗歌奖、全国青少年新诗奖等十多次奖项。部分诗歌入选几十种年度选本,并翻译成英文。著有诗集《无尘的歌唱》《独旅》《到达或者出发》和长篇小说《驻京办》《招生办》等。《驻京办》被誉为“现代官场现形记”,《招生办》一度高居各图书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诗评丨朱建业:“小说体”诗歌的魅力一一读《别找小说家和诗人借钱》有感
诗评丨朱建业:“小说体”诗歌的魅力一一读《别找小说家和诗人借钱》有感

朱建业,诗人,兼写诗评、散文,法律硕士。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双峰人,现居深圳。90年代初曾是武汉知名校园诗人,曾获“樱花诗赛”一等奖、“12.9”诗赛二等奖等,诗歌《你的长发为谁而留》曾被谱成校园民谣传唱。毕业后远离诗歌19年,近年来回归诗歌,作品散见于《诗潮》《诗选刊》《诗歌月报》《中国诗人》《安徽文学》《参花》《火花》《法制日报》《湖南日报》、香港《流派》诗刊、台湾《创世纪》诗杂志以及美国《洛城诗刊》等文学刊物并多次获奖。诗歌及诗评入选《中国百年新诗精选》和《中国当代诗歌赏读》等多个选本,著有诗集《月韵》《风灯》。

诗评丨朱建业:“小说体”诗歌的魅力一一读《别找小说家和诗人借钱》有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