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普克卡瓦血屋之谜是新西兰知名度最高、最离奇的凶案、悬案(5)

作者:小陈同学su

不少童鞋说子弹鉴别那些太枯燥,太麻烦,看不明白。所以LZ决定再解释下哈。 这个案子的确很长,不过应该算是新西兰历史上最经典的一个案例了。小破国家没什么历史,人口也少,经典的成色有限,标准也就低… LZ写这个是直接参考了80年新西兰皇家调查委员会的最终调查报告一共有100多页,全部看完后才写的。关于子弹鉴别还有不少数据和图表。事实上,论证起来比LZ写的还复杂许多许多。

其实要证明这些证物都是同一厂商制造的同一型号子弹,还要测试鉴证材质成分什么的,LZ已经简化了。毕竟“ICI”这三个刻字有大小这点还比较好理解,分析子弹构造,成分什么的就真太专业了。当然,LZ自己完全弄清楚这些也花了大把时间。 好了,LZ废话太多,一大清早的,还是抓紧时间。

首先来回答前面一个同学的问题,为什么要抓着托马斯和露丝.艾瑞的.22步枪不放? 这个和克鲁夫妇头部中弹的两颗弹头有关。说的不专业,包涵包涵。 子弹弹头从枪管高速旋转射出后,弹头表面和枪管膛线摩擦,形成膛线痕迹。这个膛线痕迹就类似于DNA或指纹。可以通过鉴别来知道弹头是哪支枪射击的。

所以,在警方圈定的调查对象中,最后剩下2把.22步枪最有可能符合。别的都被排除。 (弹头在从枪膛高速旋转射出,膛线摩擦弹头表面,最后弹头上的痕迹被分成6个“Land”区域。

鉴证时就是一个个“Land”区域的比对下来。只有托马斯和露丝.艾瑞的步枪射击后,弹头表明形成的这6个"Land”区域里,有5个区域和珍妮特头部的弹头的“Land”区域完全吻合。关键就是比较第六个区域。但是,珍妮特的头部弹头碎成15块。修复后,第六个区域很难识别,也就更难比较。所以才造成有2把枪不能排除。大卫头部弹头损坏情况更严重。)

再所以,杀死克鲁夫妇的弹头,不是露丝.艾瑞的枪射击的,就是托马斯的枪射击的。 当然你可以说,我要调查整个新西兰的所有.22步枪,那是不是就有4,8,10把符合呢? 这个当然是可以的。但理由呢?打个比方,LZ之前在惠灵顿,也有.22步枪。但我和这事有任何联系吗?警方不能把我和这个案子联系起来,就没有任何理由申请搜查令来测试我的.22步枪的可能。

杀死克鲁夫妇的弹头,它们的证物编号,一颗是证物234,一颗证物289. 第二,最后警方在克鲁家现场的花园里,从草皮下发现了一枚弹壳。这枚弹壳被证明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托马斯的.22步枪发射的。这个就是证物350. 一颗子弹被射击时,撞针撞击弹壳底部,弹壳弹出。弹壳表面也会留下痕迹。所有调查对象的.22步枪被收集起来进行射击测试,比对掉落弹壳的痕迹。 测试结果:只有托马斯的.22步枪射击后掉落弹壳上的痕迹,和证物350表面痕迹是100%相同的。所以,证物350只能是托马斯步枪射击后掉落。

最后来看看所有子弹本身。它们被证明是同一厂商,同一型号,同一外形。如果不能理解,再打比方。你买一包烟,牌子是红壳万宝路。里面20根是不是都是一样的?你再买一包红壳万宝路,现在是不是两包40根烟还是一模一样的? 证物350是现场掉落的弹壳,证物234&证物289是克鲁夫妇头部所中的弹头。 简单说,证物350是万宝路的烟嘴,证物234证物289是万宝路的烟身。

现在来整理下当时的共识,一道证明题:因为克鲁夫妇头部中弹,弹头为CAC制造商出产的标配.22步枪子弹弹头。能射出这颗弹头的,不是露丝.艾瑞的.22,就是托马斯的.22。又因为,现场掉落的弹壳也是CAC制造商出产的标配.22步枪子弹弹壳,这枚弹壳只能是托马斯的.22射击的。 同时,托马斯的.22就是使用CAC制造商出产的标配.22步枪子弹。 所以,托马斯射杀了克鲁夫妇。 这个推论题对吗?

普克卡瓦血屋之谜是新西兰知名度最高、最离奇的凶案、悬案(5)

二审再次被判有罪的阿瑟.阿兰.托马斯被带回监狱

辩方认为不对。辩方认为掉落在现场的弹壳,也就是证物350,它的弹头,既不是珍妮特头部的弹头,也不是大卫头部的弹头。 因为,克鲁夫妇头部弹头上有一个数字“8”的印记。而托马斯身边能使用的子弹里,没有一颗子弹的弹头有“8”的印记。

弹头有数字8的是旧型号.22子弹,没有数字8的是新型号子弹。前者已经停产,被后者替代。 但是怎么证明辩方的观点?因为弹头可以用“8”印记区分,但弹壳外形没有区别。而现场掉落的只有一枚弹壳。辩方认为,弹壳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弹壳底部的三个字母“ICI”

把ICI在显微镜下放大,C的顶部“︵”比I的顶部“_”高,基本就是这个效果:_︵_ 那么C的顶部比I的顶部到底高多少呢? 有数字8印记的弹头,它的弹壳上的字母ICI,C比I高1.22毫米。 没有数字8印记的弹头,它的弹壳上的字母ICI,C比I高1.57毫米。

测量后,现场掉落的弹壳,它的弹壳上的字母ICI,C比I高1.57毫米。证明它的弹头肯定是没有数字8印记的,也就不可能是克鲁夫妇头部所中的弹头,所以托马斯没有杀人。(至于这枚肯定是托马斯.22步枪射击过的弹壳怎么会在现场被找到的,现在不讨论。)

之后,检方又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会不会有新弹壳配旧弹头的特例存在?也就是弹壳上的字母ICI,C比I高1.57毫米,但弹头却是有数字“8”印记的。这就涉及到证物343. 我们暂时不要管它哪里来的,我们只要知道它也是CAC制造的.22步枪子弹,它的弹头证明有数字8印记,弹壳还没测试。

按照辩方的理论:因为它的弹头有“8”,所以它的“C”的高度差必须是1.22毫米。检方要证明的特例就是:虽然它的弹头有“8”,但是它的“C”的高度差必须是1.57毫米。 测试顺序是: 辩方先测试,结果是1.22毫米。 检方后测试,结果是1.57毫米。 第三方当庭测试,结果是1.57毫米。

结果就是: 检方说,辩方负责测试的斯普罗特博士篡改证物343的测量数据。 辩方说,检方负责测试的国家科学实验室直接调换证物。 当时证物343是唯一的特例。但是争吵了个把月后,检方找到了一整盒特例。 结果,辩方二审再次败诉。

二审判决注定了阿瑟.托马斯要继续自己的终身监禁之旅。而作为本案的重要辩方证人,犯罪学鉴定专家吉姆.斯普罗特博士(Dr Jim Sprott )自己也惹上了麻烦。 在二审裁决后,斯普罗特博士开始被纠缠在二审证物343是否被调换的相关调查中。

但是相比阿瑟.托马斯的律师维瑟(P.G. F. Vesey)在焦头烂额的多方奔走中,反诉检方代表国家科学实验室DSIR调换证物不同,斯普罗特博士始终泰然处之。他依然沉迷在对奥克兰CAC弹药制造厂的.22口径子弹的研究当中。 虽然检方在最后时刻拿出了一整盒的特例子弹,彻底推翻了他的理论。但他始终坚信证物350,那枚留在现场的决定性弹壳,不是射杀克鲁夫妇弹头的匹配弹壳。 那么,为什么会有整整一盒特例出现呢?

不得不说,斯普罗特博士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工作者。纠结是谁调换了证物343,对他这样的人来说毫无意义。他唯一坚信的就是事实证明一切。而这个需要被证明的事实就是,旧式.8型.22弹壳和新式18&19型.22弹壳可以被准确划分鉴别,不会存在特例。

针对证物343变换的调查,在之后悄然流逝的时光中,逐渐成为了一个谜。但是在二审过去一年多后,斯普罗特博士却解开了.22子弹弹壳的特例之谜。 斯普罗特博士确信,这一次不会再有任何特例。新式18&19型.22子弹的弹壳是具有唯一性,检方的那盒所谓的特例,从来就不存在。斯普罗特博士的研究结果,极大鼓舞了辩护律师维瑟的信心。很快,新一轮艰难而又漫长的上诉之旅开始了。

维瑟向上诉法院上诉,被驳回。再上诉,又被驳回。愤怒的维瑟索性向新西兰总督提交申请,要求关注本案上诉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公正性。由于本案在二审时已经被炒的沸沸扬扬。所以当维瑟通过媒体继续施压时,总督府被迫出面,要求奥克兰上诉法院受理律师维瑟的上诉。 历经千辛万苦后,上诉法院的听证会终于在1974年12月8日到1975年1月8日之间进行。

1975年1月29日,上诉法院的5名法官经过讨论后一致裁决,关于证物350所对应的弹头判定,上诉法院采信检方所述事实:克鲁夫妇头部所中弹头,确认是从证物350这枚弹壳中被射出。所以,阿瑟.托马斯双重谋杀罪名的判决完全公正,没有任何异议。上诉法院维持原判,本案无需重审。

随着时光推移,维瑟始终没有放弃调查,执着地追逐着每一条可能的线索。随着更多新证据的出现,维瑟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在1978年直接向英格兰的伦敦枢密院提起上诉,要求重审此案。 (新西兰是英联邦国家,伦敦枢密院是英联邦国家的终极上诉途径)

普克卡瓦血屋之谜是新西兰知名度最高、最离奇的凶案、悬案(5)

英国枢密院

二审时,我们提到过,维瑟心足够大。所以在这次上诉中,维瑟不但凭借最新证据而要求对阿瑟.托马斯重审,还反控新西兰奥克兰高院相关人员在二审审理过程中,因玩忽职守而导致关键物证被调换。 结果伦敦枢密院表示,针对涉及新西兰司法体系相关人员的指控,枢密院没有管辖权。本案不予受理。

伦敦枢密院不予受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本案已经被彻底画上了休止符。因为你再也不可能找到任何有效法律途径提起下一次上诉,也就永远被断绝了重审翻盘的机会。 维瑟和他当事人阿瑟.托马斯的最后一许期待,就此破灭。

如果说发起托马斯民间上诉委员会的派特.布斯(Pat Booth),是阿瑟.托马斯牢狱生涯中第一个救世主的话,那么他的第二个救世主亚洛普(Mr D. A. Yallop),就在最令人绝望的时刻降临了。

普克卡瓦血屋之谜是新西兰知名度最高、最离奇的凶案、悬案(5)

亚洛普(Mr D. A. Yallop)

亚洛普(Mr D. A. Yallop)是一名从英国旅居澳洲悉尼的作家。在阿瑟.托马斯的二审期间,他开始对普克卡瓦血案产生出强烈的兴趣。二审过后,特别是看到了辩方证人,犯罪学鉴定专家斯普罗特博士的最新证据后,他便从此成为阿瑟.托马斯无罪论的最坚定支持者之一。

通过对各种新证据的仔细研究和大量调查,亚洛普在1978年根据此案撰写出版了一本小说:《超出合理怀疑》(Beyond Reasonable Doubt)。这本书问世后迅速在新澳两国出版发行,并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普克卡瓦血屋之谜是新西兰知名度最高、最离奇的凶案、悬案(5)

特别是在新西兰国内,书中的一些观点激发了民众对警方办案方式的极度不满,并随即上升为对整个新西兰警察系统的强烈质疑。《超出合理怀疑》的核心观点对于新西兰读者来说,基本可以算是惊天动地。这个观点打破了他们一直以来对某些习惯性的认知。

普克卡瓦血屋之谜是新西兰知名度最高、最离奇的凶案、悬案(5)

时任新西兰总理罗伯特.马尔登

简单点说,理想世界破碎了,梦醒了。他们要求新西兰警察总署作出解释,这本书里描述的内容,究竟是真是假。新西兰警察总署对此保持沉默。 于是很多民众都愤怒了,他们要求重新审理普克卡瓦血案,因为他们需要知道真相。阿瑟.托马斯究竟是血腥的凶手,还是蒙冤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