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主动叛变 抛弃13万战友 4年后被抓回判处极刑 决不宽恕,这个人是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今天的人们回首二战,无论他属于哪个阵营,基于何种立场,只要他站在相对客观公正的角度,都会承认苏联红军在这场战争中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然而,同样不容否认的是,在血火交融、英雄万千的苏、德战场还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软骨头和卖国贼,他们卖身投靠德寇,甘为驱使,助纣为虐,甚至把屠刀对准以前的同志和战友,在二战史册中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

主动叛变 抛弃13万战友 4年后被抓回判处极刑 决不宽恕,这个人是谁?

而在苏联的叛国者与卖国贼中,有一位最为特别,其不仅军衔极高,而曾经功勋卓著,他就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英雄,原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兼沃尔霍夫方面军副司令员安德烈·弗拉索夫中将。弗拉索夫1919年参加苏联红军,在国内战争中表现优异,1924年至1925年,曾在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训练班深造,与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巴格拉米扬和叶廖缅科等人是同学。

主动叛变 抛弃13万战友 4年后被抓回判处极刑 决不宽恕,这个人是谁?

1942年,在莫斯科大反攻后,由于弗拉索夫的表现十分亮眼,战役后被授予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但接下来,光荣不再伴随弗拉索夫。1942年4月,他被任命为沃尔霍夫方面军副司令员和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虽然弗拉索夫部队的攻势显现出和以往一样的迅速和锐利,但看出苏军破绽的德军立即调整部署,经过苦战,终于成功地将第2突击集团军分割包围。

而最后关头,弗拉索夫的表现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包括自己人和敌人。在突围彻底无望后,他放弃了指挥和战斗,抛弃了自己13万战友,坐在房间内等着破门而入的德国兵。在被俘后,弗拉索夫很快便向德国人表达了合作的愿望,这位声名显赫中将副司令就这样主动叛变。

主动叛变 抛弃13万战友 4年后被抓回判处极刑 决不宽恕,这个人是谁?

1944年11月14日,以弗拉索夫为首的一群卖国贼在布拉格成立所谓“俄国人民解放委员会”。1945年1月28日,希特勒正式任命弗拉索夫将军为俄国武装力量总司令,授予他中将军衔,他的部队也被命名为“俄罗斯民族解放军”。德国人还表示将向弗拉索夫的“解放委员会”提供资金。“俄罗斯民族解放军”组建后,不少在德军指挥下的俄罗斯籍部队纷纷投靠,包括在法国和南斯拉夫作战的部队。加之大批“志愿者”的加入,叛军很快得以大大扩充,人数增加到10余万。这些部队的人员大多转战各地,双手沾满了苏联和欧洲人民的鲜血。

主动叛变 抛弃13万战友 4年后被抓回判处极刑 决不宽恕,这个人是谁?

这支所谓的“俄罗斯解放军”成立时,二战已接近尾声,西方盟军和苏军正在步步进逼,弗拉索夫和他网罗的一伙俄罗斯民族败类深知如果德国战败,他们肯定逃不脱苏联政府的惩罚,因此在德国投降之前,“俄罗斯民族解放军”就决定向美军投降以寻求庇护,不过其如意算盘没有实现,“俄罗斯民族解放军”第1师到达美军防区后,即被解除了武装。第2师还没来得及跑到美军防区即被苏军包围俘获(第3师人数较少,始终未形成战斗力)空军部队驾驶飞机投降了美军。而苏联方面则立即要求美军遵守两国曾达成的协议将这批叛军移交苏联。

主动叛变 抛弃13万战友 4年后被抓回判处极刑 决不宽恕,这个人是谁?

1946年6月3日,弗拉索夫及其部下被遣送回苏联,而在抓回苏联后,苏联对于这些叛逃也是决不宽恕,1946年8月1日,也就是其叛变后的4年后,经过审判,弗拉索夫、布尼亚琴科,以及其他“俄罗斯民族解放军”的8名领导人被判处极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