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原本统领8万大军,后来为何连续降级,55年只评为少将军衔?

此人原本统领8万大军,后来为何连续降级,55年只评为少将军衔?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391期。我军55年授予的上将只有55人(后又补授两人),而少将则多达上千人。两者似乎地位悬殊,但对于某些将领而言,其实并不是特别大的距离。有一位少将在解放战争初期,军中地位还很高,一度指挥过8万大军。若如此发展下去,55年被评为上将军衔似乎不成问题。但意外的是,他却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被连续降级,逐渐边缘化,最后只被评为少将。怎么回事呢?

此人原本统领8万大军,后来为何连续降级,55年只评为少将军衔?

这位少将就是曾克林。早些年有一部电影叫《曾克林出关》,讲的是第四野战军成立之前,中央把华北和山东等地的精锐部队派往东北地区,其中最早成规模出关的就是冀热辽16军分区曾克林部两千余人。而在曾克林到达东北之后,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尚未进军关外,因此发展环境相对较好。他借机快速扩张我军队伍,一度控制兵力达8万余人。尤其是在东北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新到达的曾克林部队获得了大量日军遗留的武器装备,情况比兄弟部队要好很多。就当时的实际地位而言,东北的曾克林事实上相当于后来的兵团司令级别,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

此人原本统领8万大军,后来为何连续降级,55年只评为少将军衔?

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曾克林多次被降级使用,成为军区副司令、纵队司令、纵队副司令、坦克师师长以及空军混成旅旅长。细细算下来,降级次数竟然达到了五次,这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全军高级将领里面都是不多见的,甚至可以说是最特别的一位。曾克林官职不断降低,最终在55年只评了一个少将军衔,有不少人替他感到惋惜。曾克林之所以降级次数这么多,当然是有原因的。

此人原本统领8万大军,后来为何连续降级,55年只评为少将军衔?

从主观情况而言,曾克林在抗战后期是16军分区司令员,在全军军改之前,司令的称谓比较普遍,但是实际级别不一样。曾克林的这个司令,属于最低的一种,事实上只相当于一个师长职务。所以从具体的军事指挥水平、战争经验而言,他还没有达到统领数万兵马的能力。至于去关外组建新部队,以至于成为了沈阳卫戍司令,应该说是个人发展方面的一个机遇,并不代表他的能力立即达到了这个层级。因此在后期的作战当中,曾克林的地位逐渐被其他实力出众的将领超过。曾克林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尤其是和韩先楚这样的名将直接共事过,对比比较强烈),因此才被降职。

此人原本统领8万大军,后来为何连续降级,55年只评为少将军衔?

而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曾克林的部队又有些特殊。他带到东北的16军分区部队,老兵只有两千人。曾克林在东北招的新兵虽多,但教育和训练不及时,开小差、叛逃的情况经常发生,并且还带走了宝贵的武器装备。要知道很多从山东等地赶去东北的老部队,都还没有获得新武器补充,曾克林的数万部队空有花架子,战斗力却不强,这引起了林帅等首长的不满。

此人原本统领8万大军,后来为何连续降级,55年只评为少将军衔?

不仅仅是曾克林,出身冀热辽军区的几位将领,在东北的发展也都不如人意。而东北我军一开始只有十余万人,逐渐发展到一百多万人的规模,离不开优秀将领的过人战功。如果没有真实的战绩和指挥素质,资历再高也很难在四野取得大的发展,甚至会出现倒退。四野之所以能成为我军的王牌野战军,与其内部重视战功、战绩等实际表现的部队风气有很大关联,众多资历一般的年轻将领得到了晋升机会,比如钟伟,直接从师长提拔为纵队司令,就是因为他军事过硬。

此人原本统领8万大军,后来为何连续降级,55年只评为少将军衔?

虽然1945年后级别不断降低,但曾克林为人老实厚道,从无怨言,也不多想。在建国之后的一次老友聚会上,有人拿他开玩笑:别人官越做越大,你却一路被贬,怎么回事呀?曾克林知道朋友们是在开玩笑,但是他却一脸严肃地说:我的出身很低,党让我去哪就去哪,让干什么干什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将军的觉悟和气节,而事实上他最后担任的两个看起来比较低的职务:坦克师师长和空军混成旅旅长,都是建国前后的新型兵种,可以看出组织对他的信任和重视,重要性远远高于一般师长、旅长的级别。由于从事过的兵种非常多(当过海军航空兵司令员),曾克林被赞誉为“全能将军”。

此人原本统领8万大军,后来为何连续降级,55年只评为少将军衔?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