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毁誉参半到光辉伟大,《三国演义》是如何不顾史实美化刘备的?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我们都很熟悉。他出身高贵,为人宽厚仁慈、重义守信,虽然刚开始没什么实力,遭遇了很多挫折,但最后还是成就了一番大事,三分天下有其一。

不过,如果读过《三国志》等正史,你就会发现,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被作者罗贯中给大大地美化了。《三国演义》采用了虚构情节、颠倒因果、掩饰失败等手法,把原本毁誉参半的刘备,塑造了一个光辉伟大的“仁君”形象。

当然,本文并不是说《三国演义》误人子弟,《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真正的历史形象有区别很正常。这里,我们只是讨论一下,小说是如何美化刘备的。

从毁誉参半到光辉伟大,《三国演义》是如何不顾史实美化刘备的?

提高身世,强调“天命所归”

刘备到底有没有皇族血统,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三国志》记载,刘备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儿子刘贞的后代。但不少史学家对此表示怀疑,比如为《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说,“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另一位历史学家胡三省,说刘备“自祖父以上,世系不可考”。

而且,就算刘备真是汉景帝后代,从公元前112年刘真“坐酌金失侯”到公元161年刘备出生,270多年他们这一支再也没有人封侯,早已经是平民百姓了。刘备祖父刘雄做过县令,但并没有改变刘备的社会地位,所以父亲死后,刘备和母亲“贩履织席为业”,出身很卑微了。

《三国演义》为了美化刘备,首先就通过虚构情节,提高了刘备的身世。

第一,编造家谱世系。《三国演义》第20回,编造了一个自汉景帝到刘备共十九代的直系传承世袭(从汉高祖算起,则是二十二代)。这个世系中,有十三人封侯,一直到刘备曾祖父,可以称为“皇族世家”。

第二,让汉献帝认刘备为皇叔。《三国演义》中说,汉献帝刘协查了家谱,发现刘备居然是自己叔叔辈,当即认了皇叔。这处虚构是非常荒唐的,因为汉献帝是汉高祖刘邦第十七代孙,而按照《三国演义》虚构的家谱,刘备是汉高祖第二十二代孙。刘备辈分比刘协小得多,该叫刘协一声“高祖”,怎么轮到刘协叫刘备“皇叔”呢?

从毁誉参半到光辉伟大,《三国演义》是如何不顾史实美化刘备的?

(汉献帝)

第三,通过各种人物之口,反复强调刘备的“皇叔”身份。当时人们称呼一个人,通常会称呼他的官职,比如,别人提到孙权时常称为“孙讨虏”,因为孙权做过“讨虏将军”,而刘备一般被称为“刘豫州”,因为刘备被皇帝正式授予了“豫州牧”的官职(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就这么称呼刘备)但《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身份与常人不同,大家都称“刘皇叔”。不但一般人叫刘皇叔,就连刘备的敌人曹操、刘备老婆和“结义”兄弟关羽张飞,也叫刘皇叔。刘备自报家门时,也经常扯虎皮拉大鼓,称自己为“皇叔刘备”。那为什么不称呼“刘豫州”,非得称呼“刘皇叔”呢?其实就是不停地给读者暗示,刘备出身高贵,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

除了提高身世外,《三国演义》还利用历史记载的一切有利于刘备的材料,强化“天命所归”的调调。

比如,历史上记载刘备长相怪异,“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这个长相大概有一定真实成分,因为有旁证,吕布曾当众骂刘备“大耳贼”。不过这样的长相没什么可夸耀的,路上遇见就是一个怪物。《三国演义》中,把这个“相貌”做了美化,说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是一个富态贵相的美男子。

《三国演义》还用百姓口中的一些歌谣,散布并确认刘备的“真命天子”的身份。比如《三国演义》第35回,刘备“跃马檀溪”,逃跑时偶遇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解释儿歌“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时,明确说“天命有归,龙向天飞,盖应在将军也”。

同时,还不忘记用丑化竞争对手的方式,确认刘备才是“天选之人”。《三国演义》虚构了这么一段故事,来暗示天命在刘不在曹:曹丕登坛受禅,要答谢天地,忽然受禅台前卷起一阵怪风,飞沙走石,急如骤雨,对面不见人,并且把台上的烛火都给吹灭了。曹丕吓得倒在坛上,百官急救下坛,过了好一会才醒过来,又得了一场大病。

围绕“重义”的性格特点,大做文章

《三国演义》从桃园三结义开始,从刘备“雪弟恨”兴兵伐吴失败后病死,来说明刘备义贯始终。

必须得承认,历史上刘备确实有重“义”的一面,这让他获得了后人的好评。《三国演义》在此基础上,大做文章,让“重义”成了刘备主要的人物特征。

对刘备“重义”的最重要的虚构,就是编造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真实历史上,刘备和关羽、张飞两人结识于穷困之际,确实有真挚的感情,史书记载,“先主与二子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但同时,史书也明确记载了三人尊卑有序,“而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三国演义》将三人的关系进一步亲密化、浪漫化,虚构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并写出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种流传千年的誓词。随后,又围绕着这个“义”字,虚构了“降汉不想曹”、“千里走单骑”、“君臣会古城”等历史上不存在的事件。

从毁誉参半到光辉伟大,《三国演义》是如何不顾史实美化刘备的?

(虚构的桃园三结义)

为了让刘备“重义”的特点有始有终,《三国演义》把刘备伐吴的一个政治选择,变成了一个为了兄弟之义的情感选择。关羽败亡后,刘备迫切需要夺回荆州,以实现“隆中对”两路出兵讨伐曹魏的战略构想。当时,他也认为自己有实力夺回荆州。所以,这是一个明确的政治上的选择。但是《三国演义》中,把这段变成了为了“兄弟之义”,为了报仇雪恨的一个情感上的选择。并且,还虚构了一些情节来强调伐吴的情感取向。比如刘备知道关羽遇害,“哭倒于地,半日方醒,说’孤与关、张二弟桃园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已亡,孤岂能独享富贵乎?’”;得知张飞被杀,又“哀痛至甚,饮食不进,说:’朕想布衣时,与关、张结义,誓同生死。今朕为天子,正欲与两弟同享富贵,不幸俱死于非命……二弟俱亡,朕安忍独生。’”

其实在史籍上,并没有记载刘备为关、张之亡哭过,反倒是法正、刘封死时,掉下过眼泪。

除了兄弟之义外,作者还用很多情节来渲染刘备其它义举,比如虚构了著名的“三让徐州”,其实刘备只让过一次。另外,对于比较棘手的刘备入蜀事件,《三国演义》也通过颠倒黑白的手法,做了妥善处理。入蜀夺取刘璋的益州,这段是刘备人生的著名黑点,是他“不义”和“诡诈”两个性格特点的最深刻体现,很难洗白,但《三国演义》不但洗白了,而且还成功地把夺取他人领土变成了刘备的“义举”。

从毁誉参半到光辉伟大,《三国演义》是如何不顾史实美化刘备的?

(憋屈的刘璋)

怎么洗白的呢?《三国演义》强调,是庞统和法正的计策,把刘备“陷于不义”,最后“不得已”夺取了刘璋的地盘。比如,《三国演义》虚构了一个“新鸿门宴”,当刘璋和刘备相会时,庞统指使魏延舞剑,刺杀刘璋。刘璋手下当然明白啥意思,也起身舞剑。“刘备大惊,急掣左右所配之剑,站起来说:’吾兄弟相逢痛饮,并无疑忌。又非鸿门会上,何用舞剑?不弃剑者立斩……吾兄弟同宗骨血,共议大事,并无二心。汝等务疑’。”刘璋吓得执手感谢刘备“不杀之恩”,刘备回头又谴责庞统,“公等奈何陷我于不义”。

后来,刘备和刘璋彻底翻脸,并先动手为强,设计斩杀刘璋大将杨怀、高沛,露出武力夺取西川的嘴脸。《三国演义》把这段改为“杨怀、高沛身怀利刃,阴谋刺杀刘备,刘备不得已才杀死二人”。总之,想法设法把刘备的“不义”说成不得不做的“正义”。

强化了刘备的武功、军水水平和历史功绩

除了提高身世,强调“重义”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还对刘备的武功、军事水平和历史功绩进行了吹嘘,全方位无死角地塑造一个光辉伟大、金光闪闪的刘备。

历史上,刘备确实参加过黄巾起义,并因为战功,先后被授予“安喜尉”和“下密丞”,但并没有记载具体的战斗过程。这给了作者很大的发挥空间,《三国演义》对这一段倾注了很多笔墨,神化了刘备的能力。

《三国演义》通过与黄巾作战,描述了刘备的箭法,甚至还有破解妖术的能力。当时刘备一箭射中张宝左臂,并且当张宝用“纸人草马”的法术时,刘备指挥士兵们“秽物齐泼”,破解了张宝的法术,“纸人草马,纷纷坠地”,张宝是大败而逃。

镇压黄巾军突出了刘备的箭法,“三英战吕布”则突出了刘备的武功。实际上,没有任何历史资料能够证明刘备参与了讨伐董卓的战斗,但《三国演义》还是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精彩场景。当张飞关羽双战吕布时,刘备“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前来助战”,三人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呆了……”最后武功天下第一的吕布打不过三人,只好逃跑。《三国演义》说,“枭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

从毁誉参半到光辉伟大,《三国演义》是如何不顾史实美化刘备的?

(虚构的三英战吕布)

历史上的刘备,打仗水平很不怎么样。历史记载了刘备指挥的22次战斗,其中指赢了9次,胜率不到50%,水平确实一般。但《三国演义》中,为了塑造刘备的形象,虚构了一些胜利的战役,拔高了刘备的军事指挥水平。

比如,镇压黄巾起义时,上级给刘备500兵,去对抗程远志的五万黄巾军。500对50000,实力差距天上地下,可刘备却“欣然前往”,并且“大胜而归”,然后,又用伏兵战术,解了青州之围。

比如,袁术主要是被吕布打败的,但《三国演义》中,刘备指挥了对袁术的最后一战,导致袁术败死。

就连败得最惨的猇亭之战,《三国演义》也虚构了一些局部的胜利,来弱化刘备的失败。关兴、张苞分别杀死了仇人,为父报仇;沙摩柯射死东吴名将甘宁,赵云杀死东吴名将朱然,这都是虚构的,完全不存在的。实际上,猇亭之战,刘备基本没打过任何胜仗,真正地一败涂地。

想方设法,隐去刘备丑陋的一面

《三国演义》除了突出刘备光辉的一面,还隐去了刘备很多丑陋的一面,以保证人物形象的高大完美。

比如,刘备曾参加过平定张纯反叛的战争,在进军中突然和叛军遭遇,大败。刘备靠躺在地上装死,才幸免遇难。在这次平判中,刘备没有任何功绩。《三国演义》却说,“玄德为都尉,引兵直抵贼巢,与贼大战数日,搓动锐气”,回来后刘备在公孙瓒的引荐下,当上了平原县令。

比如,汉中之战,刘备派遣陈式等人率军去切断马明阁栈道,被曹操手下名将徐晃打得大败,蜀军“自投山谷,多死者”。刘备主力部队包围张郃部,却不能攻克,而张飞、马超、吴兰等人,去断曹操后路,被曹军突袭,吴兰被杀,张飞和马超逃走。这些《三国演义》都不提,只写了汉中之战刘备胜利的一些战斗。

刘备在正史上,更换老板非常频繁,有很多次背叛行为。这种背叛行为,可能会引人反感,所以《三国演义》一般都会对历史事件做一些改动,让刘备的背叛变得不得不为,甚至合乎道义。

比如,被吕布打败后,刘备一度投靠曹操。后来,曹操命刘备和朱灵带兵攻打袁术,没接仗袁术就死了。朱灵回到了许都,刘备却占据了下邳。当时,车胄是徐州刺史,刘备为了在徐州发展,就杀死了车胄,从此和曹操公然撕破脸皮,史称:“备到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反。”

为了美化这次反叛,《三国演义》虚构了一个情节,混淆了是非,颠倒了黑白,说车胄接到曹操命令,要谋杀刘备,结果秘密泄露,所以关羽和张飞杀了车胄,刘备也不得不反。

另外,《三国演义》还把刘备一些酷虐的行为都给隐去了。比如,刘备为报宿恨,杀死后部司马张裕。他要称帝的时候,阻止他的大臣大多受到了惩罚,费诗被降职,庸茂被杀,四川名士刘巴吓得自闭了,从此“退伍私交,非公事不言”。

从毁誉参半到光辉伟大,《三国演义》是如何不顾史实美化刘备的?

(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赵云)

最让人痛心的事,发生在《三国演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赵云身上。赵云是刘备速降,在刘备穷困时就跟随他,屡立战功,并且两次救护刘备的继承人阿斗,两人关系一度好到“同床而眠”。但因为入蜀后对某些事情见解不同,赵云受到了刘备的压抑。

刘备称王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别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和后将军,都是“名号将军”,而赵云只获得了一个“翊军将军”的封号,是杂号将军。刘备称帝后,关羽黄忠已死,活着的张飞和马超都封了侯,而赵云在刘备生前始终不得封侯。

上面说的这些,就是《三国演义》美好刘备的主要方式。不过,我们还要重复一下开头的观点,本文并不是说《三国演义》写的都是错的,而是通过辨析演义和历史,来分清艺术形象和历史形象,两个不太一样的刘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