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是刘备最后统一三国,那么他会不会杀五虎将和诸葛亮呢?

刘备如果统一三国,恢复大汉天下,会不会杀五虎将和诸葛亮呢?这个很不好说。

如果是刘备最后统一三国,那么他会不会杀五虎将和诸葛亮呢?

在古代都是家天下,皇帝都是很自私的,为了自己皇位的稳定,为了子孙后代能稳坐江山,帝王生前都会力所能及地清除可能会对自己的天下安全带来威胁的一切自认为将来可能有危害的因素。但这也与每个开国帝王的素质能力有关。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杀功臣勋将,有两个原因:一是刘邦能力有限。他出身一介平民之家,地位低微,开始萧何、曹参地位都在他之上,打下沛县,杀了沛令后,众人推举沛公,结果萧何、曹参都不愿当沛公,因为他们害怕一但起事失败,当了沛公,那就是主犯,必死无疑,于是就拉刘邦做冤大头,让他做了沛公。后来谁知秦朝不经打,竟被起义军三下五除二给推翻了,刘邦这时也坐稳了主公之位,萧何、曹参也只好一心一意辅佐刘邦。也可能为此萧何、曹参背后肠子都悔青了,怨恨自己那时为什么就不敢接这个沛公之位。后来刘邦与项羽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起初刘邦是打不过项羽的,也只不过是项羽分封的众多诸侯中的一个而已。刘邦知道自己能吃几个馍喝几碗饭,听从张良、萧何等人的建议,重用韩信、彭越等人,就打败了项羽。刘邦建立汉朝后,也分封了不少诸侯王。

当时的诸侯王国都拥有很大势力,几乎和独立王国差不多。刘邦就很不自信啊整天想,以前都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主,甚至以前有的比我刘邦还强还地位高,他们能服我吗?特别是韩信,那么大能耐,我的江山差不多可都是他打下来的,这要是他造起反来,我可怎么赢他。正因为刘邦对自己的极不自信,对分封的诸侯王多猜疑,也就逼得诸侯王们人人自危,因为自己有权有兵,最后竟一个接一个地反了,这就出现了历史上刘邦不断镇压反叛,屠杀功臣的情况。

二是刘邦也为身后事考虑。异姓王纷纷反叛,这让刘邦在忙着镇压的同时,也考虑到以后自己汉室江山的传承稳固问题,于是他在镇压废除各异姓王的同时,与众臣杀白马起誓,以后非刘姓不得为王。他还大量分封了同姓王,刘邦病危时,有人说以后樊哙将会联合吕后危害戚姬和她的儿子刘如意,刘邦就毫不犹豫地传令陈平和周勃,带着自己的诏令前去斩杀樊哙。要知道,樊哙和刘邦可是光着肚一起长大的玩伴,最早跟随刘邦闹革命,几次救过刘邦的命,对刘邦那可是忠心耿耿,但为了自己死后戚姬母子的平安,刘邦竟毫不留情地要斩杀樊哙,可见帝王的自私与无情。

如果是刘备最后统一三国,那么他会不会杀五虎将和诸葛亮呢?

朱元璋嗜杀功臣勋将,完全是出于为他的大明江山千秋万代考虑的。他曾拿着一根满是刺的树枝,对太子朱标说,他要帮他把这些刺都拔掉,以确保以后太子继位的稳定。朱元璋这个人很有能力,在众功臣勋将面前,他是最出众的,因此他没有不自信的心理存在。他通国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大杀功臣,完全是为了后世子孙皇位巩固考虑。朱元璋出身更低下,只是叫花子出身,在讨饭要饭中,受尽了他人的凌辱欺负,从小很少有温情的家庭生活可过,因此对人也是冷酷无情。他当皇帝后,就残忍成性,恢复了早在西汉文帝时就废除的肉刑,动不动就对大臣官吏施以凌迟、剥皮、砍足、刷洗等残酷刑罚,真的让后人提起明朝就有点不寒而栗。

隋文帝杨坚和唐太宗李世民,都出生在富贵之家,自幼都有温暖的家庭生活,因此他们性情都不残忍,再加他们二人都很有才能,建国登基后,都没有大杀功臣。但当听到有危害他们的天下传续时,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开了杀戒。如当隋文帝梦到大水中有十八小儿撕扯他时,他就杀了开国功臣李浑全家,还将李姓大臣贬的贬,驱除的驱除;李世民得到“唐三代后女主武氏有天下”的谶语,就大杀武姓之人,又怀疑大将李君羡,最终将他贬官外任,并不久找了个理由杀了他。

如果是刘备最后统一三国,那么他会不会杀五虎将和诸葛亮呢?

历史上没有杀过功臣的开国帝王,只有汉光武帝刘秀和宋太祖赵匡胤。这两位也都出身高贵,从小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家庭生活也温暖,而且二位才能超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尤其是刘秀,很会打仗,当时不管多么历害的对手,只要一遇到刘秀,就只有败北的份,大有打遍天下无敌手之感。但刘秀登基称帝,做足了谶纬之术;赵匡胤黄袍加身,也做足了宣传。他们二人手下的功臣勋将,都是很倾服忠诚他们的人。刘秀很好加封了他的功臣勋将,为他们修建了凌烟阁,让他们感激涕零;赵匡胤则杯酒释兵权,让他的大将们翻然醒悟,纷纷交出兵权,接受了朝廷大量赏赐的良田美宅,回家享清福去了。二人都有充分的自信,也信任跟自己打天下的将军们对自己的忠诚度,因此都能很好地善待功臣勋将,成了历史上倍受称赞的君主。

我们再来看刘备,虽然是汉室之胄,但到他这一辈,已是家道中衰,靠织席贩履维持生活,可以说刘备与刘邦的出身应该差不多。刘备自己才能不大,闯荡半生,都是一溜的败北,最后还是在诸葛亮的谋划下,才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成绩。他虽仁厚宽弘,却也为自己的后事考虑,不顾与刘封数十年的父子之情,听从诸葛亮之劝,忍心逼刘封自杀。

如果是刘备最后统一三国,那么他会不会杀五虎将和诸葛亮呢?

为了重新夺回荆州,给关羽报仇,他失去理制,悖逆早定的“东和孙权”之策,悍然东征东吴,结果惨遭夷陵大败。其实刘备的性格与刘邦有点儿很相似,如果他能最后统一三国,兴复汉室,很大可能他是不会轻以杀害拥有大功的五虎将和诸葛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备所处的是东汉末年,对异姓已经不再封王,自然“五虎将”和诸葛亮也很难被封王。再者诸葛亮是张良和萧何一样的智谋人物,是不会触碰刘备的忌讳的。五虎将都忠心耿耿,如果统一天下后都能安于封赏,不恃功自傲,不对刘备的天下后世造成安全隐患,刘备一般应不会杀害他们。除非关羽、张飞居功自傲,骄横跋扈,强力干涉他的家天下,触碰了刘备的底线,虽然他们与刘备结有深厚的革命友情,但为了自己的天下稳固安全传延,刘备也就只能忍痛下手了。有的人说刘备会哭,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到那时刘备也许会在痛哭之中,名正言顺地斩杀关羽张飞,也不亚于诸葛亮的挥泪斩马谡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