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的世系关系,是怎么样排列的?

“三皇五帝”向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但究竟具体是哪几个人,则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流传至今的说法至少有十几种,各有各的道理,今天我就选取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将其世系关系给大家理一理。

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的世系关系,是怎么样排列的?

《尚书大传》中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各种古书典籍中也多持此论,算是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

燧人氏,就是发明钻木取火的智者,他教人吃熟食,与其他禽兽彻底区别开来,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尊称为“天皇”。

伏羲是燧人氏的儿子,人首蛇身,教会了人们捕鱼打猎,创造了八卦,被后世尊称为“地皇”。

神农是伏羲的后代,但伏羲并不是他的父亲,有人说神农是伏羲的外孙,他为了治病救人,亲尝百草,最后中毒而死,后世尊称其为“人皇”。

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的世系关系,是怎么样排列的?

关于“五帝”的说法也很多,流传最广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没有禹。

关于“五帝”的世系,还要从伏羲开始说起。

伏羲在传说中是,是人首蛇身,他还有一个妹妹女娲,也是人首蛇身,兄妹结合生下了后代,他们的儿子叫做少典。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把少典和伏羲、神农一起列为“三皇”,其中少典为人皇。

少典娶了两个妻子,长妃叫女登,次妃叫附宝。女登见神龙生下了炎帝,以姜维姓;附宝怀胎二十五个月生下了黄帝,以姬为姓。

黄帝和炎帝长大以后,分别做了各自部落的首领。这时候,有一个叫“九黎”的部族,在其首领蚩尤的带领下进攻炎帝,炎帝打不过,就逃到了黄帝部落的领地。

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的世系关系,是怎么样排列的?

黄帝想让炎帝归顺自己,炎帝不愿意,两个部落就打了三仗,结果炎帝都败了,只好归顺,组成了炎黄部落。

蚩尤继续进攻,结果却被黄帝打败,不仅九黎部落被消灭,蚩尤本人也被杀了。

这样一来,黄帝的威望大振,其他部落纷纷表示归顺,并共同推举黄帝为“天子”,也就是“带头大哥”的意思,并不是后来封建王朝里皇帝的代名词。

就这样,黄帝就成了华夏“五帝”的第一个。

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的世系关系,是怎么样排列的?

黄帝娶了四个妻子,共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其中他和发明养蚕的嫘祖生了两个儿子,长子为少昊,小儿子为昌意。黄帝归天之后,就由长子少昊执掌朝政,在少昊的治理下,到处呈现繁荣向上的景象。

少昊晚年,感到力不从心,就请来颛顼帮忙料理朝政。颛顼是昌意的儿子,也就是少昊的亲侄子。

颛顼不负众望,干得很出色,在少昊死后,击败了争夺帝位的共工,成为“天子”,号“高阳氏”。

这样,颛顼就成了华夏“五帝”的第二个。

颛顼在位时,同样把自己的一个侄子选为身边的助手,这个人叫高辛,是少昊的孙子。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成为新的“天子”,即帝喾。

帝喾明察秋毫,顺从民意,深受百姓爱戴,据说整整活了100岁。

这样,帝喾就成了华夏“五帝”的第三个。

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的世系关系,是怎么样排列的?

帝喾死后,他的长子帝挚继位,但帝挚执政九年,发现自己并不擅长管理国家,于是主动让位给了自己的弟弟尧。尧也是帝喾的儿子。

尧受禅之后,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夷,统一了华夏诸族,被司马迁视为“最理想的君主”。

这样,尧就成了华夏“五帝”的第四个。

由于尧的天子之位是受禅得来的,而且他的德行也非常高,所以他决定要挑选最贤能的人才来接替他,最终经过一系列考核,他选中的舜。

舜也是黄帝的后代,他是颛顼这一支的,具体关系为: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

而黄帝另一个儿子少昊那边的传承为: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尧—丹朱……之后不明。

但从中可以看出,尧的辈分比舜高很多,两人相差四辈,从世系上说,舜是尧的玄孙辈。

不过,到了尧、舜这里,血缘关系已经很淡薄了,说两人是亲戚关系实在有些勉强。尧在通过了对舜的考验之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舜,并禅位于他。

这样,舜就成了华夏“五帝”的第五位。

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的世系关系,是怎么样排列的?

综上所述,“五帝”中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关系很简单,他们是一家人。

至于舜之后的大禹,那也不是外人,世系关系为:黄帝—昌意—颛顼—骆明—鲧—禹……

算起来,禹的辈分比舜还要高三辈,但和尧不同的是,舜和禹都是颛顼这一支的后人,关系相对还亲近一点。

以上所说,也只是三皇五帝的一种说法而已,这种说法是流行最广的,也是最容易被大家理解的。至于其他的说法,无非是按照顺序更改其中的人而已,比如在五帝中加入少昊,在三皇中加入女娲,等等,区别并不是很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