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独立营派出神枪手,专打外出提水的伪军,逼得日伪军撤离据点

声明:吴学华原创作品,拒绝转载

独立营派出神枪手,专打外出提水的伪军,逼得日伪军撤离据点

抗日战争期间,从莱州的招远金矿到寿光的清河军分区革命根据地,有一条经过潍北的秘密交通线,被革命队伍称之为“渤海走廊”。从1939年到1945年,从渤海走廊运送到延安的黄金大十几万两,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战大业。

潍坊和昌邑一带的日伪军,为了掐断这条生命线,经常下乡扫荡,残杀革命群众。昌潍两地的革命队伍,为了保护“渤海走廊”的安全,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943年,日伪军为了包围和“蚕食”潍北根据地,截断“渤海走廊”,重点加固蔡家栏子据点。驻守据点的是顽军的厉文礼部三支队四营,该支队暗中已经投降日伪军,但是还打着国军的旗号。这些家伙平时就耀武扬威地欺负群众,帮着日本人祸害中国人,民愤极大。

蔡家栏子是对“渤海走廊”威胁最大的伪军据点,为了搬掉“走廊”附近这块大绊脚石,上级决定攻夺蔡家栏子据点。战斗由清东独立团团长赵寄舟统一指挥,参加主攻的部队有潍县县大队的两个中队、清东军分区直属一连和昌邑独立营一连。

战斗从7月19日晚上10时开始,当时驻扎的伪军士兵,一个个光着膀子在院子里纳凉,手榴弹从天而降,在人群中开花,伪军们被炸

哭爹喊娘,乱作一团。活着的连滚带爬,只恨少生了两条腿。

伪军逃进据点负隅顽抗,还想着熬几个小时,等到潍县的日伪军前来救援。他们哪知道,潍县抗日队伍,在城外开枪,作出进攻潍县的样子,城内的日伪军根本不敢出来,只是胡乱对着城外开枪。

独立营派出神枪手,专打外出提水的伪军,逼得日伪军撤离据点

由于据点下面堆满了麦秆,昌邑独立营一连猛冲过去,把马灯扔到麦秆堆上,大火很快熊熊燃烧起来,据点内的伪军见状,猖狂逃出了据点。

各攻击部队同时发起猛攻,很快把伪军压缩到村中部和西部,双方展开巷战。天亮时分,伪军龟缩到一个地主大院内顽抗。我军集中力量猛攻,将伪军彻底打垮,除伪军营长化装溜走外,其余伪军全部当了俘虏。战斗结束后,部队休息,县委立即发动根据地的群众,把蔡家栏子的围墙和工事全部拆毁,以防敌人再来安设据点。

拿下蔡家栏子据点后,革命队伍将目光投向了昌邑北面青乡的据点。

青乡据点是“渤海走廊”的必经之处,日寇在此修筑了碉堡和壕沟,进行军事封锁。据点里驻有日军1个小队,伪军1个警备中队,1个伪盐警队。

日寇为了扩大封锁,到附近村庄抓人,命百姓挖河放水,阻隔交通。昌邑党组织一面组织群众开展反挖河斗争,一面寻机歼灭敌人。恰在这时,作恶多端的盐警队长程百川抓去灶户村盐民10余人,敲诈勒索,刑讯逼供。昌邑县大队为营救群众,打击敌人,决定先消灭伪盐警队。

这天黑夜,县大队副政委宫愚公带领二中队和柳疃、龙池民兵逼近盐警队。情报员孙明德拿着几瓶烧酒和猪头肉、鸡蛋等,把值班的伪盐警队班长灌得酩酊大醉。随即发出信号,敞开大门,抗日队伍即冲了进来。这时,敌人都在呼呼大睡,随着一声大喊:“不许动,谁动就打死谁!”迷迷糊糊的盐警们稀里糊涂当了俘虏。

独立营派出神枪手,专打外出提水的伪军,逼得日伪军撤离据点

前后不到半小时,战斗胜利结束,伪盐警队30多人全部被俘,武器装备全部缴获,被抓去的群众也全部救了出来。直到盐警队住的房子起了大火,日寇小队长才赶来,他捶胸顿足,大叫着:“我的盐警队,我的盐警队哪里去了!”

为了对付据点里面的日伪军,在各村党组织的安排下,革命队伍和群众选择在夜里挖沟,直接挖了一条从渤海湾通到青乡的暗沟,使日伪军的饮用水都变成了海水。

另外,昌邑独立营还派出枪法好的战士,躲在芦苇丛中,专打据点里的提水伪军。就这么僵持了一个多月,日寇不得不撤走。

革命队伍依靠群众和智慧,巧妙地赢得了拿下据点的胜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