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和珅的头脑有多厉害?看完这三个小故事,对和珅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和珅的智慧】和珅为何在乾隆朝最受宠,讲三个小故事给大家听:乾隆四十二年,皇太后钮祜禄氏病逝。乾隆悲痛欲绝,茶饭不思,在太后寝宫坐了三天三夜。

众大臣纷纷劝谏:“皇帝节哀呀,保重龙体呀,以国事为重呀!”劝谏之词,大都是一些司空见惯,耳熟能详,听了几百遍的话,没什么说服力。

和珅的头脑有多厉害?看完这三个小故事,对和珅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而宠臣和珅却一言不发,也不劝乾隆节哀,保重龙体之类的贴心话。和珅只是默默地跪在那里陪伴乾隆,也不思饮食,三天下来,面无血色,好似大病一场一样。乾隆帝看到和珅憔悴的模样,顿感欣慰,更加宠信和珅了。

都说和珅善于逢迎,拍马屁,其实这也是个技术活,和珅不发一言,却胜过千言万语,这就是他的伴君智慧,他表忠心、拍马屁的智慧。

第二个小故事:和珅3岁丧母,9岁丧父,多亏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位偏房保护和珅、和琳,他们两兄弟才能免于被赶出家门,有机会读书。

和珅无父母相依,少年时尝遍了世态炎凉,人情的冷暖,所以他刻苦读书,立志要出人头地,盼望着来日金榜题名,摆脱窘境。和珅日日苦读,在他的努力下,他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甚至还懂点英文,四书五经更是熟读百遍,牢记于心。

和珅少年时的老师吴省钦,见和珅志向不凡,而且城府很深,便倾其所能地培养和珅,甚至还给予生活、财物上的相助。

后来,和珅靠着自己的才学,博得了乾隆的赏识,先是做了乾隆的御前侍卫,后乾隆颁下恩旨,让和珅走入仕途为官,成为乾隆的宠臣。

有一天,老师吴省钦突然来到和珅府,见面就给和珅磕头,要倒拜和珅为师,一下把和珅给搞蒙了。等和珅问清原委以后,才知道吴省钦屡屡参加科考,却屡试不中,想起从前与和珅的师徒关系,便想走他的门路,让和珅帮帮忙。

和珅倒也重情义,决定帮老师一把,并且让老师走正常的科考途径考中。原来,和珅用的方法就是押题。

和珅的头脑有多厉害?看完这三个小故事,对和珅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和珅此人很聪明,通读四书五经,他拉拢、买通乾隆的贴身太监,在乾隆出考题之前,从太监那里打听到乾隆帝最近都在读什么书,读的是书中的那一页,同时对乾隆近日关心的人和事,作认真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揣摩,和珅竟然准确地猜出了乾隆帝的题目,便不着痕迹地帮助吴省钦于乾隆二十八年考中进士,走上仕途,最后官至左都御史。

这就是和珅见微知著,善于揣摩、推测的智慧,所以乾隆帝的心思,和珅摸得最清楚,和珅摸透了领导的心思,次次都能迎合到点子上,事情办的自然令乾隆满意。

第三个小故事:乾隆帝晚年最宠爱的惇妃,比乾隆帝足足小了35岁,不仅年轻,而且貌美,所以深得乾隆帝的宠爱。但后宫妃子,往往都会恃宠而娇,惇妃也不例外。

惇妃就仗着有皇帝的宠爱,时常打骂下人,把其他妃嫔不看在眼里。乾隆四十三年,有一次竟因一件小事,惇妃把一个宫女给活活打死了。

这事一下子传扬起来,宫内宫外议论纷纷。乾隆帝为了顾及自己的名声,向世人表明自己公正贤明,不徇私情,说要废了惇妃。为此,乾隆还特意说:“惇嫔平日受朕恩眷较优,今既过犯,即不能复为曲宥;临御四十三年以来,从不肯有溺爱徇情之事。”

乾隆准备表演一出大义灭亲的场景,但和珅却看出乾隆并不是真心的,所以乾隆的这出戏,需要有人来配合。而这时惇妃一看老皇帝怒了,心中害怕,便急忙求和珅帮忙。

和珅的头脑有多厉害?看完这三个小故事,对和珅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和珅善于察言观色,他料定乾隆只是一时之怒,惩罚惇妃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但废了惇妃,乾隆日后必定后悔。所以,和珅就上奏劝阻,以惇妃之女十公主尚在襁褓之中,需要母亲的照顾为由,同时,惇妃打死宫女,也不能全怪惇妃,宫女、太监们也有一定的责任。

所以,和珅请求乾隆降惇妃为嫔,如此一来就保住了惇妃的名分。过了一段时间,风头过去了,乾隆一高兴,惇妃重获恩宠,再次升为妃。惇妃为了表示对和珅的感谢,便以十公主与和珅之子丰珅殷德定下亲事作为给和珅的回报。

自此之后,惇妃感念和珅,宫里但凡有个风吹草动的,就及时派人通知和珅,惇妃成为和珅安插在乾隆身旁的眼线了。和珅一举多得,办事、处世的智慧的确了得。所以说,和珅纵然贪墨,受人诟病,但他也有很多过人之处,精通不少处世、伴君的大智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