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巴菲特的成长之路看投资哲学

作者:清风朗月读书正好

1947年,17岁的巴菲特认为念大学是在浪费时间,想靠积攒的6000美元准备创业。而巴菲特的父亲坚决反对,最终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可是不承想在这所极具盛名的商学院,两年后巴菲特下定决心离开沃顿商学院。是什么让这位后来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投资大师的巴菲特一定要离开呢?

这需要从巴菲特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征说起。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财富自由,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在我们幼年的时候考虑的是游戏和玩乐,享受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很少去考虑财富的意义和来源。

从巴菲特的成长之路看投资哲学

但是巴菲特却不同。财富对小小年纪的巴菲特便有极大的诱惑力。长江出版社出版的《巴菲特:一生的财富之道》,从巴菲特的成长故事入手,全力讲述巴菲特的商业传奇,解读巴菲特的核心投资理念,并通过对股市和人性进行深度剖析,带我们一起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巴菲特。

《巴菲特:一生的财富之道》,作者是著名的财经作者张亮。张亮擅长通过大量的采访和深度调研,剖析人物传记中的深刻内涵,呈现给读者独树一帜的人物形象。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巴菲特:一生的财富之道》,一起了解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从他积累原始资本开始,寻找他的财富自由之路。

从巴菲特的成长之路看投资哲学

巴菲特出生于美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小小年纪的巴菲特,性格内敛、含蓄。童年的巴菲特即在爷爷的杂货店里帮忙,通过忙碌的杂活赚取少的可怜的薪水。生活的辛苦并没有影响巴菲特赚钱的乐趣,反而激发了他对赚钱的渴望。只要有空便四处收集废报纸杂志变卖。

巴菲特并不是一个仅仅沉迷于忙碌生活中的人,他还有一个灵活的脑袋。他善于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巴菲特喜欢赚钱,但并不仅仅只是喜欢赚钱,他更喜欢的是读书,尤其是喜欢阅读经济类的书籍。青少年时的巴菲特靠自己的劳动积累着自己的原始资本,也在靠脑袋思考如何赚取更多的财富。巴菲特从小便对数字十分敏感,喜欢做数字游戏,乐于追踪股票行情,研究股票走势。

从巴菲特的成长之路看投资哲学

大量的阅读和独立思考,让巴菲特避过股票市场中的一个又一个陷阱。本书的作者张亮认为巴菲特和芒格一样是行走的读书机器。在长期的阅读和思考中,他们掌握了多种思维模型,学会了如何更全面地分析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巴菲特不仅是一位投资家,也是一位哲学家。

这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他认为大学里讲授的是空洞的理论。决定从沃顿商学院退学的巴菲特遭到了父亲的极力反对,于是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转入了内布拉斯加大学的林肯商业管理学院,他在轻松完成学业的同时,继续靠辛勤的劳动和脑袋积累原始资本。

从巴菲特的成长之路看投资哲学

后来巴菲特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遇到了他的恩师格雷厄姆。本杰明·格雷厄姆是世界上公认的证券分析和投资理论奠基人。巴菲特在格雷厄姆的研究中不仅在丰富着实操经验,也在努力补充的理论知识。

离开格雷厄姆的巴菲特回到家乡后,组建了自己的投资团队,还遇到了查理·芒格。芒格是一个有强大洞察力和喜欢特立独行的人,两个人在投资市场上互相吸引,一起披荆斩棘,创造股票市场上的常胜将军。

从这里可以看出巴菲特的投资成长之道不仅在于他有一个敏锐的头脑,还有强大导师的历练,和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从巴菲特的成长之路看投资哲学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点来源于格雷厄姆。股票市场是一个阴晴不定的人,在资本的逐利,人性的贪婪中处处布满陷阱,无论市场怎样震荡变化,股票最终会回归它真实的价值。

于是便有了安全边际之说。安全边际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核心。那什么是安全边际呢?安全边际是指投资者通过估算公司内在价值与其股票价格的差异。简单地说就是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小于其内在价值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便值得投资。我们耳熟能详的巴菲特投资原则: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也是来源于安全边际的原则。

从巴菲特的成长之路看投资哲学

因为股票市场的金融属性往往带有人性的贪婪。那么仅仅有安全边际还是不够的,还要会识别自己所投资公司的护城河。具有护城河性质的公司,一般具有4个属性:垄断、特许经营、品牌优势和用户忠诚度。

有了安全边际和护城河的加持,往往能更抗风险并且获得更高回报率。巴菲特研究股票,并不仅仅着眼于财务报表,他会研究公司的产品、内在价值和销售模式,并进行实地考察。他运用概率对公司进行估值,让他在股票投资市场很少看走眼。

在股票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的巴菲特,生活依旧节俭。他不喜欢浪费,尤其是对公司的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的增加深恶痛绝。

从巴菲特的成长之路看投资哲学

无论是投资市场上的成功,还是个人的成功始终都有一个内在价值,正因为深谙价值之道、含蓄内敛的巴菲特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投资。即使现在已有90岁的高龄,巴菲特依然思维敏锐,精力充沛,有极强的商业洞察力

《巴菲特:一生的财富之道》,通过巴菲特的成长故事,揭开巴菲特投资成功之道。无论是安全边际、护城河理论还是概率估值都离不开价值理论,离不开坚定的耐心等待。巴菲特可是以50年如一日的坚持研究可口可乐的股票,30年来一直在研究迪士尼公司。或许我们并不能成为巴菲特这样的人,但是从他的投资哲学来看。在投资故事里看到他坚韧的耐心,看到他一生为之努力的内在价值之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