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皇帝不想被权臣辖制,于是离家出走新建一国,结果依然以悲剧收场

引言

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傀儡》中谈论“傀儡”:“世传傀儡起於汉高祖平城之围,用陈平计,刻木为美人,立之城上,以诈冒顿阏氏,后人因此为傀儡。”因此后来,傀儡也被比喻为无法拥有自主能力的人。而在古代,最出名的这类人,可能就是历史上的傀儡皇帝们了。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中,曾经有过400多位皇帝。这些皇帝中,有功利千秋的千古一帝,也有的是荒唐暴虐的暴君昏主;有年过古稀的长寿之君,也有不满百日的婴儿皇帝。当然,还有最无奈的亡国之君与傀儡皇帝。

皇帝不想被权臣辖制,于是离家出走新建一国,结果依然以悲剧收场

▲汉献帝刘协剧照

01

说起傀儡皇帝,可能最著名的就是汉献帝和宣统帝。由于外戚和宦官专权,汉朝以及北魏的傀儡皇帝和小皇帝特别多。这些傀儡皇帝要么便是因为年幼,要么便是因为是权臣专门扶植起来的,所以手中并无实权,很多时候都只能说是一个“人形玉玺”。有一些傀儡皇帝倒是愿意混吃等死,但是更多的傀儡皇帝并不甘心,因为不要说受人摆布十分难受,更重要的是一旦他们失去利用价值后,便很有可能被直接杀掉。

所以也有一些傀儡皇帝会设法反抗,但他们的下场往往凄惨。汉质帝刘缵,就是因为太过年少气盛,直言大将军梁冀是“跋扈将军”而被毒死。汉献帝就曾经策划并传出衣带诏,想要铲除曹操,可惜最终行动失败。事后曹操虽然没有杀掉汉献帝,但是参与这次行动的所有大臣,以及怀着身孕的董贵人都被杀了。

皇帝不想被权臣辖制,于是离家出走新建一国,结果依然以悲剧收场

▲曹操剧照

但也不是没有成功摆脱傀儡身份的皇帝,汉宣帝刘病已在刚刚即位时,其实也是霍光的傀儡,但是他就比较聪明,一直韬光养晦隐忍不发,等到合适的时候将霍家连根拔起,终于成为一代贤君。在北魏末年,接连出现好几个傀儡皇帝,其中孝庄帝元子攸也是不甘心做傀儡皇帝发动政变,与权臣展开殊死搏斗,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了。后来北魏又出了一个不甘心受制于权臣的皇帝——孝武帝元修,他也是北魏的最后一位皇帝。

02

元修出生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元修是广平武穆王 元怀的儿子,是皇室的一个旁系,本来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但是北魏末年朝局混乱,皇帝更换频繁,每个得势的权臣都会扶植起一个傀儡皇帝,而元修就被当时手握大权的高欢看中。

皇帝不想被权臣辖制,于是离家出走新建一国,结果依然以悲剧收场

▲元修剧照

在河阴之变后,北魏朝局一片混乱,当时的各个皇室宗族大部分都各自逃生到民间隐居起来,元修也是其中之一。元修本来隐居在乡间,结果被高欢派人辗转找到,告诉他想请他去当皇帝。元修在刚刚得知此事之后,根据《北史》中记载:“帝变色曰:‘非卖我耶?’”所以看起来元修并不愿意,他当然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全由高官说了算,要废就废,要杀就杀。高欢亲自来见元修,又哭又闹,表现得十分诚恳,元修这才同意进京当皇帝。

高欢让元修当皇帝,当然只是想要有一个傀儡,他把自己的长女嫁给了元修当皇后,元修和这位高氏当然并没有感情,可以说是相看两生厌。元修把自己的三个堂姐妹封为公主,将她们养在宫中,名为公主实则是他的后宫。

皇帝不想被权臣辖制,于是离家出走新建一国,结果依然以悲剧收场

▲北魏公主剧照

03

元修并不甘心当一个傀儡皇帝,便向另一位权臣宇文泰示好,宇文泰当然不是什么忠心于王室的忠臣,但双方有共同利益,所以一拍即合。宇文泰向元修上书,大表忠心。元修便准备讨伐高欢,当时元修提出迁都关中,朝廷大臣们都十分赞成。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7月,元修与高欢彻底决裂,一气之下带着一部分北魏皇室以及他的宠妃去投奔宇文泰。高欢亲自率兵去围追堵截,但最终没能追上。元修到达长安后,得到了宇文泰的拥护,另外建立了一个北魏朝廷。但是元修也只是为自己的傀儡身份换了一个操纵者而已,他依然受制于人,所有的政令全部取决于宇文泰。

皇帝不想被权臣辖制,于是离家出走新建一国,结果依然以悲剧收场

▲宇文泰剧照

对于这种情况,元修大为恼怒,他原本以为自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有一番作为,但宇文泰和高欢其实都只是想利用皇帝的身份来方便形式罢了。元修在长安不但无权,更无人可用。最终他的不满惹来了宇文泰痛下杀手。西迁同年的12月,元修就被宇文泰给毒死了。此后,北魏一分为二,宇文泰立元宝炬为皇帝,史称西魏。

结语

高欢在元修出走之后便立元善见为皇帝,史称东魏。元宝炬在当上许蔚皇帝后对宇文泰倒是十分配合,当了一个非常称职的傀儡皇帝。而东魏的元善见就比较凄惨,高欢去世后高澄接替了父亲的职位,他对元善见可说是又打又骂,最后高澄虽然被刺身亡,但他的弟弟高洋还是把元善见给毒死了。

参考资料: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傀儡》

《北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