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爱情大概是这世间最凄美也最刻骨的爱情。
法国电影《沉静如海》曾感动许多人,德国军官爱上了被侵占地的一个少女,可身份之间的巨大差异,让他们不能相爱,也无法相爱,他们却相爱了。
战争之中的爱情最大的痛苦之处在于
“最深沉的爱只能用沉默来表达,因为它超出了灵魂能够承受的底线。”

在中国也有这样一对恋人,他是一名抗日战士,一个保卫祖国的战士,一个为了祖国解放拼尽全力的战士;她是一个日本教师,虽是个善良的女人,可毕竟身处于那个时代,日寇在中国犯下了滔天大罪,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注定他们不能在一起,而她没有想到的是,他等了她一辈子。
周福康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祖上在清朝的时候做过大官,受到过皇帝的赏识,到了他父亲的这一代,虽说不上是豪富之家,至少也可以衣食无忧,如果不是后来战争爆发,周福康或许能安然顺遂的过一生。
1937年,日本悍然向中原地区进军,发动了震惊中内外的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成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
到1940年左右,抗日战争到了战略相持阶段,战局扩大,战线延长,两军相持,可以说是到了白热化阶段,每一场战役都关系着战争最后的结果,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无数的青年人投身军旅,用生命和热血捍卫脚下的这片土地。
那时候,周福康17岁,在绍兴稽山中学读书,他成绩优异,也深受老师的赏识,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他毕业之后就可以出国留学,家中也有钱财支持他出国,战争的危难彼时还未波及到他,他可以享受大好前程和安定优裕的生活。
可是少年心中一腔热血激荡,怎甘心选择这样的一条路,去过那苟且偷安的生活,他毅然放下了手中的笔,拿起了枪,脱下了青涩的学生装,穿上了硬挺的军装,正式加入了国军70军,开启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17岁的少年无比深沉的热爱着祖国,他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谋略得当,而且还颇有指挥和领导才能,参加过福州保卫战等重要战役,虽然年纪很小,却屡立战功,很快就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兵升为了中尉,深得上级领导的赏识。
年纪轻轻就被授予了中尉军衔,长得又是一表人才,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少年英才,自然是少不了人的喜欢,身边有很多姑娘都对他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可他却从来没有陷于儿女私情,国家危难当头,个人私事早已抛之脑后。
在无数像周福康一样的热血青年的努力下,在所有中华儿女的奋力抗争之下,1945年,相持已久的抗日战争终于迎来了最后的结果,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周福康跟随着国军70军前往台湾参加10月25日在台湾举行的受降仪式,那个时候周福康22岁,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前往台湾的旅途会让他遇到一个一生相爱的女人,在此之前他绝对没有想过自己会爱上一个日本女子,可有些事情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了。
参加日本台湾受降仪式的不仅有日本军人,还有被迁移到中国的日本普通民众,其中有一个叫做边见须惠子的女子,是一个老师,她在一所国民小学之中教孩子们钢琴,战争的罪恶与残酷原本与她无关,但她是一个日本人,她就必须要参加这次的受降仪式。
说战争的罪恶与她无关,其实也并非全然是对的,因为日本侵略中国之后,为了“奴化中国”,在中国建立了许多学校,专门教授日语和日本文化,试图以灌输日本思想的方式,达到“奴化”中国人的目的,出于这样的目的,边见须惠子才被军方从日本带到了中国。
受降仪式结束后,她原本是要被送回日本老家的,如同在中国大地上的其他教员一样,但不知道什么样的原因她被留在了台湾。
没有办法,她只能继续在学校之中上班,也就是这短暂的停留,让她邂逅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边见须惠子在就是教孩子们弹琴的时候,有一个男子驻足在窗外聆听,在那一刹那之间,她仿佛预感到了什么,转身朝着窗外看需要,发现那里站着一个中国军官,她急忙站起来,向那名军官行行礼,没想到那名军官却向她露出了一个善意的笑容。
那个在窗外看见边见须惠子弹琴的中国军官就是周富康,他到台湾之后负责当地的巡逻,在经过一个小学的时候,听见里面传出了优美的钢琴声,于是他就驻足观看,那一刹那的电光火石让他心动,他一时之间竟然挪不开脚步,就那样看了她好久好久。
边见须惠子看到周福康其实是害怕的,她明白自己的国家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心中有歉意,却不知怎样表达,但她没有想到这名军官却给自己露出了善意的微笑,他们很快就攀谈了起来,给彼此留下了好感。
后来周福康经常会带着一些小吃去见边见须惠子,边见须惠子也很期待见到那个年轻俊朗的军官,你来我往,时间久了,他们渐渐相爱,一起去散步,一起去吃饭,心中蔓延的情愫日益包裹着他们,他们甚至想到了结婚。
可是他是中国人,而她是日本人。
身份上的巨大差异,让他们注定不会在一起,更何况不久之后周福康就要回到大陆,而边见须惠子也即将被遣送回日本,他们无法像普通的恋人那样天长地久的在一起。
于是两人定下了约定,等到一切结束之后,他们回到浙江结婚。
1945年,见须惠子被遣返回国的那一天,周福康奔向了码头,他看着心爱之人,含着泪花温柔地说道:
“我是来与你告别的,我会很想念你的。”
他目送着边见须惠子离开,他清晰地看到了边见须惠子眼中含着的泪水,但他相信自己有一天还会再次见到边见须惠子的,那时的他绝对没有想到码头上的那一别竟成了永别,他们竟然再无相见之日。
送别边见须惠子之后,周福康接到了上级的命令,立马启程返回大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他虽然不舍得离开这里,但最后还是跟着军队回到了大陆,回到了这片他熟悉的土地上。
抗日战争虽然结束了,可战争的阴影却笼罩在中华大地的上空,久久不曾散去,因为抗日战争而暂时缓解的国内矛盾,再一次被激发了出来,内战几乎是一触即发,周福康自然是不愿意向同胞开火的,可是他不得不服从上级的命令赶赴战场。
两年之后,周福康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他不想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就算是上级的命令,也左右不了他的意志,极度厌恶战争的他默默的离开了国民党部队,独自一个人回到了家乡,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前去寻找边见须惠子的机会,等战争结束,等再一次见到边见须惠子。
默默等待的时光总是漫长的,身边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唯有心中他对边见须惠子的那份思念一日又一日的加剧,他深爱着见须惠子,想要和她在一起,可混乱的时局之下,别说前去寻找见须惠子了,离开大陆都是一种奢侈。
家人这个时候给他介绍了不少的女子,他都拒绝了,他的心中忘不掉边见须惠子。
他当兵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一个意气风发的军官自然是有很多姑娘的倾心,可那些姑娘最终都没有走进他的心里,更何况那时忙于家国大事,他也无心儿女情长。
他在默默的等待着,终于等到了国共内战的结束,国民党退居台湾,曾经在军内的好友叫他一起去台湾,然而他拒绝了,他留在了大陆,留在浙江等边见须惠子,可他曾经是一个国民的军官,这让他在大陆吃了不少的苦头。
新中国成立不久之后,他就被判处反革命罪,入狱劳改死过,他想要去寻找见须惠子的愿望更是遥遥无期了,只能默默的在狱中思念着心爱之人,19世纪70年代,周福康获得了自由,可十几年的牢狱生活让他彻底与社会脱节,曾经的豪气风发早已不在,他再也没有办法前去寻找边见须惠子了。
他甚至连生活都生活不下去了,只能回家投靠家人,可不幸的是,家人早已举家搬迁,他与家人彻底失去了联系,没有办法,他只能靠打零工为生,可因他的身份,很多店都不愿意要他,他一度流浪街头。
最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获得了低保补助,靠补助勉强维持生活,靠着捡垃圾补贴家用,生活得十分艰苦,他只能靠那些思念来度日,他已不再奢求能与边见须惠子在一起,只希望能见她一面,问她过得好不好,这是这么多年他唯一牵挂的事情。
周福康原本是可以前往台湾的,但为了遵从他和边见须惠子的约定,他们当初说好要在浙江结婚过一辈子,所以留在浙江,苦苦等待,终身未娶,可是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不随人愿的,他终究还是没有等到他的爱人。
就这样75年的时间匆匆在指尖流过,他也不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成为了一个90多岁的老人,可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放弃打听她的消息,他多次到台湾打听,有没有一个女子寻找过他?或者说有没有人听到过边见须惠子的下落。
可是他没有得到过任何一个靠谱的结果。
甚至当初有人告诉他,在日本教员被遣返回日本,途中有一艘船翻掉了,那艘船中就有边见须惠子的名字,他深爱的那个人已经去世了。
可是周福康不信,他觉得自己心爱的人一定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从未奢望过边见须惠子能嫁给自己,他希望见边见须惠子一面,和当年的情窦初开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也是他唯一的最后一个愿望了。
周福康的故事渐渐地被更多人知晓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更多的人参与到了“帮助抗战老兵寻找初恋的活动”之中,有些好心人甚至前往了日本去打听边见须惠子,可是他们都没有打听到见须惠子的下落。
只有一些人打听到当年见须惠子乘坐的轮船并没有安全到达日本,行驶途中触动水雷被炸沉船,船上的人无一幸免,这与当年周福康打听到的那个消息一模一样,可是当年的社交媒体并不发达,这件事情的真相至今无从判断,周福康还在殷切地期望着,有生之年能与相爱之人再见一面。
2014年,在杭州关爱老兵志愿者的帮助下,周福康与边见须惠子的异国情缘被公诸于世,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朋友的高度关注。不久之后,作家方军将周福康老人的故事告诉了日本《
读卖新闻
》的记者牧野一同。
牧野一同为这段爱情感动,于是他特意到达中国,采访了这个已经90多岁的老人,虽然已经过去了70多年,可谈起心爱之人,周福康依旧眼圈泛红,他无比激动地拜托这位日本记者帮助他寻找边见须惠子。
牧野一同感动于这段深沉的爱情,表示他会全力帮助老人调查这件事情,等到有消息之后就带老人一起去日本寻找爱人,周富康十分的激动,他期待着与爱人在半个多世纪之后的再次重逢,哪怕只是远远的看他一面也好。
可这件事情终究还是没有办成,因为年代久远线索有限,寻访工作也难以进展下去,可周福康心中仍然坚信他能再次见到便见须惠子,这股强大的意念支撑他走下去,他始终相信他会再次见到那个人。
如今的周福康老人已经98岁了,时光的苍凉与悲伤深处是一个人刻骨铭心的深情,从他爱上边见须惠子的那一刻起,这段爱情就一注定了悲剧,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感情的事情大多数都是说不清楚道不明的。
周富康的一生只爱了一个人,就算没有办法牵着她的手走到最后,但他还是将那份爱意深藏在心底,从来没有变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竭尽所能的寻找着见须惠子的下落,甚至给日本有关方面寄去信件,但从来没有得到过回应。
虽然生活贫困,但他始终保持了乐观,他说他自己“不愿意给国家添麻烦”,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的社会援助,虽然已经很老了,但他还是坚持捡垃圾维持自己的生活,除此之外,他用了漫长的时间去思念青春年少时的那段爱情。
可他已经98岁了,社会各界还是很关注他的老年生活的,他是一个抗日老兵,曾经上过战场保家卫国,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事业立下了赫赫功劳,不应该就这样孤独的凄惨的度过晚年,在多方面的关注下他被接到了一个老年公寓,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安然的度过晚年。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东西,因为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可是始终有人坚守着一段情,奋不顾身的去爱着一个人,不求任何回报,向这个凉薄的世界诉说着爱情的伟大与浪漫。
边见须惠子还在世间的几率是非常渺茫的,可是周福康依然期盼着一个奇迹的发生,依然坚定地觉得他还能在有生之年再见边须惠子一面,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虽然说了很多次,但还是希望这句话在周福康老人的身上变成现实,让他能再次见到他深爱的人一面。
这就是周福康的爱情,凄美却浪漫得让人潸然泪下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