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有能力统一南北分裂的刘裕,因刘穆之的病逝,最后成为遗憾

刘穆之,字道和,出生于东晋末年,祖上是汉高帝刘邦的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这样算下来刘穆之和刘裕本就是一家人,刘裕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

到了刘穆之这一代的时候,早就已经家道中落了。刘穆之从小就喜爱读书,虽不说学富五车,但也是博览群书。北方尚武,南方则注重文学上的修养。刘穆之读的书多,也就通晓多种知识,时任琅邪内史的江敳,听说刘穆之有才能,就聘请刘穆之做了主簿。

在刘穆之还没当官的时候,家里穷的叮当响,那年代娶媳妇也不用啥彩礼,所以刘穆之还是娶了妻子江氏。家里的贫穷并不能阻挡刘穆之对喝酒吃肉的喜爱,既然家里没有,那干脆舔个脸天天去大舅哥家混饭吃。妻子的娘家人对他也没啥好脸色,经常羞辱刘穆之。俗话说得好,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刘穆之从不在乎这些细节,反正有肉吃有酒喝就行了。

最有能力统一南北分裂的刘裕,因刘穆之的病逝,最后成为遗憾

妻子江氏都看不下去了,禁止他去娘家混吃混喝,刘穆之也不听,照去不误。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是相当不要脸,好在妻子江氏对他不离不弃。换做是现在,估计闹离婚都闹的不可开交了。

江氏最后还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刘穆之当官了,虽不是什么大官。但也有了一定的经济来源,虽然说发不了什么大财,好歹是不用去别人家蹭吃蹭喝了。

随着刘裕在北府军中讨伐叛逆,建立功勋,成了北府军的重要将领。这时恒玄发动叛乱,攻入建康废黜东晋皇帝自己称帝。刘裕发兵讨伐恒玄,刘裕缺少一个行军主簿,何无忌就向刘裕推荐了刘穆之。从此二刘联手,建立了一个新的时代,刘穆之有才能,可惜一直没有他展示的机会。

东晋一直都是门阀士族政权,东晋末期的时候法律宽松,纲纪不立,门阀豪强经常仗势欺人,而平民百姓则无法自处。得到刘裕重用的刘穆之首先把法制给制定出来。有了法律的约束,老百姓的生活也算是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刘裕是个泥腿子,论冲锋陷阵,他完全不惧,但是要说到政治方面,刘裕还是逊色的多。两人结合后一文一武,很多重要的政治事件,刘裕都交给刘穆之处理,刘穆之也没辜负过刘裕的重托。每件事都办的妥妥当当,为刘裕分担了不少负担。

在刘裕讨伐恒玄的时候,刘穆之常常帮刘裕出谋划策。刘裕最终平定了恒玄的叛乱,刘穆之也授封为子爵。刘穆之最强的地方在于他面对刘裕的时候,没有秘密,好的坏的他都会告诉刘裕,这也就是刘裕能把全盘大事都托付给他的原因。

扬州刺史王谧早年间对刘裕有恩,刘裕平定恒玄的叛乱后,继续委任王谧为杨州刺史。当初和刘裕一起起兵讨伐反贼的老兄弟们,也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算盘。毕竟这时候的刘裕锋芒太盛,面对权利的诱惑,又有几人能抵挡。

最有能力统一南北分裂的刘裕,因刘穆之的病逝,最后成为遗憾

扬州刺史王谧去世以后,作为战略重地的扬州成了一块肥肉。朝中的刘毅有心想拿下扬州,这样以后和刘裕争雄就不会那么被动。刘裕居然没看出来,但不代表刘穆之看不出来。于是刘穆之找到刘裕,帮刘裕分析了扬州的重要性。王谧在的时候,是自己人,扬州是握在刘裕手中的。

如果把扬州让给刘毅,那么将来就会受人所制。刘裕听完刘穆之的分析后,立马入朝,自己当了扬州刺史。刘穆之随着刘裕北伐南燕,平定卢循叛乱,刘穆之担任智囊的角色。

刘裕的功劳越大,刘毅就越忌惮,刘毅知道,要整倒刘裕,首先就要除掉刘穆之。刘毅就常在刘裕面前说刘穆之坏话,想挑拨离间两人的关系。可惜刘裕不吃这一套,反而更加信任刘穆之。刘裕也不是傻的,一个人大事小事,国事家事都向你透露的干干净净的人,他能有什么二心。

最终刘毅还是沉不住气,和刘裕决裂了,就在刘裕前去讨伐刘毅的时候。留守建康城的太尉诸葛长民心里越来越觉得不安。他们几人都是一起起义的兄弟,而如今刘裕把几个兄弟都杀干净了。唇亡齿寒的道理诸葛长民还是懂的,加上他自己也有些小错误,担心刘裕会杀他。

诸葛长民还是胆子小了,在兄弟儿子都劝他起兵,趁现在刘裕攻伐刘毅。无暇顾及后方,这时候起事必定成功。老实的诸葛长民去找和他一同镇守建康的刘穆之商量。刘穆之听到诸葛长民要反的动静后,冷静下来的刘穆之一边好言相劝,一边派人通知刘裕回京。

在刘裕大军没回来之前,刘穆之先稳定诸葛长民。说主公在前方征战,把后方的全家妻儿老小都交给你照顾,这难倒不是信任你吗?怎么还会杀你。听了刘穆之的话以后,诸葛长民心里稍微好受了些,但还是经不过几个儿子的劝说。

就当诸葛长民决定反叛的时候,刘裕回来了,诛杀了诸葛长民一家。算是保住了大本营,如果没有刘穆之的拖延,后院起火的刘裕绝对会玩完。在前后夹击下,大军没有后勤保障,不管你有多能战,也少不了兵败身死的下场。

随着刘毅的叛乱被平定,东晋皇室的司马休之也反叛刘裕,刘裕领兵征讨司马休之。刘裕让自己的弟弟刘道怜留守大本营,并留下刘穆之来辅助刘道怜。后方所有大小事务全部由刘穆之决断,有刘穆之管理后方,刘裕很快平定了司马休之。

公元416年,刘裕北伐后秦,让年仅10岁的儿子刘义符监太尉留府。同时留刘穆之镇守建康,朝中一切事物皆有刘穆之支配管理,刘穆之总揽朝政。这时候刘穆之只要有二心,那后果都不堪设想。但刘裕就是信任刘穆之,公元417年,刘裕顺利灭了后秦。

占领关中地区的刘裕正准备整兵继续北伐的时候,噩耗传来了。刘穆之病死了,得知这个消息的刘裕如同五雷轰顶。刘裕知道,刘穆之一死,相当于说他的大本营建康即将要出乱子了。这时候那还有心情北伐,刘裕立马掉头回建康。

攻取的关中地区,刘裕只留下年仅十一岁的刘义真与王镇恶等诸将留守关中。刘裕回来后,把刘穆之所管的政事交给徐羡之代管。这方面徐羡之还是差刘穆之差的太多了,刘裕也是心知肚明。也就是因为刘穆之的死,刘裕再也没有亲自领兵出征过了。

最有能力统一南北分裂的刘裕,因刘穆之的病逝,最后成为遗憾

刘裕篡晋称帝后,时常怀念刘穆之,刘裕曾说:“穆之若果没有死,就会助我治理天下。现在可说是贤人去世了,国家危殆了。”可见刘穆之在刘裕心里的地位。如果刘穆之不死,以当时刘裕灭了后秦占领关中的气势。继续北伐,当时的北方的几个政权绝对会被击破,刘裕当时已经研究出了对抗北方重骑兵的战术。

如果刘穆之不那么早死,刘裕是否能一统南北方,陆游对此早有评价:“萧相守关成汉业,穆之一死宋班师。赫连拓跋非难取,天意从来未易知。”

一切都是天意,正如蔡东藩先生的小说《南北史演义》。刘裕梦中乘飞龙只能飞到黄河,却不能渡过黄河。也就说明了刘裕的江山只是在黄河以南,刘裕时期是整个南北朝南朝国土面积最大的时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