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郭天民口无遮拦顶撞聂帅,撤职后找朱老总申诉,被好好上一课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46年10月,晋察冀军区在河北涞源召开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的重点是回顾解放战争4个月以来暴露的问题,总结晋察冀军区接连失利的原因,学习兄弟部队(主要是华中野战军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的胜利经验。同时,坚决贯彻延安“集中优势兵力打运动战、歼灭战”的指示精神,全面扭转晋察冀的被动局面。

郭天民口无遮拦顶撞聂帅,撤职后找朱老总申诉,被好好上一课

左起:舒同、聂荣臻、杨成武、聂鹤亭

10月22日,军区副司令员郭天民的发言引爆会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郭天民发言主要有两点:一是晋察冀裁军过多,造成战事一开陷入被动;二是过于轻敌被傅作义占领张家口,士气受挫。

结果,一向好脾气的聂荣臻也勃然大怒,当场撤销了郭天民的一切职务。

晋察冀军区4个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居然让“模范根据地”将帅失和?郭天民的炮轰有没有道理,批评方式是否妥当?会议上公开顶撞上级、被彻底冷藏的郭天民,还有没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郭天民口无遮拦顶撞聂帅,撤职后找朱老总申诉,被好好上一课

郭天民

性格火爆的郭天民,来自“第一将军县”湖北红安,但是与陈锡联、韩先楚、王建安等开国上将加入红四方面军不同,他黄埔六期毕业后参加了广州起义,又加入了朱毛领导的红四军。

红军时期的郭天民,有旧军队的习气,喜欢搞体罚,在古田会议上被主席批评是“铁匠”,从此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红军时期,郭天民担任过师长,以及江西军区、红9军团和红30军的参谋长。

在延安时期,因为女友窦克成分问题迟迟不能结婚,还是主席给他解决了后顾之忧。

抗战时期,郭天民任晋察冀二分区司令员、冀察军区司令员等职,在著名的牛道岭战斗中,八路军首次击毙了日军少将级别的联队长清水。抗战胜利后,郭天民出任晋察冀2纵司令员兼政委。

郭天民会议上抨击的第一个问题“裁军过多”,就出现在抗战胜利后的和谈时期。

抗战胜利后,八路军从4.5万人发展到90余万人:陕甘宁晋绥12万人,晋察冀20万人,晋冀鲁豫30万人,山东军区27万人。重庆谈判结束后,五大根据地开始裁军,晋察冀复员的兵员最多。

郭天民口无遮拦顶撞聂帅,撤职后找朱老总申诉,被好好上一课

聂荣臻(右一)

裁军之前,晋察冀军区除了20万主力部队,还有11万地方武装。

这些部队包括:军区主力9个纵队26个旅,共20万人;5个二分级军区地方部队,共11万人。历经大裁军以后的晋察冀军区,保留了多少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呢?

综合《聂荣臻回忆录》、《聂荣臻传》、《萧克回忆录》等资料,主力野战军裁员10万人,其中有5万“地方化”;地方武装部队裁员6万人保留5万人,加上主力转入的5万人,也是10万人。

当然,裁员所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就是:和平建国就要开始,国内的大仗不会再打了。

这很容易误导各级指战员而产生麻痹思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还为时过早。应该说,在执行和谈的条款和上级要求方面,聂帅是比较实在的。华北八路军裁员20万,晋察冀占了一大半。

相反,像晋冀鲁豫和华中新四军裁撤的只是老弱伤残,还在积极扩军练兵。1946年6月,54岁的刘伯承甚至亲自带领军区旅以上高级干部打靶,第一个趴在地上用唯一的左眼瞄准打了3枪。

郭天民口无遮拦顶撞聂帅,撤职后找朱老总申诉,被好好上一课

1946年6月,刘伯承示范打靶

根据地最高首长的态度是会传染的,这直接导致晋察冀三战不胜。

1946年6月底,敌军30万大军围攻中原军区,标志着解放战争的开始。为了给中原军区解围,延安命各个战区配合。华中野战军在粟裕率领下,不到一个半月苏中七战七捷歼敌5.3万余人;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率领下,在27天打了陇海、定陶两大战役歼敌3.4万余人。

主席也及时总结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经验,下发全军。

我中原军区遭到敌军重兵围攻后,主席对当面之敌最弱的晋察冀和晋绥期望最大,希望他们用胜利给中原支援。但是同在华北的晋察冀和晋绥军区在与傅作义和马继援的对决中,居然三战不胜。

这就是郭天民抨击的第二个问题:作战轻敌,而接连失利也让晋察冀部队的士气跌入低谷。第一战,大同、集宁战役,晋察冀、晋绥联军低估了大同的高墙深沟和集宁守军的战斗力,以至于久攻不克被迫撤出战斗。晋察冀的首府张家口在敌军东西夹击下岌岌可危,被迫放弃。

大同和张家口接连失守,使得晋察冀辎重冬装损失巨大,士气低迷,将帅失和。

郭天民口无遮拦顶撞聂帅,撤职后找朱老总申诉,被好好上一课

塞外古城、察哈尔省首府张家口

晋察冀军区虽然兵多将广,但是政工干部居多,能打的猛将较少。

聂荣臻虽然是八路军115师的副师长,但是和罗荣桓一样,更擅长政工。而晋察冀五大二级军区的主官,像萧克、邓华、赵尔陆、陈漫远、王平、朱良才等人都以政工见长。能打的周建屏牺牲太早,聂荣臻能依仗的左膀右臂,也不过只有杨成武、郭天民等人。

但是,作为聂荣臻最为依仗的得力助手之一,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郭天民在这样高规格的会议上,公开怒怼晋察冀的一把手聂荣臻,对聂帅的权威当然是个挑战,确实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

而聂帅在接连失利、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当场发怒,撤了郭天民的职,也值得商榷。如果双方都能静下心来,退一步,对晋察冀的恢复和发展可能会更好。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和假设。脾气火爆的郭天民因为一时口快,被一度冷藏。

进入1947年,华野陈毅、粟裕接连在鲁南、莱芜战役歼敌13万人,刘邓大军也在豫北、晋南、正太路连战连胜,西北野战军也在彭总带领下,接连拿下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次大三捷。

郭天民口无遮拦顶撞聂帅,撤职后找朱老总申诉,被好好上一课

朱德(左一)

看到兄弟部队一个个生龙活虎,想必晋察冀的将帅都有些骑虎难下。

远在延安的主席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到了问题所在,开始着手解决涞源会议的后遗症。1947年4月,工委刘书记和朱老总带领工作队来到晋察冀的西柏坡,主要是为整顿晋察冀的军事和土改。

朱老总通过调研、访谈和分析,认为晋察冀屡战不胜的关键,还是缺少能征惯战的主将。

而在朱老总看来,从晋冀鲁豫军区带领第一纵队北上山海关受阻,部队转回晋冀鲁豫以后一个人留在晋察冀的杨得志,就是改变晋察冀目前低迷状态的合适领军人选。

郭天民口无遮拦顶撞聂帅,撤职后找朱老总申诉,被好好上一课

在朱老总手把手的传授下,晋察冀重组野战军,任命杨得志为司令员,罗瑞卿、杨成武分任第一、第二政委,耿飚任参谋长。为了加强部队战斗力,还给3个纵队第一次配备了一个炮兵旅。

“口无遮拦”的郭天民找朱老总申诉,被朱老总好好上了一课。他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莽撞,要求到晋冀鲁豫军区去。朱老总给刘、邓写了介绍信,将郭天民调往晋冀鲁豫任副参谋长。

在刘邓麾下,吃一堑长一智的郭天民与陈赓、王树声配合默契,被誉为“好伙计”。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