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天民口無遮攔頂撞聶帥,撤職後找朱老總申訴,被好好上一課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46年10月,晉察冀軍區在河北涞源召開一次重要會議。

會議的重點是回顧解放戰争4個月以來暴露的問題,總結晉察冀軍區接連失利的原因,學習兄弟部隊(主要是華中野戰軍和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勝利經驗。同時,堅決貫徹延安“集中優勢兵力打運動戰、殲滅戰”的訓示精神,全面扭轉晉察冀的被動局面。

郭天民口無遮攔頂撞聶帥,撤職後找朱老總申訴,被好好上一課

左起:舒同、聶榮臻、楊成武、聶鶴亭

10月22日,軍區副司令員郭天民的發言引爆會場,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郭天民發言主要有兩點:一是晉察冀裁軍過多,造成戰事一開陷入被動;二是過于輕敵被傅作義占領張家口,士氣受挫。

結果,一向好脾氣的聶榮臻也勃然大怒,當場撤銷了郭天民的一切職務。

晉察冀軍區4個月裡究竟發生了什麼,居然讓“模範根據地”将帥失和?郭天民的炮轟有沒有道理,批評方式是否妥當?會議上公開頂撞上級、被徹底冷藏的郭天民,還有沒有“鹹魚翻身”的機會?

郭天民口無遮攔頂撞聶帥,撤職後找朱老總申訴,被好好上一課

郭天民

性格火爆的郭天民,來自“第一将軍縣”湖北紅安,但是與陳錫聯、韓先楚、王建安等開國上将加入紅四方面軍不同,他黃埔六期畢業後參加了廣州起義,又加入了朱毛上司的紅四軍。

紅軍時期的郭天民,有舊軍隊的習氣,喜歡搞體罰,在古田會議上被主席批評是“鐵匠”,從此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紅軍時期,郭天民擔任過師長,以及江西軍區、紅9軍團和紅30軍的參謀長。

在延安時期,因為女友窦克成分問題遲遲不能結婚,還是主席給他解決了後顧之憂。

抗戰時期,郭天民任晉察冀二分區司令員、冀察軍區司令員等職,在著名的牛道嶺戰鬥中,八路軍首次擊斃了日軍少将級别的聯隊長清水。抗戰勝利後,郭天民出任晉察冀2縱司令員兼政委。

郭天民會議上抨擊的第一個問題“裁軍過多”,就出現在抗戰勝利後的和談時期。

抗戰勝利後,八路軍從4.5萬人發展到90餘萬人:陝甘甯晉綏12萬人,晉察冀20萬人,晉冀魯豫30萬人,山東軍區27萬人。重慶談判結束後,五大根據地開始裁軍,晉察冀複員的兵員最多。

郭天民口無遮攔頂撞聶帥,撤職後找朱老總申訴,被好好上一課

聶榮臻(右一)

裁軍之前,晉察冀軍區除了20萬主力部隊,還有11萬地方武裝。

這些部隊包括:軍區主力9個縱隊26個旅,共20萬人;5個二分級軍區地方部隊,共11萬人。曆經大裁軍以後的晉察冀軍區,保留了多少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呢?

綜合《聶榮臻回憶錄》、《聶榮臻傳》、《蕭克回憶錄》等資料,主力野戰軍裁員10萬人,其中有5萬“地方化”;地方武裝部隊裁員6萬人保留5萬人,加上主力轉入的5萬人,也是10萬人。

當然,裁員所釋放的一個強烈信号就是:和平建國就要開始,國内的大仗不會再打了。

這很容易誤導各級指戰員而産生麻痹思想,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還為時過早。應該說,在執行和談的條款和上級要求方面,聶帥是比較實在的。華北八路軍裁員20萬,晉察冀占了一大半。

相反,像晉冀魯豫和華中新四軍裁撤的隻是老弱傷殘,還在積極擴軍練兵。1946年6月,54歲的劉伯承甚至親自帶領軍區旅以上進階幹部打靶,第一個趴在地上用唯一的左眼瞄準打了3槍。

郭天民口無遮攔頂撞聶帥,撤職後找朱老總申訴,被好好上一課

1946年6月,劉伯承示範打靶

根據地最高首長的态度是會傳染的,這直接導緻晉察冀三戰不勝。

1946年6月底,敵軍30萬大軍圍攻中原軍區,标志着解放戰争的開始。為了給中原軍區解圍,延安命各個戰區配合。華中野戰軍在粟裕率領下,不到一個半月蘇中七戰七捷殲敵5.3萬餘人;晉冀魯豫野戰軍在劉伯承率領下,在27天打了隴海、定陶兩大戰役殲敵3.4萬餘人。

主席也及時總結了“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經驗,下發全軍。

我中原軍區遭到敵軍重兵圍攻後,主席對當面之敵最弱的晉察冀和晉綏期望最大,希望他們用勝利給中原支援。但是同在華北的晉察冀和晉綏軍區在與傅作義和馬繼援的對決中,居然三戰不勝。

這就是郭天民抨擊的第二個問題:作戰輕敵,而接連失利也讓晉察冀部隊的士氣跌入低谷。第一戰,大同、集甯戰役,晉察冀、晉綏聯軍低估了大同的高牆深溝和集甯守軍的戰鬥力,以至于久攻不克被迫撤出戰鬥。晉察冀的首府張家口在敵軍東西夾擊下岌岌可危,被迫放棄。

大同和張家口接連失守,使得晉察冀辎重冬裝損失巨大,士氣低迷,将帥失和。

郭天民口無遮攔頂撞聶帥,撤職後找朱老總申訴,被好好上一課

塞外古城、察哈爾省首府張家口

晉察冀軍區雖然兵多将廣,但是政工幹部居多,能打的猛将較少。

聶榮臻雖然是八路軍115師的副師長,但是和羅榮桓一樣,更擅長政工。而晉察冀五大二級軍區的主官,像蕭克、鄧華、趙爾陸、陳漫遠、王平、朱良才等人都以政工見長。能打的周建屏犧牲太早,聶榮臻能依仗的左膀右臂,也不過隻有楊成武、郭天民等人。

但是,作為聶榮臻最為依仗的得力助手之一,晉察冀軍區副司令員郭天民在這樣高規格的會議上,公開怒怼晉察冀的一把手聶榮臻,對聶帥的權威當然是個挑戰,确實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

而聶帥在接連失利、内外交困的情況下當場發怒,撤了郭天民的職,也值得商榷。如果雙方都能靜下心來,退一步,對晉察冀的恢複和發展可能會更好。

但是,曆史沒有如果和假設。脾氣火爆的郭天民因為一時口快,被一度冷藏。

進入1947年,華野陳毅、粟裕接連在魯南、萊蕪戰役殲敵13萬人,劉鄧大軍也在豫北、晉南、正太路連戰連勝,西北野戰軍也在彭總帶領下,接連拿下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三次大三捷。

郭天民口無遮攔頂撞聶帥,撤職後找朱老總申訴,被好好上一課

朱德(左一)

看到兄弟部隊一個個生龍活虎,想必晉察冀的将帥都有些騎虎難下。

遠在延安的主席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到了問題所在,開始着手解決涞源會議的後遺症。1947年4月,工委劉書記和朱老總帶領工作隊來到晉察冀的西柏坡,主要是為整頓晉察冀的軍事和土改。

朱老總通過調研、訪談和分析,認為晉察冀屢戰不勝的關鍵,還是缺少能征慣戰的主将。

而在朱老總看來,從晉冀魯豫軍區帶領第一縱隊北上山海關受阻,部隊轉回晉冀魯豫以後一個人留在晉察冀的楊得志,就是改變晉察冀目前低迷狀态的合适領軍人選。

郭天民口無遮攔頂撞聶帥,撤職後找朱老總申訴,被好好上一課

在朱老總手把手的傳授下,晉察冀重組野戰軍,任命楊得志為司令員,羅瑞卿、楊成武分任第一、第二政委,耿飚任參謀長。為了加強部隊戰鬥力,還給3個縱隊第一次配備了一個炮兵旅。

“口無遮攔”的郭天民找朱老總申訴,被朱老總好好上了一課。他深刻檢討了自己的莽撞,要求到晉冀魯豫軍區去。朱老總給劉、鄧寫了介紹信,将郭天民調往晉冀魯豫任副參謀長。

在劉鄧麾下,吃一塹長一智的郭天民與陳赓、王樹聲配合默契,被譽為“好夥計”。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