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人善用的鄂州刺史——吕元膺

吕元膺(749年-820年),字景夫,官至吏部侍郎,有才能有见识。起初郊游于京城时,谒见前任宰相齐映,观其气质谈吐,齐映感叹说:“我没赶得上认识娄师德、郝处俊,观元膺言谈举止,娄、郝也不过如此吧!”

知人善用的鄂州刺史——吕元膺

吕元膺虽有天纵之才,但也因其为人刚正,仕途一度坎坷。唐德宗建中初年,他被选为贤良优等,调授安邑尉,后被征用到长春宫充任判官。因李怀光在河中叛乱,他便毅然辞官离去。论惟明任渭北节度使时,上表任用他为幕府僚属。

论惟明死去,王栖曜替代论惟明而出任渭北节度使,唐德宗下诏叫王栖曜留下吕元膺作为辅佐。随后召入朝廷拜授殿中侍御史,历任右司员外郎,后出任蕲州刺史。

吕元膺为官不谋私,其心向善。任蕲州刺史时,曾审问囚犯,囚犯中有人告诉他说:“父母在堂,明天是大年初一却不能探望,以此为遗憾。”说完伤心落泪,元膺也很伤心,下令解除囚犯的刑具将他们释放回家探望父母,并告诫他们归还的日期。狱吏说“这不可以”,元膺回答说:“我以诚信待人,他们怎么会欺骗我呢?”囚犯们果然很守信用,如期返回。从此强盗们受到感动,深感愧疚,都主动离开了蕲州,蕲州从此不再有人作案。

知人善用的鄂州刺史——吕元膺

虽仕途过程中辗转多地,但元膺始终坚持本心,其为人有口皆碑。自助者天助之,唐宪宗元和年间,吕元膺经多次升迁做了给事中。不久又改任同州刺史。入朝谢恩的时候,宪宗与他谈起政事,他对答如流,详细而具体。

第二天,宪宗对宰相说:“元膺一身正气,敢说真话,应该留在我身边,为何放他到外地去呢?”李藩、裴珀谢罪说:“陛下问及此事,这是宗庙社稷万世流传的喜庆征兆。臣等冒死请求留下元膺在身边侍奉皇上。”于是,留吕元膺为给事中。不久吕元膺兼任皇太子侍读,进封御史中丞。

唐宪宗时,公元810年—813年,吕元膺被任命为鄂岳观察使,担任鄂州(今湖北)的军政长官。都团练使是唐朝中期以后在不设节度使的地区设置的官职,掌管辖区各州军事,也算是一方老大。

那时地方叛乱很多,军事战备的任务很重。有一天,吕元膺在夜间带人视察,想登上城墙看看,可通往城墙的大门已经上锁。手下大呼开门,不料守城的士兵拒绝说:“军法有规定,夜间是不准开门的。”手下人气坏了,说:“睁开你的眼睛看看,要登城墙的人是观察使吕大人。”守城士兵不为所动,回答说:“夜间难以辨别真假,即使是吕大人,也不能打开城门。”手下人刚要发脾气,吕元膺却向他一摆手,说:“咱们回去吧。”临走,手下人气哼哼地对守城士兵说:“等着吧,这下你死定了!”

第二天,吕元膺派手下人查到了头天夜里值班的这名守卫,提拔他做了军官。

知人善用的鄂州刺史——吕元膺

跟随他视察的手下大为不解,问他说:“他不听您的招呼,冒犯您的权威,怎么还给他升官呢?”

吕元膺回答说:“他忠于职守,不过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罢了,怎么是对我的冒犯呢?”

说起来吕元膺并不是一个没有脾气的人,他为人正直,敢说敢为。他曾任给事中,负责审查政令,即使皇帝的诏令也没少批驳,弄得宪宗皇帝心有余悸地对人说:“元膺一身正气,敢说真话,朕亦有所忌惮。”可是面对下属的冒犯,他却没了脾气,柔和得像一团任人揉搓的面。

其实一个人真正的伟大,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和权威的大小,而在于为人的修养和处世的境界。一个人的魅力,常常就在那一低头的谦恭与卑让之间。

果然,没多久,他任鄂岳观察使,入朝任尚书左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