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刿论战的前提是齐国遵守的君子约定

古时的战争,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周以前,这个时候以为历史太过久远,且文字资料记载较少,只能隐隐约约的知道这个时候的战争就是联合多个部落一起攻击,最后分得战利品等;第二阶段,双方摆开架势,约好地点,相互搏杀;第三阶段:阴谋、阳谋层出不穷,阴险毒辣全都用上。而春秋时期的曹刿论战的基础则是第二个阶段,要不是齐国遵守君子协定,败的人还不一定是谁?

曹刿论战的前提是齐国遵守的君子约定

公子小白在继位之后,将公子纠赶到了鲁国,鲁国收留了公子纠,同时也收留了管仲。这个时候的公子小白刚继位,其实很多事情不想做得太绝,比如公子纠,又比如管仲,虽然在争夺大位的过程中,都对公子小白杀招跌出,但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都会有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鲍叔牙知道这个时候的齐国想要复兴,需要的不是自己,是管仲这样的人才,于是就建议公子小白得到管仲,就对鲁国略施小计得到了管仲。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先例,让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觉得鲁国没什么能力,刚好借着以前包庇公子纠的机会想要攻击鲁国。

鲁国并不强大,和齐国对抗胜算不大,所以朝野上下都很担心这场战事,这个时候曹刿出现了,细说了鲁国现在慌张的原因,同时阏与指出了想要获得胜利的方法。等到了双方交战的日期,齐国和鲁国在长勺这个地方摆开阵势,打对攻战。春秋时期的战事和秦以后的战事不一样,这个时候打仗都比较正向化,阴谋诡计在这个时候运用得并不多,大多是以战阵的形式进行,少则万余,多则数十万,拉开架势,正面拼杀,或者左中右三军协同作战,像断粮道、烧粮仓等用得不多。这一仗开始阶段也和春秋时期其他战役一样,擂鼓进军,双方交战,分出胜负,齐国依仗人数上的优势,率先擂鼓,就在鲁军想要出击的时候,曹刿阻止了,齐军再次擂鼓,鲁军还是不应战,这可急坏了齐国军队。这是怎么个意思呢,大军就摆在眼前,双方对面而立又不应战,那还打什么仗呢?我且再来一次,看看你们什么反应,还是不动,那我就回家了,老婆孩子热炕头哪点不好,非得在这里受冷受冻的。于是齐军再次擂鼓,不过这次擂鼓,齐军的兵士也没有什么反应了,想到他们应该也不会有进攻的可能性了吧。但是这次他们错了,鲁军动了,而且还是雷霆之势,一举击败了齐军!

曹刿论战的前提是齐国遵守的君子约定

春秋时期打仗就是这样,君子行为,要不然,齐国会败吗?

曹刿论战的前提是齐国遵守的君子约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