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司马懿征讨辽东围攻襄平城,城内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在群雄争霸中原之际,辽东却迎来了一段相对安宁的岁月,于是在公孙氏的治理下,辽东逐渐走向了强盛。公孙氏周旋在魏国与吴国之间,不断的扩充着自己的实力,他们对内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对外征伐高句丽,乌桓,随即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王国”,后来公孙氏的子孙公孙渊自立为王,建立了燕国,并向东吴称臣,以此作为外援,但此事激怒了曹魏,魏明帝曹叡于是派司马懿率军征伐燕国,由此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战役,史称“灭燕之战”。

司马懿征讨辽东围攻襄平城,城内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战争背景

当时公孙度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于是抓住群雄争霸中原的时机发展辽东,他对内进行改革,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对外则征伐高句丽,乌桓,使得实力逐渐壮大,极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中部,南跨山东半岛东莱诸县,西抵滦河流域,北至鲜卑、夫余,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地方割据政权。后来,公孙度去世,将位置传给了公孙康,公孙康在公孙度的基础上继续治理辖区,使得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孙康病逝后,因为自己的孩子尚小,于是就将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公孙恭,公孙恭于是治理着辖区,并不断的完善辖区秩序,但后来公孙恭因为生病逐渐变成了废人,不能再治理辽东了,此时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已经长大成人,面对病弱的叔父十分生气,于是逼迫叔父公孙恭让位,自己则当上了辽东太守,公孙渊上任后周旋于魏、吴之间,并不断的扩充着自己的实力,面对曹魏的紧逼,公孙渊选择向东吴称臣,并希望将来能得到东吴的援助,但东吴的朝臣则反对公孙渊,认为公孙渊早晚必败,所以不要援助公孙渊,但孙权没有听从朝臣的建议,于是派使臣出使辽东,携带着金玉珠宝,并立公孙渊为燕王,公孙渊受宠若惊,但是细细想来,曹魏离自己近,而东吴离自己远,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斩杀了东吴的使臣,并将东吴使臣的头颅献给了魏明帝曹叡,曹叡十分高兴,于是任命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并让他继续治理辽东,但时间一久,公孙渊的羽翼越发的完满了,于是起了异心,并多次辱骂魏明帝派往辽东的宾客,导致这些宾客回去后纷纷说公孙渊的坏话,此时的曹叡为了安抚公孙渊,所以只能忍耐。公元237年,曹叡派幽州刺史毌丘俭带着书信印章去征召公孙渊,公孙渊闻讯,立刻发兵阻击了毌丘俭,并与之展开了激战,毌丘俭见形势对自己不利,于是便退兵,回去便禀告了魏明帝,魏明帝依旧忍耐着公孙渊,不久后,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建立了燕国,并设立了百官,为了巩固统治,于是再次向东吴称臣,希望得到东吴的支持,但此事激怒了曹魏,曹魏于是派司马懿率军征伐辽东。

司马懿征讨辽东围攻襄平城,城内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战前问计

在大军出征之前,魏明帝曾与司马懿讨论对策,于是魏明帝对司马懿说:“公孙渊此次有什么对策?”于是司马懿回答说:“提前放弃城池逃走,是上计,凭借辽水抗拒我军,是中计,坐守襄平,是下计”魏明帝又问:“公孙渊会采用何计?”司马懿回答:“以公孙渊的才智会选择中计和下计,他会以辽水抗击我军,然后在退守襄平。”魏明帝又问:“来回需要多长时间?”司马懿回答说:“到达辽东需要百日,回来也需要百日,攻战也需要百日,再用六十天休息,一年的时间足够了”。随后,司马懿率军出征。

交战过程

司马懿于是率领四万大军从京师出发,向辽东进军,同时鲜卑、高句丽等也派兵前来相助,魏军声势浩大,誓要荡平辽东,六月,司马懿率军到达辽水,公孙渊闻讯,于是派遣大将军卑衍、杨祚等率军应战,他们依辽水围堑20余里,并建立了高高的城墙阻击魏军,司马懿分析了当时的战场情况,于是决定用计破敌,他采用声东击西的计谋,一方面佯攻围堑,壮大声势,吸引敌军主力部队,另一方面则率军悄悄渡过辽水,逼进敌军的襄平大本营,部将不明白其中原因,于是问司马懿缘故,司马懿于是说:“敌人坚守不出,就是想耗死我们,让我们兵疲粮尽,如果攻城,就会中了敌军的奸计,现在我们直接奔他们的老巢而去,敌军一定会回救,我们趁机就可破敌”,于是让魏军继续前行,直奔襄平而去,敌军闻讯果然出来截击,司马懿见敌军中计,于是下令痛击敌军,与敌军展开了激战,打了三场战役,三战皆胜,魏军乘胜围困了襄平城。

司马懿征讨辽东围攻襄平城,城内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围城破城

此时的公孙渊陷入了困境,于是向东吴求救,孙权于是写信给公孙渊说:“司马懿向来会用兵,深深为贤弟感到担忧呀”,公孙渊见东吴没有救自己的意思,于是只能率领士兵苦守襄平城,当时正逢雨季,辽水上涨,对魏军有些不利,当时有将领希望司马懿能迁营,结果司马懿大怒,于是下令斩杀了这位将领,安定了军心。此时的司马懿知道,如此围城下去,襄平城内必定粮草断绝,早晚会被攻克,于是耐心等待雨停,此时朝中有人觉得司马懿故意拖延时间,于是想让魏明帝召回司马懿,但魏明帝却说:“司马懿随机应变,擒获公孙渊指日可待”,于是继续让司马懿留守前线。不久,雨停了,司马懿的机会来了,于是司马懿命令士兵在襄平城周围堆起土丘,造望楼,并准备大量的石头,用弩弓向城中发射,此时的襄平城内粮食断绝,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死了很多人,一些将领随即投降了曹魏,其中杨祚就在其中。司马懿知道敌军坚持不住了,于是继续进行攻城,八月的一天夜里,一颗长约十丈的大流星落入了襄平城中,由此引发了很多人的恐慌,公孙渊也十分害怕,于是让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请求司马懿解围,但司马懿下令斩杀了来使,公孙渊于是继续派人请求解围,但司马懿却对来使说:“要么投降,要么死”,公孙渊于是拒绝自缚请罪,随即率领数百骑从东南方突出重围,司马懿于是派军追杀,大破公孙渊部,并在流星掉落的地方杀死了公孙渊父子,攻破襄平城后,司马懿进行了屠城,将城内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杀光了,大约有七千多人,并收集尸体,堆积起来,让众人观赏,并把公孙渊的大臣赶尽杀绝,又杀了两千多人,以此震慑辽东军民,辽东军民随即放弃了抵抗。

司马懿征讨辽东围攻襄平城,城内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小结

就这样司马懿率领大军攻破了襄平城,剿灭了公孙渊,辽东各郡县随即皆被平定,燕国至此彻底灭亡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