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战将墓挖出穿越文物,引发全球争议,台媒:改变世界冶金史

公元228年,当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受挫于街亭时,东吴对曹魏的攻势却取得重大突破,吴军在石亭大败曹休,斩俘魏军1万余人,自此,魏吴两国在淮南的攻守易势,孙权也挟大胜余威于次年开国称帝。

石亭之战的首功之臣—鄱阳太守周鲂借此名扬天下,而与周鲂一同出名的,还有他的儿子周处。

三国战将墓挖出穿越文物,引发全球争议,台媒:改变世界冶金史

不过,与父亲靠战功扬名不同,周处出的却是“恶名”,这位官二代公子哥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被东吴百姓列为“三害”之一。

周处长大后,有感于自己在乡邻中的恶名,痛改前非,翦除蛟害,建功立业,官至将军,成为中国古代浪子回头的典范。

周处的第二次“出名”则是到了1600多年以后。

三国战将墓挖出穿越文物,引发全球争议,台媒:改变世界冶金史

1953年,南京博物院发掘了位于宜兴的周处墓,在出土文物中发现了若干镂孔花纹金属带饰,周围散落着许多金属残片,经南京大学化学系检测分析后得出爆炸性结论:残片成分为:铝85%、铜10%、锰5%,为铝合金制品。

检验结果一出,立刻引发了全球冶金史专家的争议。

众所周知,铝是地球分布最广的元素三大之一,但金属铝却很难熔炼。1825年,丹麦化学家奥斯忒首次从无水氯化铝中还原出几毫克金属铝;1855年在巴黎工业博览会,铝首次作为商品出现,价格与黄金等同;1886年,美、法两国科学家通过电解方式才将铝的制取推向工业化。

三国战将墓挖出穿越文物,引发全球争议,台媒:改变世界冶金史

金属铝诞生于19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这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但公元297年(西晋元康七年)的周处墓中却发现了现代科技产物,这一穿越文物的出现,无疑引起了世界轰动。

为谨慎起见,1958年,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再次对周处墓金属残片进行光谱定性分析,结论是:铝(大量)、铜、铁、铅、锰、镁、银(以上少量),毫无疑问,这的确是铝制品。

1960年,法国《机械与自动装置杂志》刊载《两千年前中国在晋朝已掌握了铝合金》一文;1963年,苏联《高教通报》也刊载了《关于中国古代制得铝合金》文章,全世界考古学家和冶金专家都在推测:1600多年前的中国人,究竟是怎样提炼出铝的?

三国战将墓挖出穿越文物,引发全球争议,台媒:改变世界冶金史

有国外科学家认为,中国古代能够利用水力鼓风获得高温,有可能是用火法直接还原了铝矿物。

但最先提出质疑的,却是部分中国专家,他们认为:“从技术发展史看,西晋炼出铝不可能,所以铝片肯定是后世混入”。著名考古专家夏鼐提出:在考古工作队进入周处墓时,墓葬已遭多次盗掘,所以墓内有明显的扰乱痕迹,尤其是残片是从淤土中尽可能拣出来的,不能保证小块铝片一定不是后世的混入物。

三国战将墓挖出穿越文物,引发全球争议,台媒:改变世界冶金史

夏教授的这种疑问并非不可能,埃及前王朝时期墓中就曾发现盗墓留下的玻璃串珠,广西明朝古墓发现“瑞士手表”也属此类情况。

不过,亲历周处墓考古发掘的南京大学罗宗真教授却坚称,周处墓两次盗掘所造成的破坏均在淤土层之上,而残片出土于淤土之下,出土时其表面有较厚的沉积物,色泽、组分、厚度相同, 表明残片埋置时间很长,并非现代混入物。

三国战将墓挖出穿越文物,引发全球争议,台媒:改变世界冶金史

自此,铝残片究竟是不是周处墓原有陪葬物,1700年前的中国古人究竟有没有提炼金属铝的技术,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1983年,国际新矿物委员会确认了天然铝的存在,而月球土壤中也发现了天然铝质点,随后,纯度在83%以上的天然铝在中国广西境内也被发现。

三国战将周处的墓被发掘近半个世纪以后,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既然天然铝是存在的,那么周处墓铝残片会不会也是大陆古人无意间获得的天然铝呢?

三国战将墓挖出穿越文物,引发全球争议,台媒:改变世界冶金史

不仅如此,在上世纪70年代,美日两国开展了火法炼铝实验,成功提炼出了纯铝。这同时间接印证了三国、西晋时期的古人用火法提炼铝的可能性。

不过,时至今日,对周处墓金属残片究竟是后世混入,还是东吴、西晋炼丹术士无意获得,亦或者古人原本就掌握了炼铝之法,只是因种种原因失传,依然没有定论。

三国战将墓挖出穿越文物,引发全球争议,台媒:改变世界冶金史

大陆台湾媒体就倾向于后者,认为大陆古人是真的掌握了炼铝之法,周处墓的出土文物,改变了世界冶金史。

对于这一争议,你怎么认为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