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人自称是溥仪儿子,出面只为证母亲“婉容”清白,还要求做DNA

老人自称是溥仪儿子,出面只为证母亲“婉容”清白,还要求做DNA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形容一个人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自己总是不能找到更好的平衡方法,但旁观者往往能够一点就通,但这句话也只能运用在特定是事物之上。譬如,对于历史,曾经发生过那些故事的人,他们的事情可能被记录在古籍上,或是后人口口相传流传到今天。对于历史真实的发生,我们就不能再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有不少现代历史学家通过对真实文物以及墓穴的研究,查明一些人物在历史上真正的身份地位和故事,与古籍记载的都完全不同,因此更证实了古籍中的故事不完全准确,读者应该以辩证的方式去看待。

老人自称是溥仪儿子,出面只为证母亲“婉容”清白,还要求做DNA

当今,依旧被热议的历史八卦中,关于溥仪的妻子婉容的八卦是热度比较高的,正是因为议论的人太多了,所以一件事情,人们能讲出许多种不同的说法。最终,一位老人坐不住了,他站出来自称是溥仪的儿子,出面只为证母亲“婉容”清白,还要求做DNA。

老人自称是溥仪儿子,出面只为证母亲“婉容”清白,还要求做DNA

历史古籍亦真亦假

溥仪,提及这个人,人们会想到:末朝皇帝、叛变者、身世凄惨、曲折君王路、被慈禧太后牵制这些直指性极强的标志。他的一生可以用曲折和不幸来形容,早期被慈禧太后压制,后期又成为日本政府的傀儡。虽然早期有君王的称号,但却不过是个空壳名号,实质性的权利近乎没有。不过,有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是空壳,荣华富贵他也没落下。所以溥仪究竟该不该被我们羡慕,人们总有两面说法。

老人自称是溥仪儿子,出面只为证母亲“婉容”清白,还要求做DNA

溥仪一生命途多舛,但好在后来恢复了公民的身份,得以善终,不像历代改朝换代时的君王一般,死的死伤的伤。他能获得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已是最好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在战争时期,溥仪被拉去做伪满洲国的空客皇帝,那段日子溥仪具体经历了什么,成为人们很好奇的一个点。而在溥仪被放回国后,被关在狱中改造的那些年里,他用笔墨记述了一本名为《我的前半生》的书,这本书为大家揭开了谜题。因为是自述,所以真实可信度极高,并且我们发现,在这本书中,溥仪将荣辱都大方的记录在了书上,由此看出他是在真实的记录,并没有杜撰。这本《我的前半生》尽管已经交代了溥仪的许多故事,但读者仍然觉得不够,这其中牵扯到的一些溥仪的私生活更是令人们感兴趣,书籍一度被卖到缺货,溥仪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一本书又火了一把。

老人自称是溥仪儿子,出面只为证母亲“婉容”清白,还要求做DNA

《我的前半生》——溥仪的爱恨情仇、辛酸往事

《我的前半生》前部分,是溥仪早期在宫中的生活,其文字字里行间都离不开几个关键词:“富贵却孤独”、“高尚却束缚”、“身不由己”。而后半部分的记录,则是王朝覆灭后他的生活,包括婚姻,家庭,还有那段令国人痛恨的身份。不过,生平的记述尽管是人们感兴趣的点,但其中最令人震撼的一点,竟然是溥仪声称自己无法生育,其妻子婉容生下的孩子,是与侍卫私通的。这消息立刻引发人们的关注,一时间满城风雨,茶余饭后皆是对婉容的挖苦讽刺不解与“仰慕”。

老人自称是溥仪儿子,出面只为证母亲“婉容”清白,还要求做DNA

因为这个话题热度极高,有作者便借着这个热度往后面续讲故事,还写了一本名为《末代皇后和皇妃》的书籍,其中重点讲述的是溥仪不能生育,其妻子婉容是如何寂寞难耐,最终找侍卫私通的。还写道溥仪面对这孩子非常愤怒,最终将其处死。人们的八卦之心势不可挡,很快这本书也成了销量冠军。但同时引来的也有骂名,导致作者几年不敢出门。在故事的持续发酵下,一位名为王毓斌的老人坐不住了。

老人自称是溥仪儿子,出面只为证母亲“婉容”清白,还要求做DNA

老人站出

王毓斌站出来表示,自己是溥仪与婉容的儿子,并称自己的母亲与侍卫私通完全是子虚乌有。溥仪在书中声称自己没有生育能力,只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被满洲政府控制,所以说自己无法拥有孩子,而女婴更是其为了保护自己而刻意改变了性别。婉容生下孩子后,也一口咬定孩子是侍卫的,为了避免被威胁,哪怕身负骂名她也愿意。而为了证实自己言论的真实性,老人更是愿意验DNA证明自己的溥仪之子。不过,是真是假无法判断,而且那时做检测也会浪费许多资源,事实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结语

在故事的发酵高峰期,王毓斌站出来做了断,所谓古籍三分真七分假,因此,在面对这些文字记述的时候,我们尽量拿出辩证的思维看待故事,主要学习其中人物好的品质,好的做事方式,以及作者的文字,这就够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