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

危险?您从表面上瞅确实挺危险的,双方都骂红了眼,家伙都抄到了手里头,似乎控制不住就能打起来似的。

但让小编说,放在决策层圈里头的,不管是苏联还是美国打心眼里头都没有要开打的想法。

双方都是在吓唬对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就看谁先怂。

当然这么说的话,有些小伙伴估计小编说得不对,那么您暂且听小编把这事捋捋,如果那说得不对,您拿四十米长的鞋拔子抽小编,小编也不会言语一声。

咋说呢?国际上的事,他不可能突然一下就爆发了,总有一个导火索,那么古巴导弹危机他的导火索又是啥呢?

他的导火索是猪猡湾事件,这事件干啥了呢?

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

话说1959年一月份的时候,人家卡斯特罗带领的古巴人民,把美国扶持起来的巴蒂斯塔政府,给掀翻了。

本来这是古巴的内部事件,但美国不乐意啊,毕竟美国扶持起来的政府,你卡斯特罗说推翻就推翻,你几个意思?

再加上古巴这个海岸距离美国也就是一百海里,您要说美国人不担心,那纯属胡说八道。

所以打这里起,卡斯特罗算是上了美国人的黑名单,成了头号敌人。

美国人对于敌人,尤其是弱小的敌人,从来都不手软,所以他们在1960年的时候,召集一些个古巴的流亡分子,给钱给资金给训练的,就想着利用这些人登陆古巴,从而达到掀翻塔斯特罗的革命政权。

于是在历史上,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幕,美国训练完这帮人之后,就组织起了四个步兵营,一个摩托化营,一个空降营,一个重炮营外加几个装甲分队,合共一千五百人。

然后他们就在美国人的帮助下,在1961年的四月份登陆古巴。

这帮人登陆的时候,还想着一切顺利,只要他们推进,目的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其实他们的这份计划早就泄露了,没法子,当初这些个古巴流亡者到迈阿密酒店集合的时候,就嚷嚷着要参加入侵古巴的行动。

所以理所当然的,这一千五百人遭到了埋伏,七十二小时之后,战斗就结束了,这波入侵者付出了九十人的代价之后,就集体投降了。

这事挺糟心的,至少美国人挺糟心的,他们的声誉,因为这事下降了不少。

那么理所当然的古巴就恨上了美国,这就为古巴导弹危机铺垫了一个前奏。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

那么翻过年到了1962年的时候,古巴就向苏联提出了要求,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苏联在古巴的境内部署核导弹的事。

苏联用货轮把苏联人和导弹运到了古巴,打算建造导弹基地,本来这事处理得静悄悄的,别人就不知道。

那么美国人咋发现的呢?

咋说呢?美国人特别喜欢偷窥别人家的隐私,特别好奇别人家都干了什么,不知道心里头就发痒。

那么古巴靠得这么近,美国人没事就喜欢开着高空侦察机过去瞅瞅,不管有没有啥东西,他们顺道都会拍几张大照片,拿回去给自己欣赏。

这不在1962年的十月十四号的时候,美国人照例开着他们的U—2高空侦察机又来到了古巴上空,咔咔咔的这么一顿拍,就回去了。

结果等照片出来之后,美国人相信古巴的地头上有着六座正在建设中的中程导弹发射架。

那么到了二十号的时候,美国总统肯尼迪就下达了对古巴的军事封锁,在二十二号的时候还发表了《关于国家处于最紧急状态》的电视演讲。

顺道还调动了一百八十艘军舰,这里头包括八艘航母,六十八个空军中队,战略轰炸机带着核弹也升空了。

这一下子可就把古巴导弹危机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全世界都在眼巴巴地瞅着双方这是要干嘛呢?当然您以为全世界会安静下来吗?当然不会,也有一些个想浑水摸鱼的家伙。

您比方说,三哥想要冒头和咱碰碰,当然他们的结果不是很好。

因为中国人喊了一句,敌人不但不投降,居然还敢开枪?三哥稀里哗啦的就没了脾气,当然这个不是咱今天要说的话题,就是捎带脚地说一声,告诉大家伙国际局势重来都是纷乱复杂的,也没别的意思。

好了,咱接着说事。

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

事情起了一个头,美国人的反应似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他们一开始就摆出了一副,一言不合就要咬人的架势,咱不得不说肯尼迪确实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人。

那么咱回头再来看看苏联的领导人赫鲁晓夫,一开始确实比较强硬,但也就是一开始而已,后来就软了下来。

最终赫鲁晓夫在十月二十八号的时候,在广播中发表了一份公开信:“我们已经拆除了您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且将他们打包运回了苏联!”

当然这里头,赫鲁晓夫也解释了他们这么做的理由。

不管怎么说吧,古巴导弹危机就这么解除了。

那么在这场十三天的危机中,谁是赢家,谁又是输家呢?

要小编看,真正的赢家有两个,输家有一个。

毫无疑问美国是最大的那个赢家,作为世界两极的两个超级大国,在危机中美国的态度及其强硬,给所有人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影响。

起码有一种跟着美国混,就不会怎么差的感觉吧!所以这对美国的正面影响力那是相当巨大的。

另一个赢家就是古巴,至少古巴的目的达到了,至今他们都还在。

所以最后一个输家,小编觉得应该是苏联,毕竟作为一个强国,首先这事一开始的参与者就是苏联,但最后做了退却的还是苏联。

既然没有那胆子,为什么事先不考虑清楚?既然做了,对手还没有做出让步,自己就先做出了让步。

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

这显然是一场虎头蛇尾的政治斗争,什么都没有捞到还惹得灰头土脸的,这对苏联的影响力多少都是一个伤害,至少在对手面前明确表达了三个字——你怕了!

这三个字的后果会很严重的。

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战争边缘政策,用低成本的军事手段对对手的一个试探。

这就像美国人就特别喜欢跑到别国家门口,弄个什么军事演习,他们不光自己演习,还会拉着一帮子跟着自己混的国家一块搞军事演习。

一个方面是告诉对手,瞧见吗?我又有新的战法了,我又有新的装备了,对面那靶子,吃不住我两导弹的轰击。

另一个方面是告诉对手,瞧见吗?赶紧得快点服软,我的朋友多多,多到都要把你围起来了,就问你怕不怕?

怕就对了,赶紧出来认大哥。

这内容是不一样,但这实质是一样的,最后我们看到了苏联解体了,这何尝不是他们自己内部对自己的不认可,自己对自己的瓦解。

想想当年的苏联对抗德国人,那可不是什么低成本的战争边缘政策,而是实打实的你死我活的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

苏联人的回答是:“乌拉!”

所有的苏联人疯狂地对入侵自己国家的敌人发起了进攻,最终他们赢得了二战之后的国际地位。

说道这里,小编又想起了,二战欧洲战场上的最后一战,柏林战役!

有人说,这个战争,美国人太精明了,他们不想冒着伤亡三十万人的代价,拿下柏林,把这个糟糕的果子丢给了苏联人来吃。

小编看到这样的想法,只能是笑一笑,他们不知道这柏林战役背后的意义,苏联人是伤亡了三十万人的代价,但他们赢得了世界所有人的尊重。

至少给人留下一个印象,苏联人不能惹,他们报复起来没人能承受这种雷霆一击。

这也是为什么?苏联没有原子弹的时候,美国人依然会低声下气地和苏联人商讨全世界如何瓜分。

美国人有原子弹又如何?世界的话语权永远不会落在一个说话都软趴趴的国家手里头的。

想想当年,清朝面对日本就是一个例子。

甲午海战的退缩,各种赔偿,仅仅是让日本人知道了,清朝的软弱。

其实从甲午海战之后,日本人就一直在战争的边缘中,试探清朝的底线,不断地从这种试探中,看到了清朝的虚弱,不断的拿到了他们想要的利益,直到民国之后,日本人依然感觉你是一个软弱可欺的家伙。

以至于有了二十一条,拿下了东北,更是让华北进行所谓自治,全面侵华。

每一次的让步,就是对手一次的进步,对手是不会留下一块空地让你闪展腾挪的。

后来的日本人在中国战场上僵持住了,这何尝不是中国人给日本人的一个态度:“不想打,赶紧滚!想打?那就接着来啊!看谁能熬到最后?”

日本人怂了,所以他们想用同样的方法复制到苏联人的身上。

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

一场战争边缘低成本的军事试探开始了——诺门坎战役。

结果苏联来了一个硬碰硬的死磕,杀日本这头鸡,用上了牛刀。

日本是小规模的试探,苏联直接出了朱可夫这样的战略级的大将,兵力数倍,炮弹数倍,杀鸡用牛刀式样的霹雳手段,日本人怂了,这才有了后来的《苏日中立条约》。

日本不敢窥视苏联了,回头就去了美国人的后花园。

“你不要过来!谈判!我掐你贸易!”面对美国人的种种威慑,种种软实力的威慑,日本人还是杀向了美国人的后花园。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如果太平洋战场上,咱不说偷袭珍珠港,就说麦克阿瑟防守的菲律宾,真真地如同他自己说得如铁桶一般,您会看到日本人绝望的想要自杀的脸。

当然在这种逼迫下,日本人会回头在中国战场上寻找突破口了,那个时候所有的压力都会集中在中国战场上,而不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70%的战斗力了。

其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当年咱刚刚建国,朝鲜半岛就爆发了战争,这件事和中国没有关系,和美国人更加没有关系,这是人家民族内部矛盾吗?

结果美国人的飞机不断地骚扰我们的东北,将炸弹投放到了东北,这何尝不是一种战争边缘的低成本的试探。

他在试探中国人的底线,试探中国人是不是还是那个软弱可欺的中国人。

如果当时咱服软,对于朝鲜战场上发生的事闭嘴,就当啥也没有看到。

您觉得最后会怎样?美国人会将更多的炸弹扔过来,试探咱的底线是不是可以在下放一点,以至于最后会强硬地挑起事端。

别以为不可能,这是有很大可能的,那个时候的中国周围,他就没有一片安生的地方,可以说咱是陷入群狼当中的羔羊。

如果你不强硬一点,不变成一头能亮出牙齿的狼,你就真地变成了一头羔羊。

美国很可能就在小弯弯哪里做起文章,海岸线不会太平,美国拿下朝鲜半岛,东北你能安静了吗?

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

最终我们的志愿军加入到了朝鲜战场当中去了,一开始就算是没有了苏联的援助,这仗也是要打的,这就是态度!一个强硬的态度。

不要惹我,不然你是要倒大霉的。

战争这玩意,重来都不是你不想要,而不会落到你头上的,除非你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好自己,有着他能咬你一口,你能咬下他一块血肉的态度。

当年大家伙都知道拼刺刀是日本人的强项,我们别人说单对单了,俩人揍一个日本人都揍不动。

除非上三个人,甚至是五个人对日本人一个人进行围攻。

小编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大家伙我们一开始拼刺刀的时候,压根就不是日本人的对手,可那又怎么样?他们不让我们活,我们拼什么让他们活?

一个人拼不了,我们五个人上,扎死你一个算一个,这就是态度。

最后八路军可以在正面单对单的和日本人进行拼刺刀了。

哎!这说的似乎和题主的内容有点远了,不搭边,但写到哪里有那么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就这么写了,有感觉写的不好的小伙伴,小编这里给您道歉了。

最后说一句,没有把事情想透了,最好就别走第一步,态度强硬的前提是,别一开始自己要挑事。

苏联一开始就犯了第一个错误,既然没有勇气走下去,就不应该迈出第一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