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采用"最严格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1年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项目规划》

采用"最严格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采用"最严格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本报(实习记者)食品安全关系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推动了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卫健委制定并发布了《202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计划》,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包括食品添加剂标准7项,食品相关产品标准2项,理化检测方法和程序标准8项,微生物检测方法和程序标准1项,毒理评价程序和方法标准1项, 1.食品放射性物质标准和2.营养和特殊膳食食品标准。

食品添加剂一直是消费者和行业关注的焦点,不同类型的食品添加剂为消费者带来不同的味蕾体验。该计划将针对食品添加剂二丁基二苯甲苯(BHT)(GB 1900-2010),食品添加剂黄胶(GB 1886.41-2015)和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GB 18)86.40-2015),食品添加剂叶绿素铜钠盐(GB 26406-2011),食品添加剂辣椒油树脂(GB 28314-2012),食品添加剂聚葡萄糖(GB)。25541-2010),《食品添加剂番茄红素(合成)》(GB 1886.78-2016)7项食品添加剂标准进行了修订。通过不断完善标准,使标准更加科学、合理、适用。

食品安全的基本标准和行业发展和监督所需的产品标准也需要伴随着检验方法的标准。在涉及的理化检测方法和协议标准中,将制定六项标准,包括理化检测方法的一般规则,食品中二苯醚的测定,食品中冬季和谷氨酰胺的测定,食品,食品接触材料和产品中渗透压的测定4,4'-双酚和1,1'磺酰二酰基II(4-氯苯)迁移的测定, 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和产品的紫外线吸收迁移;31604.31-2016)和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GB 5009.268-2016)。修订后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和程序标准为《食品微生物学检测空气大肠菌群检测》(GB 4789.9-201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标准为《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铯-210的测定》(GB 14883.5-2016),并建立了神经发育毒性试验的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标准。

该项目还将修订《食品接触材料和产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2016)、消毒餐(饮料)(GB 14934-2016)和《食品营养强化剂氧化锌》(GB 1903.4-2015),制定食品营养强化剂维生素K2(合成法)标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的意见》,提出要深化改革创新,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厉的问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的"舌尖安全"。

标准体系的修订不是一次性的,它需要多方努力不断完善相关内容,才能保证标准的严谨性。《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规划》的通知也提出,为把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起草要求,标准起草应当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 参照相关国际标准和风险评估结果,为保障健康,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实际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确保标准严谨,指标制定科学合理;负责组建标准起草协作小组,为项目提供所需的人员、资金、科研等资源和安全条件,确保项目承诺单位分工合作,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充分调动监管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科研机构和专业机构等相关单位的作用, 该领域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