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每日新闻随军记者拍摄了大量的日军侵华照片。虽然这是日军制造舆论、蒙蔽国内百姓的一种手段,但是为了防止有些照片发布对日军可能造成的影响,日军便加强了新闻审查制度。除涉及军事机密的照片之外,凡有损日军正面形象的照片,或可能会引起日本国内厌战情绪的照片一律不许发表。图为日军俘虏的中国童子军。此照反映战争残酷,考虑会引发国内反战情绪,故而被日军判为“不许可”。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1945年日本战败后,日军军方下令“凡是战地拍摄的照片要全部烧毁”,但每日新闻却悄悄地将这些照片和底片藏到了地下室。1977年—1998年,每日新闻社将这些照片整理并汇集成册出版。于是,这些记录日军侵华铁证的珍贵史料得以重见天日。图为天津火车站,一名被捕的中国便衣被捆绑在立柱旁。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正在准备化装成中国百姓的日军士兵。他们的任务是为日军大部队侦察中国军队的部署。考虑有损日军形象,故而被判为“不许可”。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在壕沟里瞭望中国军队的日本间谍。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化装成中国百姓的日本士兵正在黄河岸边做侦察。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1937年8月13日,中日淞沪会战爆发。图为日军将俘虏的中国士兵用铁丝捆绑,一名手持刺刀的日军士兵正在看守他们。考虑到日内瓦国际公约的制约,日军怕虐待战俘的行为会引起连锁反应,故而将其判为“不许可”的照片,不许公布。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几名日军士兵用抢来的牛车运送弹药。虽然图片右上角的“检阅济”三个字表示此照片可以发表,但后来经过日军审查后,考虑此照有记录日军抢劫的嫌疑,故而还是被列为“不许可”照片。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埋葬战死的日军士兵。考虑此照发表后会让士兵产生厌战情绪,经日军审查后判为“不许可”。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作战部队将俘虏的中国军队残忍杀害,还是考虑到日内瓦国际公约和日本人所谓的中日亲善。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轰炸下的上海南京路。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军随即向南京推进。图为准备渡河的日军部队。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战死街头的中国士兵。反映战争残酷,被日军判为“不许可”。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图为遭到日军空袭后的幸存的南京市民,他们旁边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空袭过后,南京城内尸横遍野。为了掩饰日军对南京城非军事设施的大规模轰炸导致的平民伤亡,凡是与南京空袭有关的照片均不得发表。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日军轰炸后的南京洛克菲勒研究院。当时,日本并未与英美等国翻脸,考虑到外交问题,日军审查人员将其判为“不许可”。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日军空袭过后,南京城许多地方一片狼藉。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骑着东洋大马进城的日军军官。

日本记者冒死发布的1937—1945的18张日军侵华老照片,勿忘国耻!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随即,日军对南京展开了烧杀抢掠。图为日本兵正在搬运抢掠的物资。考虑到此照传回日本后不但会影响日军的形象,还会造成国内民众的反感,日军审查组乃将其判为“不许可”的照片。

史路迢迢,多有一鉴:“兢兢以强,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奋发图强”。我们唯有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做到知耻而后勇,才能让我们祖国繁荣昌盛,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