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奸臣夏竦

《清平乐》中的夏竦,是大家眼中的大奸臣,他自私贪婪,计谋阴沉,手段毒辣,诬陷忠臣良将,为观众所厌恶。

夏竦其人,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奸臣"之名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然而,笔者近日细细翻阅史书,却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夏竦。

夏竦少年时就才华出众,写诗作赋一挥而就。十一岁时即拜十五岁中进士、时任右正言的姚铉为师。

历史奸臣夏竦

十二岁时作《放宫人赋》深得好评。二十出头即举贤良方正科,先提拔为光禄寺丞,又调到台州任通判,之后又升为国史编修官,和王旦等一起修《起居注》。

夏竦19岁那一年,他的父亲夏承皓在同契丹人作战的时候牺牲了,夏竦就这样成了一位烈士遗孤。朝廷为了表示抚恤,任命夏竦担任丹阳县主簿之职,相当于现在的县委秘书。

康定元年(1040年),时年56岁的夏竦被任命为宋朝西北方面的最高军政长官(宣徽南院使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主持对西夏的战事。朝廷还给夏竦安排了两个非常能干的副手,他们是:范仲淹和韩琦。

历史奸臣夏竦

夏竦知人善任,连范仲淹、宋庠、宋祁等人,都曾得到其举荐。虽然夏竦因奸邪被人诟病,却也政绩良多,得以造福人民,成为了一代能吏。

说夏竦是奸臣。《宋史》列传中,他带着儿子夏安期与丁谓,王钦若同传。作《宋史》的元人脱脱说他"王钦若、丁谓、夏竦,世皆指为奸邪。

真宗时,海内乂安,文治洽和,群臣将顺不暇,而封禅之议成于谓,天书之诬造端于钦若,所谓以道事君者,固如是耶。竦阴谋猜阻,钩致成事,一居政府,排斥相踵,何其患得患失也。

历史奸臣夏竦

说夏竦是能臣。夏竦在任襄州知州任上时,襄州曾发生大饥荒,他主持官府开仓放粮,赈救灾民。

在洪州任上时,他对"洪俗尚鬼,多巫觋惑民"采以取缔,破除迷信,造福地方。在被任命为青州的知州后,他支持修建南阳桥,成为我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世人称为万年桥。

历史奸臣夏竦

同时代又一位宰辅王珪所著《夏文庄公竦神道碑》有言"公少好学,自经史百氏阴阳律历之书,无所不学。其学必究古今治乱天人灾变之原。其为文章,闳衍环丽,殆非学者之所能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