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补贴退坡、保费上涨,新能源汽车还“跑”得快吗?

告别2021,拥抱2022,元旦小长假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然而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这个假期却不那么好过了。

2021年的最后一天,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了从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20%。

与此同时,通知明确表示,今年将会是新能源车补贴的最后一年,所有补贴将会在2023年彻底叫停。“为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良好发展势头,综合考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销售趋势以及企业平稳过渡等因素,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

近年来,在汽车整体产销不振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依然逆势增长,但需求旺盛也导致动力电池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这种情况下,电池原材料成本上涨,势必增加车企运营成本。

鉴于电池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2021年10月,比亚迪已经将部分电池的价格上调了20%。韩国圆柱电池制造商三星SDI和LG Energy Solutions已经通知了经销商,对电池销售价格进行提涨。其中三星 SDI 将 21700 标准圆柱电池的价格上调了 7-8%,LG Energy Solutions 则将圆柱电池的价格上调了 10%。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份,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为128.3GWh,同比上涨153.1%。另有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当前电池级碳酸锂每吨价格达到26.7万元,四个月前碳酸锂的价格每吨不到9.5万元。以此计算,车企的单车零部件成本在短短4个月内上升7000元。

同一天内,特斯拉宣布旗下两款车型再度涨价,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3起售价涨1万元至26.56万元,Model Y起售价涨2.1万元至30.18万元。

特斯拉方面表示,由于今年原材价格飞涨,芯片短缺导致的价格上升以及动力电池供应紧张,加上因为疫情影响导致人力短缺。所有的因素综合起来,调价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如今,用户入手新能源车的成本中,涨的可不只购车成本这一项。

补贴退坡、保费上涨,新能源汽车还“跑”得快吗?

2021年12月27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简称《条款》)正式上线。《条款》明确支持,所有新能源车辆必须投保新能源车险,且保险责任大幅扩容,不仅考虑到新能源车自燃风险,还考虑到“三电”(即电池、电机和电控)的损坏风险。

从目前消息来看,平安、人保、太保等多家保险公司的新能源车险,均有一定程度的上涨。特斯拉更是被曝,Model Y的投保费用从8278元暴涨到1.4万多元,涨幅达80%。不过这可能和其产品性能有关,毕竟,在美国《消费者报告》中,特斯拉是2021年可靠性排名倒数第二的汽车品牌。而在J.D.Power车辆质量报告中,特斯拉同样尴尬垫底。

除了特斯拉之外,一般新能源车的保费上涨幅度基本保持在20%以内。以宋PLUS EV为例,如果按新车第一年购买保险计算,新政前保费为5200元/年。如今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落地后,保费提升至6000元/年,涨幅为15%。而根据小鹏汽车公布的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保费变化情况来看,全线车型平均涨幅2.9%——18.2%不等。

新能源汽车的保单成本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维修偏贵,二是出险率相对高。当前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普遍超过85%,而此次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的保障范围扩大,可能也导致了部分车型保费的上调。

除此之外,车用芯片供应也依然是悬在新能源车行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1年以来,汽车产业受到芯片短缺影响非常严重。根据全球汽车咨询机构AutoForecast Solutions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12月9日,全球汽车市场由于缺芯已累计减产1027.2万辆汽车。

受车用芯片供应短缺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呈下降趋势。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17.2万辆和234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和4.5%,增幅比1——10月均回落1.9个百分点。

根据各大机构预测,汽车芯片短缺预计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能得到缓解。汽车芯片短缺的影响逐渐加剧,需求旺盛的新能源汽车势必受到影响。

事实上,如今新能源车尽管上涨态势依旧,但增速已逐步放缓,自2021年2月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同比增长率大幅下降。

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7万辆和45.0万辆,同比增长1.3倍和1.2倍,市场渗透率为17.8%。分车型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2万辆和36.1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万辆和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倍和1.7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2辆和147辆,同比分别下降26.4%和49.3%。

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0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市场渗透率为12.7%。分车型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0.4万辆和246.6万辆,同比增长1.8倍和1.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7万辆和5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50辆和1100辆,同比分别增长23.0%和16.0%。

补贴退坡、保费上涨,新能源汽车还“跑”得快吗?

有网友认为,购买新能源车想省下的几个油钱已经被补了回来。在补贴退坡、保费上涨之后,你还会选择新能源车吗?

撰文 郝一萍

责编 郝一萍

继续阅读